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怎么样”到“精彩无限”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下学期,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滚筒材料。在操场的一块空地上,整齐摆放着游戏材料,主要材料有塑料材质的白色滚筒以及金属制的柏油桶,辅助材料有梯子、长板、垫子等,幼儿可自由拿取。可是,幼儿的游戏并没有达到我预期中的效果,这让我产生了很多疑惑,对幼儿游戏的观察陷入瓶颈。通过随机小教研的启发,我带着疑惑和思考,翻看了平时拍摄的视频以及照片资料,让我摒弃了原来的想法,发现了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案 例 与 分 析
  滚筒游戏初体验
  孩子们的游戏开始啦,我带着孩子们能够站上去、走起来的期待,和他们一起投入游戏中。刚开始很多孩子将滚筒躺在地上,推着滚来滚去。(图1)我心中窃喜,孩子们正在探索材料的特性呢。我抱着满满的期待等呀等。孩子们玩了一阵子,滚筒竟然被竖起来了,还使用了少量的梯子和长板,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在进行游戏!我安慰自己:滚筒特性那么多,总不能光探索滚动嘛,等他们了解全面了,肯定就要站上去了!给他们时间,迟早会站上去的!我耐着性子,又等了一段时间,游戏现场是这样的:滚筒有竖起来的,有躺着的,孩子们还找来了很多梯子、长板、垫子等辅助材料,放在一起进行游戏。
  【分析】我以前看到过大班哥哥姐姐玩,他们将滚筒排成一排,自己也排成一排站在滚筒上,手拉手,嘴里喊着口号,慢慢地、平稳地往前移动。一看就讓人热血沸腾。我想,我们不用这么厉害,我们还小,能站上去往前走就很棒啦!可是一段时间观察下来,这种肢体协调能力对小班孩子来说太难了,他们的游戏在我看来平平无奇,远离我的预期。
  随机小教研
  滚筒游戏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两周多的时间。我和教研组长进行了一次随机小教研。
  教研组长:你们滚筒玩得怎么样?
  我:不怎么样呀!
  教研组长:为什么?
  我把平时拍到的一些游戏照片给组长看,并说道:您看呀,没有人能够站上去、走起来,没有精彩瞬间……没有“哇”时刻……滚筒是不是不适合小班,我们小二班的游戏是不是很差劲?怎么办?
  教研组长:小班孩子玩滚筒就没有学习了吗?没有站上去就不值得讲了吗?就不精彩了吗?你静下心来整理整理孩子的游戏,去发现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长久以来,每每有孩子站在滚筒上,都会让人眼前一亮,这限制了我的思维,总觉得这样的时刻才充满着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才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观察的。这次对话结束后,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仔细翻阅了玩滚筒以来我记录的孩子游戏的过程,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有学习、有发展。
  视频回看
  镜头一:搬运滚筒
  刚开始玩滚筒,珠珠和小豹子将滚筒放下躺着,两个人一人站一头,一个人推,一个人拖。在他们边上,彤彤、笑笑和跳跳正一起搬运一个竖起来的滚筒,他们也是有前有后,两个人推,一个人拖,滚筒慢慢移动着。(图2)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搬运方法。小辰哥将两个油桶并排放倒,一手扶着一个,往前推,两个油桶方向不一致,分开了,小辰哥又将两个油桶并列放在一起,他推着后面的油桶,前面的也一起滚动了,小辰哥顺利将两个桶送了回去。(图3)
  【分析】一开始小朋友都是采取拖、推的方法来搬运滚筒,用这种方法搬运基本都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费时费力。一两次游戏后,他们发现可以利用滚筒滚动的特性来搬运,既方便又省力。孩子们感知到了滚筒本身可以滚动的特性,并尝试利用这一特性。
  我们的滚筒是竖着排列开来进行收纳的,滚筒很重,几个小朋友分拨站在滚筒的两头,珠珠喊着口号,两边一起使劲儿,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进来,尝试了很久,但是都没能将滚筒竖起来。
  又到了收玩具时间。卡布、天天、梓涵三个人站在滚筒的一头,芳芳一个人站在滚筒的另一头。这边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用力将滚筒向上抬,芳芳在那边双手放在滚筒上往下压。(图4)滚筒终于竖起来了,孩子们笑着跳着。
  【分析】在游戏之初,小朋友们就拥有了“人多力量大”的经验,他们直接将这个经验运用到竖立滚筒上来,但是从两边同时抬,两边的力其实是相互抵消的,再多的小朋友也抬不起来。后来他们知道了,站在滚筒的同一侧齐心协力。即使不是站在滚筒的同一侧,另一侧的小朋友也不能往上抬,应该往下压。这些关于力的物理经验是他们一遍遍尝试后获得的。我发现仅仅是搬运滚筒的环节,都充满了学习。
  镜头二:油桶好烫
  正值5月,阳光越来越强烈了。墨墨和杰瑞把我叫过去,伸出一根手指在油桶上戳了戳,说:“老师,油桶好烫,不能玩了。”Oscar说:“我有办法。”他和几个小朋友一起伸出手掌,给油桶扇风。醒醒来到一个油桶面前,嘟起嘴巴给油桶吹风。醒醒说:“还是很烫呀!”油桶那么烫,难道就不玩了吗?
