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活与教材,寻找作文的源头活水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想要学生学会写作,就要弄清作文的“源头活水”,本文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学习,通过写作规律的探索和教学实践总结,从学生出发,旨在探寻作文写作的奥秘。
  作文要有活力,就得有“源头”。写作材料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笔者从三方面探讨寻找作文源头活水的策略。
  一、关注生活重积累
  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积累,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素材。缺少积累,生活中丰富的“泉水”就无法变成有用信息,难以从笔尖畅流成文。因此,笔者提出三个建议。
  1.加强生活体验的积累
  加强生活积累,即观察积累和体验积累。
  (1)观察积累。观察生活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在观察时需要正确的观察方法,丰富的感情就是其中之·。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地观察,随后进行认真地思考,从而深入了解生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悟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观察生活中不仅要有广度,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认识生活,并有所感悟。
  (2)体验积累。生活体验是积累的重要步骤。“体验”有助于学生获取真实的感受和发现生活的意义。只有体验中交织着自己感情的生活,才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才是能够产生诗意的生活。这样的体验,是学生亲历亲为的发现和对外面世界的叩问;这样的体验,是学生无时无刻都在亲历的,是其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其生命感受不断丰富、生命认知不断深入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没有这种“真切体验”,作为一切作文的精神底色的“真情实感”就无从谈起。
  2.密切关注生活
  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往往不是直接写进文章的,而是提炼出思想和感情,是对生活的认识。学生作文中伪人文伪情感到处泛滥,是其缺乏情感积累和思想修养的结果。破解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的笔端才会流出富有真实情感的篇章。
  如果学生拥有一颗美丽而善良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们就会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用心去感受万物,用情去触动心灵,就能在外在事物中获得美好和真诚。用心感悟生活,就能积蓄生活中的情感,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为情而造文”是从古就提出的,写作时需要注入细腻丰富的情感,写出的文章才能够震撼读者。例如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文字虽然朴实,但是读了之后却能深深打动人心,这无疑是以真情制胜。真情来源于生活,情感的累积源于生活的点滴。情感体验多了,自然会迸发出写作的激情。
  二、把握教材重感悟
  读的东西多了,视野自然开阔,积累的材料也自然充裕,写作时就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材料蜂涌而至,操作游刃有余,思路左右逢源,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据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在帮助学生如何运用上下功夫,其中包括运用课内之所学。许多学生没东西可写是由于他们脑海里关于作文的图式未曾出现。如若教材中名家名篇的图式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想必作文也不是什么苦事。教师只有合理利用新教材,在努力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的同时,积极挖掘教材内在的优势,就能举一反三,激活作文的源头活水。
  1.挖掘“读”“写”结合点
  教材中的名篇可以触动心灵而产生灵感。《标准》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运用。充分利用阅读教学中的优秀文本,精心挖掘和选择读写结合点,及时进行有效的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对于激活作文兴致和提升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2.从阅读中发现和积累
  通过抓住文章中富有生活哲理性的语段,引发学生的思考写读后的体会:通过对教材中的文学形象、自然风物、蕴含的哲理等进行提炼概括积累学生的写作题材库;通过对学生阅读时的联想引导,搭建作品与生活的桥梁,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和理解生活的过程;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素材库、整理素材库、运用素材库”,教会学生横向、纵向、归类的整理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达到积累实实在在,写作得心应手。
  3.挖掘“说”“写”结合点
  注重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例如在教《祝福》时以“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为题,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从祥林嫂死前的神态、心理活动及周围人的态度等角度着手。在此基础上以《从祥林嫂的死你看到了什么》为题目的作文也会写得得心应手。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又得到一次练笔的机会。同时,借助和挖掘教材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和宽泛的写作素材。
  三、推行生活化作文
  在作文实践中,设法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一种精神享受,是抒写自我,表达自我喜怒哀乐的方式,是整理自己的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
  作文生活化是将写作融入生活中,从而使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充满生活的体验,表现自我,体现“作文即做人”的理念。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都非常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情趣,这既有利于考生的才情展现,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写作就要写出具有生活味道的作文,只有生活化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心。
  作文生活化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第一,常常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哪怕是片言只语。第二,鼓励学生写各种祝福卡片。既给人以无限的温馨和欢快,又给人无尽暇思和启迪。第三,要求学生写随笔。不限内容和文体,随意的写作能让学生在学习写作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第四,开展交流。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作文和生活信息收集交流会,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而慢慢消除其对作文的畏难心理。
