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唯一”折射闪耀亮点——北京科技大学武装工作风采录

来源 :中国民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441884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科技大学武装部有三个“唯一”:它拥有北京市唯一一个全部是教师编制的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在首届全国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授课竞赛中,唯一一位代表北京参赛的陈永光是该武装部的教师;在北京市第一届民兵网络分队汇报表演中,唯一一名大学毕业生民兵王小宁是该武装部下属的国防知识爱好者协会的会员。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Armed Forces has three “only”: it has the only one in Beijing i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Armed Forces military department; in the first national ordinary college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competition, the only one on behalf of Beijing Chen Yongguang is a teacher of the Ministry of Armed Forces; the only militiaman Wang Xiaoning of the graduating militia in Beijing’s first militia network unit reported to be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Knowledge-lovers Association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of Armed Forces.
其他文献
由中华诗词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15)》正式出版。新时期以来,中华诗词重回当代人视野,创作队伍日益庞大,研究、教育以及传播工作也逐步启动。为客观呈现当
在经济面临严峻困难的时期,我国的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亮点频闪,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这种反经济周期的特点,尤为引人注目。今年1至3月份,文化产业消费增幅达17%,尤其是电影
今年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出生入死、英勇作战的英雄事迹已广为人知,但志愿军被俘人员在美军战俘营里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生动事迹却鲜有人知。  根据战俘亲历者文二元的口述资料和本人多年收集的资料,现整理成文,以让人了解志愿军被俘人员对敌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并以此告慰烈士英灵。  陷入重围  1951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对敌发动的第五次战役刚刚结束,我一
《四月花》是我小说里的别样。  生长在乡村,在田野里玩耍,与泥土相伴,头脑里是小村落和打麦场,写小说多是农事乡村。感情生活的小说,也写过的,比如短篇小说《海螺》,写校园生活,青春时光,有打闹赌气的红火在里面,好了恼了的负气让人沉浸在温暖明朗的氛围中,怀旧的色彩,落笔而成,发表于十年前。现在拾起来再看,语言清亮精致,自然之情,惹人喜爱。  《四月花》这篇小说,不像当年《海螺》的写作,只是一个念头的行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连续8天8夜艰苦救援,见证了三晋军民鱼水情深,展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刻画了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怕疲劳的光辉形象,树起了
那年,笔者去峨眉山旅游,在山间的万年寺里遇到一位老僧,闲谈间,我悲观地对他说:“这人世情变难料,冷暖生死无常,活着有太多的无奈了!”老僧静静地听着我的伤感,不语,然后吩咐
一我站在大禹渡黄河酒店二楼露台。在这个可以远眺黄河的露台上,一切变得阔绰,就连阳光也气宇轩昂。我站在那里倾听:那是黄河气垫船螺旋桨的声音——我没有听到黄河的涛声。
仰望大佛七十多米的崔巍身姿,九峰竞秀三江汇流的壮阔场面,足够衬托你作为佛的威仪,足够我们匍匐在岷江的烟波之上,仰望!仰望你一千三百年的盛唐气象;仰望你世界第一坐佛的威
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防教育对象的千变万化、教育内容的日趋丰富、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要确保国防教育深入、广泛、扎实、持久地展开,单靠泛泛的强调和一线平推是不行的,必须
这个词是读了《读书》一九九三年第九期上三位海外学人对萨伊德及其思想的评介文章后,在脑子里冒出的。  萨伊德判定,现代西方文化的主线,是为帝国霸权主义张目的。无可否认,西方人,包括西方的文化人,由于自身的优越地位,在看东方人时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也同样表现在文艺作品中。但仅看到这一点就够了吗?《八十三天环游地球》的那位英国绅士是不是不该救那位要被殉葬的印度女子,而应对这一古老习俗脱帽致意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