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也会用到科学方面的知识,主要源于平时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生活上的基本常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洞悉能力,还有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与思维能力,都要以科学为基础,运用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为其服务。为了能使我们把这些科学与自然界中的现象,扎实的掌握并灵活的使用,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对此的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所以,生活化教育,要从小学开始得到一定的重视与关注。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73
  据科学考证,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记忆、接收、学习最好的阶段,所以在我们小学教育过程中,不但要对小学生进行科学与理论方面的教育,还要在平时生活中,加强一些生活小常识的教育,不能讓我们的小学生成为只会读书,理论上对答如流,但动手能力较差,或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小常识却一问三不知脱离现实的王子与公主们。所以,我们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1.生活化策略的目的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生活化,我们应该怎么运用。其次,生活化教育能给小学生带来哪些好处,适用于哪些方面。最后,我们要通过生活化传递给小学生什么样的目标或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2.小学生生活化教育的现实状态
  首先,在我们教育大发展的现实情况下,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上各个方面的资源多数放在教学方面,专业的生活化科学专科教师的培养比较缺乏,在一些地区,专业性比较强的教师占所有教师不到5%的百分比。就算有了配套教师,而这些教师有相对应学历的连30%都达不到,教学用具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数字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我们必须更加科学的培养下一代,给他们创造好的科学条件,使其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而我们现在正在局限他们的成长。
  其次,我们小学生在此方面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家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家长总认为他们是孩子,生活化教育对他们来说有点早,学生就应该以把学习成绩搞好,家长们的注意力大多在让孩子们上各种他们认为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补习班上,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听父母对我说:“分!分!学生的命根。”而学校呢?更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上,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做出一道难度系数很高的数学题才是最重要。所以关于生活化教育,在我国大力度增加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根本得不到家长与学校方面的足够关注。
  再次,课程计划执行情况问题。在现实中的小学科学教育中,一些生活化的课节,在課程表里是有安排的,但每一所学校课程计划是否都执行到位了?是否有占用课时的现象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及每一所学校均应该关注的。
  3.生活化策略的具体方法
  首先,不要墨守成规,要有创新的科学化教育思维。生活化策略的提出推翻了很多以前传统教育方面的固有教育方式,是一个非常大的改革。我们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无法接受传统的生硬灌输的教育形式。我们小学教育要跟得上时代潮流,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们对生活化教育的渴望,让其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让其积极主动的去要求掌握相关知识,将科学与教育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以引导他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譬如:在路上我们可以让小学生读公交站牌,认识公交站牌上的颜色与文字,待其读全给予相应的鼓励。
  其次,我们要把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与科学上的理论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更生动的把科学理论日常生活化的一面生动活泼的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陌生事物有不安全感,不愿主动接触,甚至会产生逃离的想法,那么要针对这些小学生的弱点,点对点的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用引人入胜的语调,生动立体的展现出生活中的小知识点。比如,1、通过做十二生肖卡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动物,并对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增加小学生对动物的认知。2、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家后,观察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以此来让小学生观察妈妈在家的辛苦。
  再次,我们还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对生活化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生活化策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还要有针对性的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去,教会小学生利用科学的思维去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怎样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方式去解决现在、未来或者将会遇到的事情。这也是综合科学修养的提升。譬如,1、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我们可以用于回家的路上,为孩子指出回家最近的路;2、把几件事,放在一起,让小学生去选先做哪件事,怎样做最节省时间,怎样做又最浪费时间,这是统计学的一部分。
  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方面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利用小学生这个群体普遍的性格特点去激发他们了解科学,认识世界,增加他们的求知欲与在自然界的观察能力,让科学不仅存在于课上。生活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与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密不可分的。教师应该开拓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再受有限认知力的局限。启发其对生活中事物现象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闫馨,史龙飞.探析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51
  [2]冯莎.探析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6):24+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72  《伯牙鼓琴》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于《吕氏春秋·本秋》,本文行文简洁、流畅,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国拥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全球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很多的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薄弱。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学生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善的时期,传统文化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为了让小学生在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应对外来文化
期刊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很多小学生一提到写作就苦不堪言,写作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写作是需要积累的,大量的阅读与练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高低也是体现一个人语言组织和是否完全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所以从学生的启蒙阶段就开始锻炼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写作是建立在真听、真看、真感情的基础上,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教育任务不能顺利完成主要是因为教师评价权威性缺乏合理性的应用而导致的,一般地,教师评价权威性包含了内在评价权威性和外在评价权威性,本论文重点对教师评价权威性的合理性限度问题进行了探析,同时也对合理的教师评价权威性的特征进一步全面性且科学性地分析,以期對当今一线教师树立自身合理的教师评价权威性的形成供给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教师评价权威性;外在评价权威性;内在评价权威性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以抽象度高、逻辑性强而著称的学科,也正因如此,许多学生都对数学心存畏惧,而且学生自身也将在数学学习中面临着许多难以攻克的学习问题。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要积极组建学习共同体,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与学习体验,丰富而有效的生生合作可以促使他们共享数学资源,切实优化初中生的数学进步。本文将从以异质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丰富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优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评价、拓
期刊
摘要: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各个教育阶段,其中中职阶段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是中职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掌握的方法不当,致使中职生的数学学习停滞不前,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可以从培养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开始,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思考问题。本文将以中职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希望给予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职数学;多元化思维;掌握方
期刊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74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人们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了全新的认识,纷纷认识到不能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需要培养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鼓励,构建“家—校”联合的育人模式,积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勤于练笔的习惯、积极不拖沓的习惯等。通过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76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实施使得“互动”成为初中科学教学的新方向,科学教学一般逻辑严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可以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互动生成”的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互动生成”的教学原则及其应用实践,希望能够促进初中科学教学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互动生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知识,此外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1]。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存在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亟待改进和优化。基于此,就如何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