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生物学习的重大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现在的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主要有: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生物学习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生物学习 影响
  
  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成材具有重要作用,这个发现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许多专家把智力因素比作种子,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壤,优良的种子只有播种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
  诺贝尔奖获得者叶芝说:“教育不是把一只桶装满,而是点燃一堆火焰。”但是从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现状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视学生智力和知识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小学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是普通中学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自觉精神和顽强毅力不足,缺乏对高尚品格的追求,非智力水平低下的表现比较普遍,使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突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和谐发展。
  一
  我通过两个实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个学生是高一的女生,她的智力一般,但学习成绩很差,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她自己也苦恼上课走神和听不懂,经过多次谈话也没什么起色。
  2009年秋季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是她们班的带队老师。女生中她是单独活动的,我就和她结伴而行,一起说说笑笑玩了两天,就像姐妹一样,两个人都很愉快,根本没有谈学习。回来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她上我的课时眼睛发亮,紧紧盯着我和黑板,不再走神了,而是很用功地学习生物课了,期末成绩竟然第一次及格了,别的科目也有进步。她很开心,我也很欣慰。
  另一个学生是高三的女生,她是重点班的学生,成绩还好。我从高二带她的,她在高一时每次考试都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回家逃避考试。经过老师们耐心疏导,到高二时她可以正常考试了。在生物选修班,她是成绩最好的,因此还比较自信。我发现她的异常是在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评讲试卷前,我说她要是答快一点,成绩就会比较理想了。没想到她很生气,一节课没动笔。我也有点生气,催了她两次,她还不动笔,并且趴在了桌上。下课后我叫她留下,她竟然愤而不理,拿起书走掉了。我也特别气愤,同时又很诧异,因为她平时是很乖巧的,这次到底怎么了?想来想去不放心,我没顾上吃饭,赶紧去她的本班教室看她,正看到她拿了凳子和一盒餐巾纸躲到一个没人的角落去了。我假装上厕所,悄悄走到她前面,看到她在哭。过了几分钟,我估计她发泄了一下了,就到角落里找她。她说了很多问题,很多苦恼,我一一为她解答。谈到后来,她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
  经过这次谈话以后,她的心理状态一直很稳定,也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了,有想法能够主动沟通,学习成绩从班级后五名上到了前五名,有时还能考第一。最后高考生物得到A的等级。
  以上两件事对我的震撼很大,引起了我的深思。
  学习写诗的“工夫在诗外”,教师的教学是“工夫在教外”。我们除了要研究教材应该怎么教,研究学生应该怎么学,更要研究学生怎么想,有没有心思学,有没有决心学。我想,后一个问题若解决了,就是实现了:“学生不应该被看作容器去装满,而应该看作火炬去点燃!”
  二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健康发展,使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促使智能发展和发挥。
  2.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以及所学习的内容等方面。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差,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3.巩固作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而且要有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够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前进。但如果娇气、任性、懒散等消极因素起主要作用,情绪忽冷忽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学生就不能巩固学习积极性。
  4.弥补作用
  智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就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没出息的人,然而偏偏他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无数事例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孩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筹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上述两例中,我们应该能感觉到两位同学被燃烧的火炬照亮的心灵,她们成绩的巨大进步其实只是冰山一脚,更重要的是,她们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从此可以自发引导她们的行为,养成习惯,最终可能导致性格和命运的改变。心灵的塑造就是这样一点点完成的,教师就真成为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从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抓住教材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的作用、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物理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
运用物理图像解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热点之一。物理过程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图像来表示,这是研究物理问题和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物理图像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图像的斜率、截距所代表的意义,弄清图像的涵义,可以提升学生解读图像、应用图像的水平。  在教学中对图像斜率的理解也大有文章可做。若单从数学角度来理解这个斜率,则会进入一个思想误区。那么怎样才能从物理角度很好地理解斜率问题呢?  一、斜率
摘 要: 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将瞬时性的实验过程动态再现、定格讲解、分段演示,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途径,可以再现课堂无法演示的实验,加大课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物理教学 实验 运用    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它以生动的形象作用于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通过非智力因素促
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由于试卷长度的增加和信息给予题的大量出现,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我就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谈谈自己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阅读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预习。对于预习,绝大多数化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在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该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呢?我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模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由此也带来破坏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保意识时,才能形成“保护环境,从小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壮大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一、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环保已成为世界性课题。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污染的危害,如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学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