眼球居中指导日间门诊眼底检查术早产儿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眼球居中指导日间门诊眼底检查术早产儿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 矫正胎龄(末次月经第1天至接受眼底检查时的周数)为44~64周拟行眼底检查术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体动组和眼球居中组.麻醉诱导:面罩吸入6%七氟醚,氧流量3 L/min,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诱导后使用开眼器撑开眼睑行眼底检查.采用up-and-down法确定麻醉维持期间七氟醚吸入浓度.两组初始维持浓度均为3%,相邻浓度差值为0.5%.计算体动组七氟醚抑制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及其95%可信区间[EC50(95%CI)]和眼球居中组七氟醚使眼球居中的EC50(95%CI).记录麻醉维持期间体动或眼球居中情况、最低SpO2、呼吸抑制和呛咳的发生情况.结果 体动组共入选早产儿27例,七氟醚抑制体动反应的EC50(95%CI)为2.9%(2.2%~3.6%),眼球居中组共入选早产儿3例,七氟醚使眼球居中的EC50(95%CI)为3.4%(2.6%~4.6%).眼球居中组EC50高于体动组(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眼底检查,未见呼吸抑制和呛咳,清醒后1 h早产儿饮水及喂奶时无呛咳和呕吐发生.最低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动组眼球居中早产儿8例,均无体动;无体动早产儿14例,其中眼球居中早产儿8例.眼球居中组眼球居中早产儿15例,均无体动;无体动早产儿24例,其中眼球居中早产儿15例.结论 早产儿日间门诊眼底检查术中吸入七氟醚麻醉时适宜应用眼球居中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标准。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7岁,体重71 kg,15 d前行二尖瓣置换术,1 d前,因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入院.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纠正酸碱平衡治疗后,急诊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入室心率(HR)110次/min、血压(BP)11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心静脉压(CVP)
期刊
目的 探讨复合异丙酚时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瑞芬太尼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额颞部开颅手术患者15例,年龄18~64岁,体重50~85 kg,ASA Ⅰ或Ⅱ级.先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效应室浓度达预设浓度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3、4、5、6、7、8 ng/ml,效应室浓度依次达预设浓度时记录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0年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定于2010年5月6—9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会议将以知识更新讲座、学术论文报告及疑难病例讨论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届时将有来自英国、瑞典、法国、澳大利亚的国外著名学者以及国内著名专家针对小儿麻醉学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做精彩学术报告。现将学术论文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家猪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时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雄性家猪14头,体重14~17 kg,随机分为2组(n=7):假手术组(S组)和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组(HS-VR组).HS-VR组经股动脉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通过放血和回输放出的血液维持平均动脉压(MAP)35~45 mm Hg,持续90 min],然后回输全部放出的血液及等容量的复方乳酸钠林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8~18月龄,体重2.0~2.4 kg,随机分为5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9):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舒芬太尼5μg/kg延迟预处理组(S1组,n=6)和10 μg/kg延迟预处理组(S2组,n=9):分别静脉输注舒芬太尼5、10 μg/kg,速率10 ml/h:纳洛酮组(N组,n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生理学的改变.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周龄3~4周,体重100~1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5)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n=15).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CCI前1d和CCI 后第4天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痛阈测定后,急性分离大鼠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其电生理学活动.结果
临床和在体实验研究已证实吗啡可抑制胃肠道运动功能[1,2],而在体情况下影响肠道运动因素较多,如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各种神经递质和激素、肠管间质Cajal细胞数量和功能以及精神因素等,因此,在体研究无法阐明吗啡抑制胃肠道运动功能的确切机制.本研究拟评价吗啡对兔离体肠管运动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
期刊
病例1 患者,女性,36岁,孕23+3周,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因咳嗽10 d,伴夜间不能平卧及呼吸困难1周入院.术前检查:神智清楚,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13次/min,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min,心功能Ⅳ级;心脏听诊可闻及收缩期3级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 cm2)伴轻度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
期刊
目的 评价年龄及性别对全麻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呼吸抑制时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8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40~79岁,分为中年男性组(MA组,n=20)、中年女性组(FA组,n=20)、老年男性组(MO组,n=20)和老年女性组(Fo组,n=20).按序贯法采用Marsh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异丙酚,第1例患者血浆靶浓度设为3.1 t,μg/ml,相邻靶浓度
目的 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缺血性心肌病(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年龄45~64岁,体重52~73kg,NYHA分级Ⅲ或IV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4)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组(HTEB组,n=16).C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HTEB组于T3.4或T4,5间隙行硬膜外阻滞,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