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源头活水,体验写作乐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源头活水,体验写作乐趣。作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从狭小的生活空间和人生经历当中寻找写作的源头。我认为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学生生活经历少。其次,学生对周围的生活缺少“悟性”。再者,学生缺少写作的“灵感”。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这些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身临其境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迅速的成长,他们用好奇的眼睛看着一路的风景。内心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欢喜,悲哀,热血,自信,骄傲……而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却在指缝间悄悄溜走,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情变化。把这一切捕捉下来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用精炼的语句很随心的表达出来。情不自禁中,一吐为快,倾泻成文,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更大的兴趣。
  记得去年的第一场雪,刚上课不久起风了,带着不牢靠的窗户吱吱嘎嘎的响着,天变成灰黄色,我望了一眼天空心想“冬天来了”。霎那间天空飘起了零星的小雪,“下雪了”一个声音穿透了墙壁,“第一场大雪”,“好大啊”,随着一声一声的叫喊,学生齐刷刷的把头伸向窗户,“好漂亮啊”,我发现孩子的眼睛了闪着光芒,那是我许久没有见过的。
  我没有制止,索性让他们看个够,过了好一会在一片欢笑声、尖叫声中学生们陆续的回到了座位,但是小嘴还在叽叽喳喳的谈论个不停。是啊,第一场雪我们盼了好久,那美丽的雪精灵突然的降临让我的心也跟着笑声颤动,冬天到了,盼望已久的雪花到了。
  “同学们,看见雪花,冬天真的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吧”“是!”一声清脆的回答拖了很久、很久,声音中有无限的喜悦与兴奋。“那我们一起打雪仗怎么样啊”“啊!万岁!万岁!”,“出去之前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将我们此刻的心情写下了,一会要在大雪里读给天空的雪花听,怎么样啊”“好的”。教室里只有笔尖触动白纸的“沙沙沙……”声。这一节课同学们都用笔向雪花吐露着喜悦和兴奋,我的收获就是一篇篇真挚、感人的心声。
  二、观察记录法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既然学生不习惯积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因此,我们应该“强迫”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记录的好习惯,记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只要去写,就必然有收获。
  日记是学生积累素材最常用的、有效的方式,每天将自己的心情梳理一遍,落到笔头形成文章。但是我却发现学生每天都在记着“流水账”,从早上起床、刷牙到晚上上厕所、睡觉,一件不落的记得清清楚楚,里面没有文采,更没有使用的价值,连我批改日记都觉得很累,难为学生每天都要记一遍。这时我就在想写日记的目的不是折腾学生,是让他们养成练笔积累的好习惯,但是我的做法却成为了孩子的负担。其实身边有许多的事情可以写,于是我就将写日记的题目做了硬性的规定,每天确定一部分题目,如:今天的校园、课间十分钟、有趣的一节课、看,我们班的……等等。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事情、新闻进行改写,但是要求坚持每天一件事。
  三、阅读积累法
  如果把阅读和写作比作“输出”和“输入”的话,那么,阅读是“输入”,写作就是“输出”,现在的中学生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读得少,阅读的品位不高,随意性较大,“读”与“写”之间的通道不畅。哲学中有一句话“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成为质变”。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一个人要想写出好的文章,无异于天方夜谭。阅读可以增加知识,也会促使你思考,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写作是表达一个人思想的最好方法,而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另一个就是阅读知识的积累。所以说,写作是阅读的产物。
  观察一下平时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他们平时阅读的书很多,同时,他们的阅读习惯培养的也很好,只要一发现优美的句子,只要一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就拿出笔,要么做批注,要么做阅读笔记。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找到生活的源头活水,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欲望,我们才会收获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他文献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考察的一大板块。观近几年中考语文阅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情况不如人意,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是备考难解之“结”。  一、由阅卷观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阅卷中发现,学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存在不容忽视的硬伤。  (一)语文知识缺失  阅卷中发现,学生失分很多时候并非因为粗心等其他可避免因素。相反,不少学生对语文知识缺失,导致题无从下笔或不着边际是
语文学科的教学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而阅读教学的开展则是实现这两大目标的重要教学实施。但是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低,阅读理解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中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将就如何提升职业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效率进行具体方法的阐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中学的很多学生的文化类课程基础都较为薄弱,其学习的热情也较低。所以,为了推进有效性的职
在九百多年前的一个暮春的早上,经过一夜的睡眠,李清照消去了睡前酒意。看着窗外刚有些放晴的天空,她不由得想:昨夜的雨不是很大,但风却很急,院子里的海棠怎么样了?她问侍女,侍女不解女主人的心理,随便看了一眼海棠花,既没有欹斜也没有折断,回答说:还是和昨天一样。李清照有些不高兴了,她对侍女说:知道吗?经过一夜的风雨,叶子更肥硕了,花却稀少了。  这是李清照《如梦令·昨夜》词的情景再现,原词是:昨夜雨疏风
一、2016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探究题要求  要求如下:(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讨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高考中,特别是说明中的第一点,常常作为考察的重点。以江苏考题为例:  二、解读探究题  探究题往往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或者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甚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从而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新课程要求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多媒体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些误区,如只在公开课上使用,平时根本不用;还有的教师以“电脑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很多。笔者在教学用得比较多的是:探究文本疑难,密切读写结合,训练质疑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是纸上谈兵似的假大空废话,而是用些真功夫去逐步落实,不是仅仅从考试成绩的唯一层面评价,而是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使其终生受用无穷。  【关键词】探究疑难 读写结合 质疑意识 创新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很多,笔者在教学中用得比
贵州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课堂教学评价表》将优质课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设定为六大项15条,标准有对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有对教师学生“双主”的要求,有对方法和效果的要求。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行为”评价标准的出现,意味着评价标准努力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开始有步骤地从对教师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的关注。我们不妨用这个标准来看看语文教学现状,看看这“优质”离真实的语文教学还有多远。评价表如下:  一、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去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这个满眼充斥着网游、漫画的时代,怎样让学生认识、亲近传统文化。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成为传统文化讲授者、传承者、创新者。  高效教学不求面面俱到,可求一点突破。所以我今天就由《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中说起,我们现在在谈的高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是一篇写人记事,虽然着墨不多,却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方苞的这篇散文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和学习经验。  疏疏几笔显其特征。方苞在散文创作上认为:“刘子厚称太史公书曰“洁”非谓辞无芜累也,明于体要,而所载之事不杂。”(《书萧相国世家后》)所谓“体要”就是要抓住特点“所载之事不杂”,就是不要杂乱无章,在这一点上《左忠毅公逸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笔墨经济画形象。这
作文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三分之一以上,所谓得作文者得语文。笔者在教学一线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写作漏洞相当多,有些还是非常明显的“硬伤”,导致失分惨重。本文根据学生写作中突显出的问题,谈一谈高考考场作文的技能。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要具有四大“亮点”:深刻的立意、丰富的内容、清晰的思路、生动的语言。  深刻的立意指作文立意要有现实教育意义。古人云“文以载道”,高考阅卷评分当然重视有时代精神的立意,重视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