  在生活化作文教学过程中,还原学生的生活本性,让他们的写作回归生活需要,写作才能成为自然而然的事。生活化作文,可让学生发现生命之泉,教师也能真真切切从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到跳动着的生命。
  只有教会学生找到“源头活水”,才能引导学生走出困境,让写作之树长青。此外,教材为我们的写作“源头”注入了丰富的“活水”,只要教材这一江河永不枯竭,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汩汩滔滔,意蕴深远。即使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考场作文,如果注足了“活水”,姿态依然很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化其生活积累,以生活化作文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伴随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健全而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
其他文献
书名:语言教学面面观  作者:威多森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年4月  ISBN:9787810465830  定价:15.00元  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威多森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观点集中体现在《语言教学面面观》一书之中。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讲授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宏观层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语言面面观”,以语言为核心,围绕语
《围城》《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学贯古今中西的著名学者钱钟书,现在也有不少人将之写作钱锺书。有意思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围城》作者署名,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简体写的都是“钱钟书”;而今,《围城》封面、扉页上写作“钱锺书”,版权页及附录《记钱钟书与〈围城〉》(杨绛)中写的却是“钱钟书”。更引人注意的是,在教育部编全国统一语文教材(即统编本)七年级下册中,有一篇杨绛的散文《老王》,其中“默存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然而近些年,奸淫、猥亵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屡屡曝出,引发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这些案件中行凶者的行为令人痛恨,而作为被害人的未成年人更令人心痛。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典型案例,警示全社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遭遇性侵害应当及时报警。同时,呼吁家长、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领域越来越成为人们视线的聚焦点,因为它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其他领域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基础教育改革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这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则构成人们对于改革正义诉求的基本前提”[1]。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
【摘 要】在社会积极倡导和推动读书活动的今天,许多区域和学校开展的教师读书活动的效果并不乐观。从表面看,是教师思想守旧和态度消极所致,但其实质往往是领导管理能力薄弱和制度设计的问题。因此,必须找到干部、教师执行力差的真实原因,扎实落实解决执行力差的五大方法:目标明确、方法可行、过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同时,还要积极践行“读烂一本经典”“主攻一个专题”“精研一位名家”三种行之有效的创新阅读方法
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的中学校名常常冠以“学院”。圣彼得学院其实是一所中学,位于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这所学院多年使用并进行过多次调整的教师评价标准,获得了教师普遍认可与欢迎。笔者认为,该评价标准思想先进、体系完整、操作可行,故向国内学界作一介绍,并简要阐释其独具的思想价值。    一、《圣彼得学院教师评价标准》简介    1.学校文化  (1)了解学校的基本目标。  (2)在课堂上介绍学校的历史和传
学校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者,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定位学校文化,如何凸显文化特色,如何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营造富有丰厚底蕴、人文内涵、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和发展的沃土。  一
迭部林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和四川省若尔盖县境內,是全国九大重点林区之一。有这样一位女法官,她扎根在此,为了这片深爱的土地,为了让藏乡群众知法懂法,在28年的法官生涯中,她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为藏区的稳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用忠诚书写着一位藏族女法官的无悔人生。她就是迭部林区基层法院院长、省女法官协会理事杨华晖,2016年,杨华晖被省妇联评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  公正
教学片断:    师:谁能猜一猜“莲叶何田田”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是莲叶很甜很甜的意思。  (显然,学生根据“田”与“甜”同音而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师:这里的“田田”可不是很甜很甜的意思。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插图,看看莲叶是什么样子的呀?  生1:莲叶很大。  师:好的,你从外形上说出了莲叶的特点。  生2:莲叶很绿很绿。  师:噢,你是从颜色上说出了莲叶的特点。谁能知道“很绿很绿”还可以用
1  家庭原因,盛夏极其要强,这几年一直担任着杂七杂八的职务,用朋友的话来说,便是吃力不讨好。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习惯了求救,总有一天会忘记如何保全自己。  没有人喜欢逞强,她想着,总有一天她可以成长到只身一人也足够,如果没有遇见陈文。  父母离婚了,她成为了影响他们二人自由选择人生的阻碍。盛夏识相地表示自己不会拖累他们,除了生活费和学费,她不会去掺和他们各自的生活。她埋头苦读考上了北方的大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