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腔巨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二例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leen35019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男,1岁.因间断发热1月余,发现腹部包块5d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反复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5℃,入院前5d发现腹部巨大包块.检查:贫血貌,心肺正常,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于下腹部偏右侧可及一巨大包块,边界欠清,质较硬,无明显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弱.红细胞压积25.2%、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658×109/L、红细胞3.39×1012/L、白细胞13.68×109/L,甲胎蛋白7.27μg/L.CT示:右中下腹部巨大富血供肿物,边界较清,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物与周围脏器无明显粘连,与其周围血管关系密切(图1).术前诊断:腹部恶性肿物,畸胎瘤?

其他文献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neurogenic bladder dysfunction,NBD)发病率很高,常见于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脊髓损伤、脊柱裂合并脂肪瘤以及骶骨发育不良等,也可由脑性瘫痪和手术损伤(如盆腔手术和骶尾部畸胎瘤术等)引起[1-3],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其中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MMC)发病率为1‰~2‰,MMC患儿病死率高达14%[4],脊髓脊
期刊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肝前的门静脉系统血管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循环,因影像学表现似海绵样而得名.1869年Balfour等首先描述了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系统因血栓形成而血流缓慢、门静脉压力增高,出现脾大、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侧支开放
期刊
目的快速准确的检出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处理食品安全事件、医疗部门开展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卫生学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
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本指南意见依据的研究或文献证据分级和指南推荐分级系统,依据证据等级强度,将推荐意见分为了A、B、C、D、E五个等级(表1).1 肠内营养(EN)支持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无论是经口喂养还是管饲喂养称为肠内营养。
期刊
急性肺栓塞(APE)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同时漏诊率和误诊率亦较高,能对APE进行快速的危险分层诊断和预后评估对指导临床治疗相当重要.研究表明肌钙蛋白I可用于APE的危险分层诊断,
鞘膜积液是小儿常见疾病,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开放手术结扎鞘状突,近年来腹腔镜技术逐渐得以应用.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经腹腔镜处理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22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220例,男1216例,女4例.年龄为3个月~9岁,1岁以内8例(7例张力高,1例合并腹股沟斜疝,多次嵌顿),平均3.2岁.双侧鞘膜积液95例,单侧1125例,其中
期刊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第三部分,可以导致急性或慢性梗阻.传统上以开腹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Treitz韧带松解等手术为主要方式.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利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是一个良好的选项.本文总结9例腹腔镜下屈氏韧带松解术治疗SMAS的手术技术并复习相关文献。
期刊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主要包括病毒复制、细胞骨架蛋白破坏、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不同发病阶段主要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目前尚无特异辅助诊断方法,新近诊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与之伴随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障碍(如脑性瘫痪、听力障碍、癫痫及精神发育迟缓等)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腹腔镜技术在许多手术中取代了传统手术,而对"更完美的微创"的追求使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y,SILS)获得快速发展,但是单孔腹腔镜常需要特殊的设备,费用较高,有鉴于此,我科利用手套及常规腹腔镜设备,自制简易单孔通道并应用于儿童阑尾炎的治疗中,总结此装置的制作及应用经验教训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