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建筑选型的问题伴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也开始凸显,大量的高层建筑造型不顾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方案虽然夺人眼目,却为此要付出巨大经济代价。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正确处理高层建筑的选型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接着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最后论述了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首先摆在结构工程师面前的是结构选型的问题。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通常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它不仅考虑到建筑物的适用性、经济性、抗震性能,而且要考虑施工安装的影响。正确处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型问题,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而言,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是一个个单体, 它的可统计性差, 影响因素多,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大, 从信息角度看,它的不确定及不确知的信息多,同时其综合性也很强,表现在其结构方案不仅仅取决于力学分析,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到环境、经济、安全、适用等多种因素。这种综合决策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能考虑一些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些因素可能具有层次性,不同因素还可能存在部分连性,各因素对选型的影响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于千差万别的建筑方案,除了对建筑美学等的考虑外,影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
1、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基本风压等。
2、建筑方案特征:主要包括方案建筑的高度、高宽比、长宽比以及建筑体型,其中建筑体型包括平面体型和立体体型。平面体型是由平面规则性、平面对称性、平面质量和刚度偏心等组成, 立体体型是由结构高宽比、立面收进体型、塔楼和层间刚度等组成。
3、建筑使用功能要求: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大体上可分为住宅、办公楼、旅馆和综合楼等。某种功能的建筑可能只有某几种结构型式和它相匹配。比如高层住宅, 由于其使用空间较小, 分隔墙体较多,且各层的平面布置基本相同,因此这种功能的建筑就比较适合采用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4、施工工期要求:高层建筑由于投资巨大, 结构施工周期的缩短, 可以使整个建筑更早地投入使用,取得经营收入,同时还可以缩短贷款建设的还贷时间,从而减少还贷利息。
5、材料供应状况。
6、设计、施工水平。
7、结构抗灾水平和可维护性。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设计主要因素是水平力
在进行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时,一般控制着结构设计的是竖向荷载,主要是重力。但是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虽然竖向荷载对结构设计具有很大影响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却是水平荷载。主要原因是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
2、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对正常使用时的风荷载、竖向荷载加以考虑,还要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确保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3、侧移成为控指标
不同于低層或多层建筑,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与建筑高度H的4次方成正比(△=qH4/8EI)。
4、要重视轴向变形
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通常比边柱的轴压应力要打,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要比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假如房屋很高,此种轴向变形的差异将会达到较大的数值,其后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支座沉陷,从而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5、降低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假设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条件下,减低房屋自重实际上是指在保持原有基础造价以及处理措施的基础上,能够多建层数,在软弱土施工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地震效应随建筑的重量增大而增大,所以降低房屋自重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四、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
1、在结构的功能要求被确定以后,即可根据功能要求进行结构的选型。例如对于高层建筑,在选型上可以考虑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以及筒中筒结构等,在用材上可考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等。对于大多数建筑物,工程造价中约有50%~70%用于结构工程,而且结构工程的施工工期也约占建筑物施工总工期的50%~70%。因此搞好结构工程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搞好结构工程的关键在于结构选型,如果选型不当,即使结构计算很精确,也有可能给结构的安全使用及耐久性带来无法弥补的缺陷,所以结构选型对于结构的全寿命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非地震区的高层建筑,水平荷载以风荷载为主。所以非地震区高层建筑选型宜选用有利于抗风作用的建筑体型,也就是宜选用风压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体型,比如圆形、椭圆形等。流线型的建筑体型以及由下往上逐渐变小的截锥形体型的体型系数相对较小,有利于抗风。在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宜使用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分布尽量均匀对称,以减轻风荷载作用下扭转效应对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应限制结构高宽比,防止倾覆和失稳。地震区高层建筑的体系选型,实际上属于抗震概念设计范畴,它是在总结震害规律及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以宏观概念为指导,正确地解决高层建筑的总体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以达到合理抗震。通常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选用整体性较好的基础,立体结构应具有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拥有多道抗震防线,具有必要的刚度和强度,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竖面侧移刚度的突变。另外亦宜选择风压体型系数较小的形状并限制高宽比。
3、对于低层、多层或高层建筑,其竖向和水平结构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竖向结构体系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较大的竖向荷载要求有较大的柱、墙和井筒;更重要的是,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必须精心设计。高层建筑的竖向结构体系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地传递累积的重力荷载,因此要求较大的柱或墙截面来承受这些荷载。同时,这些竖向结构体系还必须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等侧向荷载传给基础。可是,与竖向荷载相比,侧向荷载对建筑物的效应不是线性的,而是随建筑物的增高而迅速增大。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基底上的倾覆力矩近似地与建筑物高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建筑物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其高度的4 次方成正比。地震的效应甚至更加显著。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的结构按恒载及活荷载设计时,柱、墙、楼梯或电梯井就自然能承受大部分水平力,问题主要是抗剪。在“矮”房子的框架中,可以填充一些墙板,甚至全部填满墙板的办法很容易获得适当的附加支撑效果,而不必另外再加大原来竖向荷载所需要的柱和梁的尺寸。高层建筑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在高层建筑中,主要问题是抗弯和抵抗变形,而不仅仅是抗剪。为了使高层建筑足以抵抗相当大的侧向荷载和侧移,常常不得不进行专门的结构布置,柱、梁、墙和板的截面总是要大一些。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土地意味着经济效益,所以每一寸土地都是寸土寸金。在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建筑多功能高效率的高层建筑是多数房地产企业的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兴起,对结构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好的选择不仅能为建筑企业带来高额的经济利益,还能实现建筑自身的美感,所以高层建筑的选型越来越成为房地产企业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与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关系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23)