  这时候我看到芳芳拿着湿纸巾在油桶上擦着。(图5)我问她在干吗,她说:“我发烧的时候妈妈就会给我擦。”小贝找老师帮忙提了一桶水,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往油桶上洒水降温呢。(图6)收玩具的时候,小新将油桶送到楼梯下面,他说:“这里晒不到太阳。”珠珠将帽子放在油桶上说:“戴上帽子,油桶明天就不烫了。”孩子们想出了各种给油桶降温的办法。
  除了降温,我还看到一些小朋友不一样的做法。诺诺戴上手套,乐乐和梓涵把袖管拉长包住小手,小小将自己的布帽子摘下,放在手和油桶之间。这不是孩子们对隔热的探索与尝试吗?!
  【分析】仅仅因为材料的吸热特性,就引发了孩子们关于改变温度的思考,他们虽然不会说“隔热”这个词,但是在他们将生活经验延伸到游戏中来解决问题时,已经不知不觉理解了这个物理原理。
  还有一段小插曲——
  墨墨:白色滚筒不烫,油桶烫。
  我:为什么?
  墨墨:滚筒是塑料的,油桶是“钢”的。
  【分析】孩子们的学习远不止我通过整理发现的。游戏材料的不同属性又给了孩子们探索的机会,他们在观察、在比较,虽然不能够准确地将油桶的属性表达出来,但是通过真实的体验感知,他们已经建构了这方面的感性经验。   镜头三:学习站立
  小贝今天稳稳地站在了滚筒上,我问他:“小贝,你是怎么站上去的?”小贝说:“我把两个滚筒竖起来,把这个滚筒保护起来了。”我表扬了他,对他们站上去走起来充满了信心。
  小豹子也站在了滚筒上,他目视前方,小辰哥走到他面前,拉起他的一只手,小豹子准备往前走,滚筒动了一下,小豹子没站稳,屁股坐在了滚筒上。
  【分析】孩子们选择怎么玩,也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估、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他们会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尝试站上去,走起来。他们会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或互相帮助,与同伴合作寻求保护,或利用已有经验,固定立足点……孩子们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发展。
  镜头四:创新玩法
  小辰哥和大彤彤将滚筒放倒,首尾相接,变成隧道。
  Iris将垫子放在滚筒的顶部,做成房子。
  可可将两个滚筒放倒并列摆放,自己趴在两个滚筒上面,将滚筒变成了车輪。
  天天、梓涵、大彤跟着小蜜蜂的节奏敲打油桶,把油桶变成了鼓。
  【分析】滚筒这一材料,具有能滚、重、大等特性,与人之间的互动性也很强,而这些特性也能引起孩子们更多的探索,他们会一物多玩,进行替代游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镜头五:跳跳板
  小辰哥和小小一起将一块长板架在油桶上,他们说这是跳跳板。两人爬到长板上,小小慢慢爬到长板的一头坐下来,小辰哥先在板子上蹲着,然后又变成跪着的姿势向后退,回头看了看,又往前挪了一点,两边看看,又往后挪了一点。然后蹲起来,往长板的一头挪过去。此时小小身体前倾,双手支撑在长板上。(图7)保持好平衡后,小辰哥扑通跳了下去!
