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性别隐喻的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性别隐喻现象,进而浅析了翻译中性别隐喻的意义。在翻译领域里,早已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性别隐喻。传统的翻译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从翻译文本,翻译作者,到翻译过程,无一不可发现性别隐喻的存在。通过分析性别隐喻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便可发现“性别隐喻”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翻译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推进了不合理的旧有翻译观念的瓦解,促进新的翻译分支兴起。
  【关键词】:性别隐喻;父权体制;“后现代”;解构主义;女性主义
  一.引言
  “忠实”原则向来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重要的一个观念。在讨论翻译是否忠实时,实际上便是在讨论翻译的可行性问题。在“忠实”背后,实际上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一个权利争夺。翻译的性别问题早在17世纪便被提出。翻译中的性别隐喻和翻译的“忠实”原则息息相关。吉尔斯·梅纳日(Gilles Menage)所攥写的《不忠的美人》便能很好的体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忠实这一术语,最常用于婚姻关系中。张伯伦将翻译比作婚姻。翻译就像婚姻,都需要忠实的承诺。将翻译比作婚姻,这便是翻译中性别隐喻的体现。
  翻译占据着女性的位置,这巧妙地揭示了翻译中所存在的性別隐喻。其实,在翻译领域里,早已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性别隐喻。从翻译文本,翻译作者,到翻译过程,无一不可发现性别隐喻的存在。通过分析性别隐喻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翻译中性别隐喻的意义便一目了然了。
  二.翻译中的性别隐喻
  翻译与性别长久以来都有不解之缘。翻译所处地位和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十分相似。在两性关系中,男性对女性而言,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就翻译而言,原文,原作者具有等级上的权威性。它们总是被拟为男性、阳性,主动的;而译文,译者则拟为女性,阴性,被动的。
  正如引言中所论述那样,张伯伦将翻译和婚姻相提并论。在婚姻中,女性必须服从男性,必须要忠实于男性;在翻译中,译作必须要忠于原作。这种忠实实际上是一种不对等的忠实。在婚姻中,不忠实的妻子会受到大众的责难,而丈夫却不用承担任何罪名。在翻译中,不忠实的译作则会引起非议,而原作却不会。在婚姻中,忠实是使后代合法化的唯一保障;在翻译中,也是如此的。若是译文不忠实于原作,那么便成为“私生子”。这种译作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体现出了翻译中的性别隐喻。
  同样的,在原作者和译者之间也存在着性别隐喻。加弗隆斯基(Serge Gavronsky)运用了俄狄浦斯模式来解释译者的责任。他将作者比作父亲,译者当做儿子,而文本当做是渴望得到的对象。这种模式主要依赖于著作权威的家长模式。作为译者,他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出于对父亲的尊重,对乱伦的畏惧而不敢对文本乱来;另一种是杀死作者这种父亲形象。不管译者选择哪条路,在此过程中都显现出原作者和译者之间角色的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还存在于翻译关系中。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完全忠实于原文,原作者,以保证能生下血统纯正的孩子,即译文。若是翻译过程背叛了母语的纯真,那么就会孕育出私生子。将翻译关系作此比喻,凸显了翻译中原文,原作者的强权,支配地位。
  在翻译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性别隐喻。这些性别隐喻无一不暗示着:翻译实则遵循着父权社会的规则。在此规则下,男性占着绝对支配的地位,且父系血统是使后代身份能够合法化的唯一证明。就译者而言,他的身份可与两性关系中的女性相通。对女性而言,若是没有丈夫的允许,不可以产下后代。同理,若是没有原文,原作者的输入,理论上译者是不可能写出译作的。
  三.翻译中性别隐喻的意义
  对翻译理论而言,翻译中存在的性别隐喻现象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翻译中性别隐喻现象的存在证明了翻译是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其次,性别隐喻还推进翻译理论实践的发展,使得翻译理论家对旧有的翻译理论进行思考,促进了新的思潮的形成。
  1.性别隐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翻译,实际上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社会文化环境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翻译中存在的性别隐喻便能证明这一点。
  (1)翻译——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语言文本的研究向来是翻译研究的重点,但翻译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的研究也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体制,宗教信仰及意识形态。而这些都深深的影响着翻译理论实践和发展。社会文化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环境,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受到这个大环境的制约,翻译活动也不例外。换而言之,通过分析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读者对译作的大体风格便可有大概的了解。翻译和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密不可分。事实上,翻译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2)父权体系下的性别隐喻翻译理论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部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原本的母系氏族开始瓦解,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父系氏族。自父系氏族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父权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全世界人民。甚至在当下,部分人仍信仰着这种观念。这种父权思想深植于信仰者的脑中,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翻译中的性别隐喻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性别隐喻中所表现出来的歧视,不平等现象便是父权思想在作祟。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后现代”思潮的兴起,父权体系地位也开始动摇。大批新兴主义涌现,为人类平等奋斗。在此期间,翻译界也受到影响。翻译学者们开始质疑,批判“性别隐喻”,为翻译谋取平等地位。
