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的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js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也不例外。针对儿童爱美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从创设情境、分析情境、再现情境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感知“美”的画面、理解“美”的精神、表达“美”的语言。基于情境教学的“三部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打造美的课堂。
  【關键词】情境 教学 美 课堂
  一、贴近情境。感知“美”的画面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感知、理解和体会的过程。如果语言文字是A点,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内化是B点,那么从A点到B点需要一个媒介。通常,我们会创设一种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大干世界不乏美的事物,学生绝对不会从抽象的理论或冰冷的字面去理解美,这时需要教师创设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感知语言文字背后的美。
  《九寨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但大多数学生没去过九寨沟,对九寨沟缺乏感性认识,而且四年级学生对写景的文章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法,让学生感知“美”的表象。
  笔者采取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同学们都去过哪些风景名胜?这些地方美在哪里?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北京八达岭长城,长城巍峨壮观;有的说山东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日出景观特别美;还有的说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步,趁热打铁: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比刚才同学们说的任何一个景点还要美,想看看吗?在学生们急切的眼神中,笔者播放了九寨沟视频。学生们看了惊叹不已,纷纷瞪大了眼睛,被九寨沟的美景深深吸引。第三步,引入话题:是的,这就是美丽的九寨沟。景色美,其实文字更美,那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去好好欣赏吧!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昂,学习劲头十足。整堂课上下来,达到了让学生“享受美”的目的。这节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九寨沟的美丽,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情趣,学生也学得情趣盎然。
  二、走进情境,理解“美”的精神
  理解美的精神,要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滤过程。这对抽象思维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说,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要学生从外表的美认识到内在的美,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透过文字的表层,深入文字背后的内涵,让学生感知文章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轮椅上的霍金》一课,学生们对霍金了解不多,对卢伽雷氏症更是闻所未闻。只读文字,对学生的心灵没有什么冲击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从文章后半部分记者的采访人手,利用记者采访录像,让学生亲眼看见霍金全身只有三个手指会动,连说话都是异常艰难。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卢伽雷氏症给霍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从而感受霍金是多么坚强、乐观。另外,利用资料结合文本让学生了解卢伽雷氏症是多么可怕的一种疾病。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意境“非凡的科学家”,引入文章,整体感知霍金不仅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还是一位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而这两方面的内容是揉在一起介绍的。此时,教师抓住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组织教学,从整体入手,对霍金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认识。而这样的教学也让学生在分析课文的意境中,以情促思,层层深入理解霍金身上闪耀的“美”。
  第一个“非凡”,在文中没有过多的描绘,只有两句话而已。但医生的断言,以及霍金用行动创造出的生命奇迹,造就了这第一个“非凡”。教学同样也不需要过多的环节,教师的引读以及描述性的语言很快就能帮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
  第二个“非凡”,是课文中最显而易见的内容,文中很多地方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霍金的“伟大成就”。文中更是用了许多精练的词句来突出他的成就:宇宙之王、科学巨人、物理天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这样的成就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称之为“非凡”,更何况是一个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人呢?教学至此,再次回复到上文,对比的效果更加明显。
  第三个“非凡”,是最“非凡”的“非凡”,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课文中一位女记者的提问就像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您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借着这个提问,笔者设计让学生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然后,屏幕上慢慢出现霍金的回答。这是一段富有诗意的文字,短短五行字,留给我们的却很多,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情感读着,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一次次地被霍金的精神感动着,对第三个“非凡”的理解也逐渐深刻清晰。本文的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走近一位非凡伟人的过程,也是师生一起接受一次心灵洗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步步进入课文情境,在读中悟情,读中思索,理解了“美”的实质——坚强勇敢、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伟大人格。
  三、融入情境,表达“美”的语言
  美的感受通过表达以后,学生对美的认识会更明确,感情也会随之而深化。这种以表达美的感受为内容的语言和思维的协调活动,必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正是一个人最高智力的表现。我们发展学生的智力,最高目标就是要发展这种创造性的智力,而这种表达美的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活动又是伴随着情感进行的,其效果就不同于一般。