  我走过去跟小小说:“我也想玩。”小小说:“不可以,因为我们都是小孩,而你是大人,要和你一样重的大人坐在上面,你才可以跳下去。”
  【分析】游戏中有孩子的探索、冒险精神,也有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责任感以及安全意识。这个游戏中的玩法是非常冒险的,需要两个孩子之间相互配合,找到平衡点,才能保护自己,不然两个人都会摔下去。正因为游戏存在着危险,所以孩子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小小后来说:“我是小辰哥的垫子,小辰哥也是我的垫子,因为垫子会保护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才会放心将对方当成自己的垫子,而又是怎样的责任才会甘愿做同伴的垫子去保护同伴。这些在平时的生活中看不到的,游戏中都能看到。
  除此之外,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还获得了与平衡相关的经验。小小不让我参与游戏,她的回答里虽然没有说到平衡,但是却表明她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平衡,大人和孩子之间的重量是不平衡的,所以需要一样重的大人才安全。而他们也利用对平衡的已有经验为自己的游戏服务,让游戏越来越好玩。
  反 思
  转换视角看游戏中的孩子
  游戏中的孩子充满着魅力,精彩无限。他们在游戏中不断评估着自己的游戏水平,尝试参与适宜的游戏,大胆挑战有难度的游戏,游戏中的他们会遵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进步。曾经,我总是高高在上地评估游戏中的孩子,带着预设的目的去观察孩子,然而,那时的我错过了多少关于孩子、关于孩子的游戏的精彩。
  利用视频和照片读懂孩子
  现场观察有些学习点一闪而过,很难抓住,但是整理视频就可以仔细、反复地看,更加能关注到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细节,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抓住孩子的学习以及孩子的精彩,可以说,视频和照片是帮助我们读懂孩子的好帮手。
  放手游戏,相信孩子
  放手游戏不仅是指在游戏过程中放手,不随便干预孩子,更是从教师心理上真正地去放手,不预设目标和玩法,带着对孩子的信任允许他们自主决定如何游戏。将游戏的权利从心理和行动上完全还给孩子,实现真正的放手,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现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游戏开始之前,我局限于让孩子站在滚筒上走起来这一单一的游戏形式,想通过滚筒游戏锻炼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好像滚筒是专门为这样的游戏而生的。经过此次观察与分析,我知道,不该给游戏材料定性,一种材料的性质应该由和它互动的对象来定。
  通过回看视频,我发现在孩子和滚筒互动的过程中有学科知识方面感性经验的获得,有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当然也有运动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有了学科工具,信息技术能深度改变知识的表征方式,使高深的教学题材能为各种层次的学习者所接受。学科工具推动了学科教育的发展。开发学科工具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全方面融合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词:学科工具;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全面融合  中国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11-03  一、引言  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结果,
我认为,探究还是要继续,但是不再回到原来的竹林探究,而是换个形式继续探究。  为什么不再回到原来的竹林探究?  1. 保障幼儿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幼儿园内出现蛇,说明幼儿安全存在危险隐患。幼儿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将此事汇报给园长,由园长请专业人士排除幼儿园安全隐患。而在蛇未被抓走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停止带幼儿进入竹林里。  2. 缓解幼儿的恐惧心理,顾及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已经出现
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丁兴富教授提出:“交互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成为中小学未来教室设计施工的标准常规,极大地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交互式电子白板借助其技术优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的青睐。2009年,我采用Smart Board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noteb
碑林区西铁第二幼儿园加入了“西部农村4~6岁留守学前儿童语言与社会能力提升”项目,与户县芝麻开门幼儿园结对子,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关爱留守幼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幼儿,我们尝试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作用  1.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而这部分幼儿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社会性发展问题
自然角是让孩子们认识世界、亲近自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学期,我们班的小小自然角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比如,我们一改以往的单一种植品种,变为多样化養殖,将自然角分为植物区、动物区和采集区。植物区,除了土培区,新增水培区。这样孩子们对植物的根系能够一目了然,同时也了解到可以通过不同的栽培方法让植物长高、长大。动物区,我们养殖了孩子们喜欢的蚕、鱼、乌龟等。孩子们最喜欢看活动着的蚕宝宝。采集区,孩子们收
鸡、鸭都是全身长羽毛的家禽,可是毛的性质截然不同。如果一只鸡掉进水里,要不了多久就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鸭子则不同,能自如地浮在水面上,上岸后身上滴水不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实验用品    普通棉花、脱脂(医用)棉花少许,玻璃杯一只,汽油半杯,鸭毛一根。    二、实验方法    1、将玻璃杯装满水,先将普通棉花放入玻璃杯,棉花浮在水面上;拿出普通棉花,再将脱脂棉花放入水中,一会儿
习主席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寻根问源,实现教育自信。  中国历来尊师重教,教育精神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法策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
2008年2月26日下午,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随着一阵欢快的下课乐曲的响起,一位年轻的老师被一群学生簇拥着走出了教室。“老师,老师,我那个可升降椅老破裂的问题怎么解决啊?”“老师,熄灭的蜡烛的烟为什么能把火柴重新点燃啊?”“我要去哪里才能找到帮我打造铁皮箱的人啊?没它,我的环保垃圾箱做不出来。”——这是南宁市秀田小学科技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的一个小插曲。我随着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的小同学一起,也簇拥着他们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也不例外。针对儿童爱美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从创设情境、分析情境、再现情境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感知“美”的画面、理解“美”的精神、表达“美”的语言。基于情境教学的“三部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打造美的课堂。  【關键词】情境 教学 美 课堂  一、贴近情境。感知“美”的画面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感知、理解
自从参加“幼儿教师科学领域专业成长的支持策略研究——以生命科学教育实践为例”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发现老师们的积极性日渐浓厚,自然角中的动植物也越来越多,除了以往经常出现在自然角中的鱼和乌龟,蜗牛、螺和蚕等我们从未涉足过的小动物也成为了养殖内容,原本平静的自然角热闹了起来。然而一次进班中与老师的对话,让我感触颇深。  “哟,你们班养蜗牛了?”  老师兴奋地回答我:“对呀对呀!”  “为什么要养蜗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