  翻译中的“性别隐喻”意义之一便是体现了翻译是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也证明了他们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性别隐喻和翻译发展
  翻译中性别隐喻现象的存在引起了很多翻译界学者的关注。在探索发现这些性别隐喻的过程中,翻译学者们认识并质疑其背后隐藏着一些旧有的,应当加以改进的模式和理论,比如说二元对立模式和中心论。随着社会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也随之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后现代”思潮运动的兴起,传统的翻译研究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多个理论分支。一些因对性别隐喻分析批判的理论也随着出现。对翻译发展而言,性别隐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既使得学者们对旧有理论实践进行反思改进,又推进了新的理论分支的发展。   (1)旧有性别隐喻翻译理论模式的质疑
  罗锐·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的《翻译中的性别隐喻》中集中对广为
  流传的性别隐喻翻译理论进行了论述,证明了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父权体系下的从属地位。这种不平等地位造成了翻译在权利上处于劣势,也导致了“中心论”的产生。“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的模式严重侵害了译者的利益,使得翻译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中心论”是由二元对立思想衍生而来的。二元对立遵循着客主两分,物我两分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不仅将事物分为两部分,并还设置了等级,这样对立的双方就不处于平等的地位,它们便成为
  一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压迫关系。翻译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二元对立思想。在翻译中,译作反映了原作,也受到了原作的压制。
  不论是中心论还是二元对立思想,都反映出性别隐喻翻译理论中浓浓的性别歧视意味。翻译必然是处于从属地位,必须要忠实于原文。
  正如前文所說,忠实与否是翻译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翻译中二元对立思想的存在,忠实的对象也仅仅限于原作。事实上,这样的看法未免太过狭隘,僵化。想要让翻译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么性别隐喻中所凸显出的问题就不得不受到重视。
  所幸的是,大批翻译学者开始对性别隐喻进行思考,并对其中陈旧的不可取的观点概念进行修改。巴斯奈特(Bassnett Susan)指出:“当代的翻译研究要打破的正是把原作和译本视为两极这种陈旧的二元翻译观,同时反过来试图去把翻译视为一项与文化系统充分结合的动态活动”。原作和译作的关系应当是共生关系,原作者和译者应当合作,共同忠实于两者都共同参与的那个翻译方案,而不是企图将翻译过程当做侵犯的实施。正如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所批判的那样,所谓的中心论不应该再存在。唯有消解“中心”,超越翻译的性别隐喻,才能构建真正平等和谐的翻译环境。
  (2)新的翻译分支兴起
  “后现代”思潮运动中,涌现了诸如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等新的思想。它们也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新的翻译研究分支。其中,有些翻译分支的兴起和翻译中性别隐喻有着很大关联。性别隐喻在其兴起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罗锐·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的《翻译中的性别隐喻》中便列举出一些质疑父权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了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
  解构主义提出了“延异”的观点,试图颠覆造成原作和译作二元对立的“差异”观念。解构主义领袖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认为翻译中完全忠实是不可能做到的,翻译其实受到既要求翻译又禁止翻译的自相矛盾的约定。他将这种矛盾的约定称之为处女膜,表明了翻译和写作是相互依赖的,从而反对了翻译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解构主义倡导差异性和多元性,为超越翻译中的性别隐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性别隐喻和女性主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大批的女权主义者对于翻译中的性别隐喻进行研究。可以说,若是翻译中不存在性别隐喻,那么女性主义翻译也便不会如此兴盛发展。《翻译中的性别隐喻》作者罗锐·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便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女性主义翻译家们在消除翻译中的性别歧视,重塑女性形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翻译理论将翻译比做女性,置于底层地位。女性主义翻译的目的便是批判那些将女性又将翻译置于社会及文学底层的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表达了弱者的声音,从各个方面对那些有着性别歧视的理论进行了抨击。在进行批判的同时,女性主义者们还提出了新的翻译标准。在女性主义翻译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三种翻译策略分别为:增补、加写前言与注脚,劫持。这三种策略表明了女性主义对于翻译中父权至上观点的反击。
  四.小结
  传统的翻译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这些性别隐喻向来是翻译学者关注的重点。通过研究性别隐喻在翻译中的表现,译者们便可得知这些性别隐喻的意义。翻译文本,译者,翻译关系中都体现出不平等的性别隐喻。而正是这些隐喻的存在,揭示了翻译的社会化,同时也推进了不合理的旧有翻译观念的瓦解,促进新的翻译分支兴起。
  参考书目:
  [1] Chamberlain, L. Gender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
