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背景下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5428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长期出现的问题,以专门用途英语为研究内容,在“金课”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以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为例,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通过改变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实效性;教学内容紧贴学生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以有效构建医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该探索旨在进一步推动医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改革创新,顺应新时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金课;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小军(1984-),男,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黄大鹏,赣南医学院。
  【基金项目】赣南医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gkt201956)。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未来的挑战,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金课”被首次写入教育部文件,并提出“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长期以来被众多学者诟病,特别是口语和听力方面,经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仍然不能用英文流利表达,被称为“哑巴英语”,同时教学效果“低效费时”。通过文献分析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金课”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以“金课”“两性一度 ”的标准,探讨以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为目标的金课。主要是从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视角,对如何构建“金课”样板式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二、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问题
  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虽经历数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然而,受到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场地有限的影响,还有不少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多数沿袭大班授课的惯例,同时还受限学校软硬件设施,比如,很多大学英语语音室设备条件有限,软件更新不及时。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手段不仅传统,而且单一。比如,教师在语音室点击电脑播放光盘,学生要做的就是被动地聆听,写下答案,接着听解释。整个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形式乏味,师生互动少,极易导致学生消极听课。由于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这种教学手段大压制了学生的兴趣,枯燥的教学手段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长此以往,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上产生严重的排斥,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
  2.过度强调听,忽略说。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部分,教师受限于硬件设施,课堂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听力,但是课堂时间有限,留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时间极少。口语的练习更多地布置课外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然而,有些课外练习较难监测和反馈,加上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课外口语作业完成和监督较难把控,导致学生口语很难进步提高。另外,学生的口语练习也缺少教师的及时反馈,因此口语练习效果较差。
  3.大班教学无法满足因材施教。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普及,毛入学率逐年递增,学生人数不断扩大,与之相矛盾的是师资的不足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学生受教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以笔者所在医学高校为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普遍是大班教学,班级人数普遍平均在100人以上。加上学校在新生开学时并没有分层教学的方式,同一个大班中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视听说课堂内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更无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出反馈,更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4.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不能与时俱进。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种类较多,大多数高校采用外研社或外教社等出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但是这并不能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高校教师采用自编的专门用途英语视听说教材,但是大部分高校英語听说教材内容并没有跟学生的专业挂钩,导致教学和应用脱节。同时,教学内容还存在陈旧过时的内容,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为打造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样板式的金课,结合医学类高校大学生英语试听说课程学习状况及需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教师更新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作为主导课堂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等作为学习工具,将传统线下授课和在线学习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使二者优势互补, 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收集跟单元医学英语内容相关的资源,比如慕课或者微课资源,放在学习通让学生完成练习,也可以找些地道有趣的关于医学英语的视听说音视频,让学生课前预习,布置各种作业,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大学英语改革的需求。
  2.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实效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信息资源,强化对学生听说训练的监督和及时有效的反馈,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说练习的实效性。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利用手机APP、小程序等,建立英语听说训练版块。通过在线发布训练任务,实时跟踪掌握学生训练情况;即时反馈学生听说训练存在的不足,有效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自主训练效果。教师借助丰富视听说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载体,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寻找跟学生专业相关的音视频等,比如医学英语国际学术会议、现实生活中就医场景或者是影视中的医学材料等。通过提供医学英语听说案例,设置听说任务、模拟场景,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这些教学内容以逼真的场景和丰富有趣的内容为依托,不仅使大学英语听说学习变得直观、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运用英语听说能力解决专业内容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熟练应用英语听说能力的人才是各类高校的根本宗旨之一。为有效契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而打造大学英语视听说“金课”,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师改变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实效性;教学内容紧贴学生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有效构建医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2]蔡基刚.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6):1-5.
  [3]覃军.技术驱动学习打造外语“金课”——外语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3):55-61.
  [4]陈冬纯,武敏.试论大学英语“金课”的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J].外语电化教学,2019(5):27-32.
  [5]郭英剑.论英语专业的“金课”及其标准[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8-12,31.
  [6]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24-29.
  [7]郭欣.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2):91-92.
  [8]朱彦.响应“金课”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08-109.
  [9]梁欣.大学英语混合“金课”建设探析[J].国际公关,2019(9):81-82.
  [10]王璨.大学英语金课建设之行动研究[J].山西青年,2019(23):70.
  [11]王婧妮.“金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反思[J].校园英语, 2019(25):6-7.
  [12]谷欣颖.浅议如何打造大学英语“金课”[J].校园英语,2019 (4):55.
  [13]李成坚.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金课建设[J].山东外语教学,2019 (5):60-65.
其他文献
距今6000多年前,兴凯湖北岸就有先民居住,他们在此开创了世界罕见的“新开流文化”,即新石器渔猎文化。在后来的岁月中,许多东北渔猎民族在兴凯湖畔崛起,如肃慎、靺鞨、女真等。而兴凯湖地区的全面开发,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端的。    兴凯湖的历史是一幅浩瀚长卷。它是东北古代民族肃慎、靺鞨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后来清朝满族人的“龙兴之地”,从顺治年间起,兴凯湖附近就被“封禁”,禁止任何人入内耕作、渔猎。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智慧教育视角,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智慧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丁静(1981-),女,安徽砀山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安徽文达信息工程
亿万年前的海底火山爆发,将印尼科莫多岛托出了海面,在随后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科莫多岛凭借其封闭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地球上一个隔绝而又离奇的地方,它的生态系统自成一体——海面下安睡着健康完美的珊瑚,在珊瑚们斑斓的躯体上,几乎没有留下人类的痕迹;年复一年地在珊瑚丛上“飞翔”的,是奇幻的“魔鬼鱼”;岛上密林中窥视着外界的,是噬人的“科莫多龙”;还有那山水辉映、幽影憧憧的小岛地貌……那些寻找并登上科莫多岛的人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核心要素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在这四个方面中,读可以说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实际教学,论述了如何利用主题语境的教学理念来优化小学英语阅读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祖亮,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  一、引言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前趋于模式化:读前活动、读中活动以及读后活动。读前活动扫清阅读中的单词和句型障碍,读中活动采
【摘要】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需要老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升级,对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老师更需要做好阅读教学,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思维导图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英语老师就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全方位培养,以此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读后续写深受高中英语教师的喜爱,这一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之后还要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补充续写。在阅读和续写练习的结合教学下,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自身运用英语进
西昌作为四川省凉山州的首府,其名字更多的是和卫星发射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还有什么为人所熟知的,那一定是彝族火把节。火把节在彝语里叫做“都则”,代表祭火的意思,它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于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西昌被称为全世界唯一能玩火的城市,指的就是火把节。在火把节的夜晚,西昌由火把和篝火围成了火的海洋。所有人都像火一样的热
【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在分析当代专家学者已有的中英语言跨文化敏感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今大学生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跨文化敏感度问题的看法,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采样分析,进而从中总结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敏感度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尝试对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外文化融合相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尝试,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包容力和文化
【摘要】语言使用过程中,言语行为、方式和策略在特定的语境下被复制传播,从而成为“语用模因”。本文在模因论视域下研究教师语用模因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性,拓宽了模因论的研究领域,对于深化教师话语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關键词】模因论;教师话语;语用能力  【作者简介】笈文婷(1982.12-),女,汉族,安徽亳州人,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话语分析、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
【摘要】浸设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内容”融合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新教材强调交际和对话,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创设浸设训练,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英语,尽可能地使学生处于英语的氛围中;浸设法要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运用浸设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有利于语言的学习;浸设法要求课程设计要兼顾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在浸设式训练中,应充分利用歌曲、歌谣、游戏及图画的运用。我们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