  表达美的感受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给学生驰骋的天地应该是广阔的,而不是狭小的。学生在学了《安塞腰鼓》后,豪放、激越、热烈的安塞腰鼓让他们的心为之震撼,黄土高原上的后生们虽然生活贫穷,但奋发向上,磅礴的力量同样让他们的心为之赞叹!此时,学生在品读课文后,深深地被文中精美的语言所震撼。神奇的黄土高原,神奇的安塞腰鼓,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迁移训练。教师因势利导,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推波助澜”——安塞腰鼓,它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赞歌!它是一幅鼓在搏击、情在燃烧、人在奋发的北国风情图!它给以我们强大的震撼。
  接下来多媒体播放《千手观音》,学生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着精彩的舞蹈,21位聋哑演员的精湛表演,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此时,教师把画面回到《安塞腰鼓》,让学生们模仿《安塞腰鼓》的语言,将胸中涌动的激情转化成文字。学生们妙笔生花,一气呵成,呈现了美的语言表达,看——
  那流光溢彩的服饰,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那千变万化的姿态,那气定神闲的表情,是展示曼妙的舞姿,是表达美好的祝福,更是讲述舞蹈背后的乐观与坚持。
  好一群聋哑人!好一个千手观音!在无声的世界里,你用优美的舞姿奏响了世间最美的声音;在无色的世界里,你用变幻的舞步描绘了世间最美的色彩。你是真的诠释,是善的结晶,是美的化身。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进程,不断创设情境,组织适切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贴近情境,迅速进入学习视野,感受美的画面;随着教学的深入,走进情境,通过阅读和分析,感知文中人物的美的内心;最后融入情境,学会美的表达,提升习作能力。情境教学“三部曲”,为打造美的课堂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新冠疫情给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学习和成长的契机。以前家长每月都要将幼儿的被褥拿回家清洗晾晒,月末时,爸爸妈妈可以到班里帮孩子打包、搬运棉被。但是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现在家长不能进入幼儿园。9月份时,孩子们的被褥是由老师们一个一个搬送到大门口的。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他们纷纷说:“老师要拿那么多的被子,好辛苦,我們能做些什么呢?”“老师,我们都长大了,可有劲儿了!让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感觉到学生很会揣摩老师的意图,想方设法地寻找老师所要的问题答案,一堂课看似很热闹很圆满,但总感觉课堂缺少活力。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敢质疑,不会质疑。只有会质疑的学生才会学习,学生只有在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中,把自己的感悟与在阅读中发现的疑问暴露出来,让他们的独立见解层出不穷,他们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一、创设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质疑  课堂上,教师不是太阳,不
摘 要:由于有了学科工具,信息技术能深度改变知识的表征方式,使高深的教学题材能为各种层次的学习者所接受。学科工具推动了学科教育的发展。开发学科工具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全方面融合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词:学科工具;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全面融合  中国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11-03  一、引言  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结果,
我认为,探究还是要继续,但是不再回到原来的竹林探究,而是换个形式继续探究。  为什么不再回到原来的竹林探究?  1. 保障幼儿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幼儿园内出现蛇,说明幼儿安全存在危险隐患。幼儿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将此事汇报给园长,由园长请专业人士排除幼儿园安全隐患。而在蛇未被抓走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停止带幼儿进入竹林里。  2. 缓解幼儿的恐惧心理,顾及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已经出现
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丁兴富教授提出:“交互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成为中小学未来教室设计施工的标准常规,极大地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交互式电子白板借助其技术优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的青睐。2009年,我采用Smart Board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noteb
碑林区西铁第二幼儿园加入了“西部农村4~6岁留守学前儿童语言与社会能力提升”项目,与户县芝麻开门幼儿园结对子,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关爱留守幼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幼儿,我们尝试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作用  1.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而这部分幼儿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社会性发展问题
自然角是让孩子们认识世界、亲近自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学期,我们班的小小自然角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比如,我们一改以往的单一种植品种,变为多样化養殖,将自然角分为植物区、动物区和采集区。植物区,除了土培区,新增水培区。这样孩子们对植物的根系能够一目了然,同时也了解到可以通过不同的栽培方法让植物长高、长大。动物区,我们养殖了孩子们喜欢的蚕、鱼、乌龟等。孩子们最喜欢看活动着的蚕宝宝。采集区,孩子们收
鸡、鸭都是全身长羽毛的家禽,可是毛的性质截然不同。如果一只鸡掉进水里,要不了多久就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鸭子则不同,能自如地浮在水面上,上岸后身上滴水不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实验用品    普通棉花、脱脂(医用)棉花少许,玻璃杯一只,汽油半杯,鸭毛一根。    二、实验方法    1、将玻璃杯装满水,先将普通棉花放入玻璃杯,棉花浮在水面上;拿出普通棉花,再将脱脂棉花放入水中,一会儿
习主席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寻根问源,实现教育自信。  中国历来尊师重教,教育精神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法策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
2008年2月26日下午,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随着一阵欢快的下课乐曲的响起,一位年轻的老师被一群学生簇拥着走出了教室。“老师,老师,我那个可升降椅老破裂的问题怎么解决啊?”“老师,熄灭的蜡烛的烟为什么能把火柴重新点燃啊?”“我要去哪里才能找到帮我打造铁皮箱的人啊?没它,我的环保垃圾箱做不出来。”——这是南宁市秀田小学科技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的一个小插曲。我随着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的小同学一起,也簇拥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