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是人一生中成长和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是中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关键,本文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如何进行自我调适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调适
  The mai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and self-adjustment
  Cui xueyan
  [Abstract]The secondary i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the most critical perio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is the key to a normal life, this article on the secondary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how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study the self-adjustment.
  [Key words]Students; Mental health; Adjustment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影响了心理健康,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与成长。心理健康是中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关键,本文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如何进行自我调适进行初步探讨。
  
  1.提高学习动机,克服学习焦虑
  
  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望子成龙,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学生自我期待高,使中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又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心情压抑,考试焦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考试成绩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是有益的,而过强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完成学习任务必不可少的条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则会削弱和降低学习效率。具备适当的学习动机要考虑自己的现实水平和实际能力。(1)知识引发学习动机。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能满足探奇解疑的需要,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认知的内驱力;(2)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稳定学习动机。制定可望而且可及的学习目标,将有利于学习动机的增强。(3)正确看待考试成绩。考试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2.善于与人交流,摆脱人际困扰
  
  青少年正处于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抑郁、暴躁等。他们内心渴望友谊,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害怕孤独,但又常常不把自己完全展现在他人面前,在对交往的渴求与交往的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矛盾,心理上具有一定的闭锁性,情绪冲动,敏感易变,交往中有时显得较为幼稚或唐突,产生交往方面的困惑、痛苦和认识上的误区。
  要克服孤独,打开心锁,通过交流获得他人的理解。在家庭里善与父母沟通,要主动、乐意、适当和父母说说自己的想法、看法,随时随地打心底地去体谅父母的苦衷,充分体察父母的处境与内心的感受,觉察父母的心理需要。在学校里要善与同学相处。一是丢掉自卑,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交往心态,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二是要平衡付出,不平衡的付出会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会导致受到恩惠的一方选择冷淡或疏远;三是要寻找共同话题,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兴趣也不尽相同,要融入一个集体,就要寻找大家的共同话题,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讨论;四是要真诚赞美、乐于助人。人际关系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真诚,要懂得“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得怎样待人”。
  
  3.控制情绪情感,驱赶早恋困惑
  
  随着青少年的性发育,情感的成人化,在这一时期,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但这一时期的思想、心理、智力、认识能力都远未达到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成熟,如果凭自己的欲望左右,放任自己的情感冲动,进而仿效成年男女那样谈情说爱,可能贻误青春年华、荒废学业。
  歌德在从少年维持的烦恼中曾写道:“萌动的青春虽然美好,但它有时也会酿成灾祸。”“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她需要讲求条件,讲究对象,讲究方式和方法。(1)把爱转移。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关心集体,多交朋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使生活变得丰富多采;(2)把爱“窖”起来。爱同美酒一样,“窖”的时间越长越醇香、越珍贵,等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事业,再把爱“挖”出来,会令人感到美、香、甜、醉!(3)合理宣泄。把恋爱的苦恼写在日记上或告诉自己最信赖的人,以此来减轻内在的心理压力;(4)要有坚强的意志。要培养自我控制立,不让这种感情轻易流露出来,更不能让这种感情任意滋长和蔓延,经过一段时间的克制,情绪就会稳定下来。(5)要自尊、自重、自爱。这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
  
  4.接受挫折失意,磨砺心灵脆弱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片面性,很多孩子从小在赞扬声中成长,总觉得自己就必须是最优秀的,还有些孩子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
  通常我们往往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挫折感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所致,事件A导致后果C。因此当遇到挫折出现心理失常行为时,人们往往会认为,挫折事件本身是直接原因。其实真正引起挫折感的,不是挫折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挫折的看法。也就是说,对挫折事件错误的看法,才是导致消极后果的真正原因。事件A导致观念B,最后才是后果C。要正确认识挫折的正面作用,(1)挫折教育能够激发潜能,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潜能,即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深入地学习,切实掌握知识。(2)挫折教育能打击骄傲情绪,中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骄傲浮躁情绪,挫折能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浮躁情绪,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3)挫折后可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4)挫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学习期间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华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1.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
期刊
新课标下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要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动手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自学课文内容,尝试练习等多种形式,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小学数学如何实施自主创新教学谈此观点供参考。  1.小学数学实施自主创新要营造和谐氛围,激活自主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主、平等的氛围能唤醒学生的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劳动为荣、尊师守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  【关键词】学生;课文的朗读     品味重点词句,增强爱国意识。通过字、词、句辐射,讲明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如教《颐和园》这一课时,上课伊始,通过颐和园的全景图投影,配以录音机播放的柔和优美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师,我感受着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要不断学习、探索、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心一刻也不曾停歇。根据工作经验,我简单谈谈音乐教学在中职学校该如何开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职学校;开展  Level of music teaching in schools how to carry out   Ren Juan  【Abstract】As a mu
期刊
【摘要】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
期刊
新课程理念认为,优质的知识呈现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合作,要合作。   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
期刊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肯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即“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为学生以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引导;观察;分析     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肯思考问题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挣脱出种种人为的束缚,走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来?笔者认为教孩子写作文要求真出新。反对胡编乱造,反对矫揉造作。其主要特征为开放、积累、沟通、随机。本文即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教孩子写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write the new idea of writing   L
期刊
【摘要】改变过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 课堂教学模式事在必行。其中要正确处理教、学、做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教、学、做”; 课堂教学模式     过去,课堂教学模式普遍是“填鸭式”: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为主,造成学习效果较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做”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
期刊
1.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  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学生的投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如何处理和设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和创设真实数学的情境,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