  [2] Simons,Sherry.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3]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董星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多元化翻译标准
  [5] 方平. 译介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探索
  [7] 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
  [8] 于德英:翻译的性别化隐喻:哲学的阐释及解构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动及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认真研究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挑战的措施,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期刊
【摘要】: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以低碳办公设计为出发点,几何元素的重复排列融合为办公空间的整体设计方向,对办公空间的空间布局,灯光设计,色彩运用,突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等方面来综合分析当代办公空间设计新理念的發展趋势。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灯光;色彩;组合形式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随之对办公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以前的古板的设计装修的风格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大众化的需求,办公的时间占了人们
期刊
【摘要】:我们在时间的匆匆流逝中叹息,怀念童年。我们和那片无邪的童真就像隔了一座海洋。 当今所有人的的压力都很大,学生也不例外。当然人在社会中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从社会属性来看,大学生的年龄已经超过了过儿童节的标准,但是从自然属性来看,大学生通过这种途径重拾童真,缓解自己的压力也是无可厚非的。  关键词:生活压力;童年;自然属性;玩具设计发展史  压力的定义其实非常简单,“ 人在不愉快的时
期刊
【摘要】:电影片名虽小,但其译名的偏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电影的票房。因此,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是,寻求一个既贴近原文,反映影片风格,又致力于寻找艺术与市场的结合点。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在翻译实践中,应辨证统一地看待,灵活地运用选择。  【关键词】:电影片名;英汉翻译;归化异化  一、序言  电影《The Interpreter》,作为第一部进入联合国拍摄的电影,起初问津的人不多,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变化着的课程安排和课程目标。“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小组合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必须全员参与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课堂预期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呈现方式;全员参与  2014《英语课程标准改革》中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
期刊
2015年9月1号,我当上了2015级学前专升本的班主任,从我自己来说,我只是一个研二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带班级,相比我们班所有的学生而言,我也就是比她们大两岁的姐姐而已,甚至有的还是和我同岁的,但是,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感到胆怯,我坚信:态度决定一切,努力创造奇迹,我可以实践好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纵使它可能会有些崎岖不平。  我们15学前专升本班是个女子班,全班44名学生全是女孩子,和她们相处到现在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其在建筑产品选择过程中不仅开始注重其使用功能,同时也对室内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只有将生态设计理念贯穿于室内设计工作,才能确保室内设计质量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其对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生态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力求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
期刊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e Pilgrim’s Progress is a very significant and influential book in the Christian literature in Britain.This paper will analyze symbolism about typical characters and journ
期刊
【摘要】:本次课题以瑶族服饰元素为创意来源,结合当代服装流行趋势,完成了5件礼服系列设计。在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服装设计和女装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2015&2016女装的流行趋势,在面料选择、色彩搭配和款式设计上强调民族感和视觉上的神秘感,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时尚礼服风格。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前期相关资料的调查和搜集整理,瑶族服饰文化分析,女装流行趋势分析、课题设计的流程、服装实物
期刊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在他的论文《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中,从寓言性的角度来解读第三世界的文本,并且将这种民族寓言的解释路径放在对第一世界的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的阅读体验审视中来论述,显然其字里行间的落脚点仍是对欧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社会和历史的批判,最后的旨归还是要借助这种寓言视野来纵深观照、阐释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文学的空间生成意义,以及作为生产制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