[2] 王小平.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浅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3)
[3] 周晓莉.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分析与结构设计[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7)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首先摆在结构工程师面前的是结构选型的问题。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通常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它不仅考虑到建筑物的适用性、经济性、抗震性能,而且要考虑施工安装的影响。正确处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型问题,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而言,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是一个个单体, 它的可统计性差, 影响因素多,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大, 从信息角度看,它的不确定及不确知的信息多,同时其综合性也很强,表现在其结构方案不仅仅取决于力学分析,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到环境、经济、安全、适用等多种因素。这种综合决策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能考虑一些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些因素可能具有层次性,不同因素还可能存在部分连性,各因素对选型的影响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于千差万别的建筑方案,除了对建筑美学等的考虑外,影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
1、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基本风压等。
2、建筑方案特征:主要包括方案建筑的高度、高宽比、长宽比以及建筑体型,其中建筑体型包括平面体型和立体体型。平面体型是由平面规则性、平面对称性、平面质量和刚度偏心等组成, 立体体型是由结构高宽比、立面收进体型、塔楼和层间刚度等组成。
3、建筑使用功能要求: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大体上可分为住宅、办公楼、旅馆和综合楼等。某种功能的建筑可能只有某几种结构型式和它相匹配。比如高层住宅, 由于其使用空间较小, 分隔墙体较多,且各层的平面布置基本相同,因此这种功能的建筑就比较适合采用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4、施工工期要求:高层建筑由于投资巨大, 结构施工周期的缩短, 可以使整个建筑更早地投入使用,取得经营收入,同时还可以缩短贷款建设的还贷时间,从而减少还贷利息。
5、材料供应状况。
6、设计、施工水平。
7、结构抗灾水平和可维护性。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设计主要因素是水平力
在进行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时,一般控制着结构设计的是竖向荷载,主要是重力。但是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虽然竖向荷载对结构设计具有很大影响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却是水平荷载。主要原因是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
2、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对正常使用时的风荷载、竖向荷载加以考虑,还要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确保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3、侧移成为控指标
不同于低層或多层建筑,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与建筑高度H的4次方成正比(△=qH4/8EI)。
4、要重视轴向变形
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通常比边柱的轴压应力要打,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要比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假如房屋很高,此种轴向变形的差异将会达到较大的数值,其后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支座沉陷,从而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5、降低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假设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条件下,减低房屋自重实际上是指在保持原有基础造价以及处理措施的基础上,能够多建层数,在软弱土施工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地震效应随建筑的重量增大而增大,所以降低房屋自重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四、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
1、在结构的功能要求被确定以后,即可根据功能要求进行结构的选型。例如对于高层建筑,在选型上可以考虑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以及筒中筒结构等,在用材上可考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等。对于大多数建筑物,工程造价中约有50%~70%用于结构工程,而且结构工程的施工工期也约占建筑物施工总工期的50%~70%。因此搞好结构工程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搞好结构工程的关键在于结构选型,如果选型不当,即使结构计算很精确,也有可能给结构的安全使用及耐久性带来无法弥补的缺陷,所以结构选型对于结构的全寿命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非地震区的高层建筑,水平荷载以风荷载为主。所以非地震区高层建筑选型宜选用有利于抗风作用的建筑体型,也就是宜选用风压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体型,比如圆形、椭圆形等。流线型的建筑体型以及由下往上逐渐变小的截锥形体型的体型系数相对较小,有利于抗风。在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宜使用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分布尽量均匀对称,以减轻风荷载作用下扭转效应对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应限制结构高宽比,防止倾覆和失稳。地震区高层建筑的体系选型,实际上属于抗震概念设计范畴,它是在总结震害规律及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以宏观概念为指导,正确地解决高层建筑的总体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以达到合理抗震。通常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选用整体性较好的基础,立体结构应具有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拥有多道抗震防线,具有必要的刚度和强度,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竖面侧移刚度的突变。另外亦宜选择风压体型系数较小的形状并限制高宽比。
3、对于低层、多层或高层建筑,其竖向和水平结构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竖向结构体系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较大的竖向荷载要求有较大的柱、墙和井筒;更重要的是,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必须精心设计。高层建筑的竖向结构体系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地传递累积的重力荷载,因此要求较大的柱或墙截面来承受这些荷载。同时,这些竖向结构体系还必须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等侧向荷载传给基础。可是,与竖向荷载相比,侧向荷载对建筑物的效应不是线性的,而是随建筑物的增高而迅速增大。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基底上的倾覆力矩近似地与建筑物高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建筑物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其高度的4 次方成正比。地震的效应甚至更加显著。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的结构按恒载及活荷载设计时,柱、墙、楼梯或电梯井就自然能承受大部分水平力,问题主要是抗剪。在“矮”房子的框架中,可以填充一些墙板,甚至全部填满墙板的办法很容易获得适当的附加支撑效果,而不必另外再加大原来竖向荷载所需要的柱和梁的尺寸。高层建筑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在高层建筑中,主要问题是抗弯和抵抗变形,而不仅仅是抗剪。为了使高层建筑足以抵抗相当大的侧向荷载和侧移,常常不得不进行专门的结构布置,柱、梁、墙和板的截面总是要大一些。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土地意味着经济效益,所以每一寸土地都是寸土寸金。在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建筑多功能高效率的高层建筑是多数房地产企业的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兴起,对结构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好的选择不仅能为建筑企业带来高额的经济利益,还能实现建筑自身的美感,所以高层建筑的选型越来越成为房地产企业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与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关系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23)
[2] 王小平.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浅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3)
[3] 周晓莉.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分析与结构设计[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