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田黄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贴着求印者姓名的印石放在书架上半年多了,楚秋石还是没有动过任何一块。这半年来,他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那块寿山田黄石上。
  楚秋石出身书画篆刻世家,数十年来潜心刀石,运刀尽得笔墨之妙,印风古拙厚重却又不失细腻流畅,登门求印者多为海内外书画界收藏界的名家,过手的名贵印石自然不少,可是却没有一块能和那块寿山田黄相比。
  “寿山田黄,印石之王。”那块田黄绝对是寿山田黄中的极品,色如枝头黄杏初熟,通体明透,温润细腻,似刚在清油里浸过。更难得没经过丝毫人工雕琢,却自有几分奇趣:底部方正规整,平似镜面;中部椭圆;上部则峥嵘尽显,如孤峰突起。尽管整块印石高不过二寸有余,却如立于云上,傲视群山。闲来无事,楚秋石常把这方印石立在书案上,看着看着,便觉腋下清风徐徐,如置身天外,遥对奇峰,万般杂念顿消。
  这块印石是一位收藏界的前辈送给父亲的,那时楚秋石刚满二十岁。父亲常对着这块印石,在书房里一坐就是大半天,目光像一块柔滑的绸缎在这块印石上一遍一遍轻轻擦拭。一次,父亲邀了几位书画界的朋友在家小聚,看了那块印石,大家惊叹不已,都说世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块这样的印石了。闲聊间,就有人问父亲什么时候刻这方印。父亲原本轻松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没有说话,只是慢慢摇了摇头。从那以后,父亲的应酬少了很多,也很少写字作画,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揣摩各种印谱上。天有不测风云!谁都没有想到,第二年父亲在去黄山时跌了一跤,右腕粉碎性骨折,过了一年才恢复。写字作画倒是不受什么影响,可握刀刻石却很难和从前一样得心应手了。从那时起,父親就像变了个人,不再写字画画,也不再看书,整日坐在书房里发呆,眼睛就像蒙了一层霜的玻璃,渐渐失去了光泽。再后来,父亲开始喝酒,而且经常喝醉。直到两年后楚秋石在全国篆刻大赛中获奖,父亲的眼里才又有了光亮。那天,父亲把那块寿山田黄交到了他手上,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父亲转过身去的时候,楚秋石突然觉得父亲老了,心里猛地一酸,几乎忍不住落下泪来。直到五年前去世,父亲都没再看过那块印石一眼。可楚秋石却知道,那块印石一直重重地压在父亲心上。
  这块寿山田黄印石也一直压在楚秋石的心里。半年前,他终于开始准备刻这方印。为了设计一个满意的印稿,几个月来,他几乎没有出过书房。墙上贴满了他这些年用过的印稿,书案上堆满了他收藏的历代名家的印谱,地上到处都是他随手扔掉的纸团。就连在睡梦中,他的脑海里也常有一幅幅印稿闪过。有一次,他梦见自己失手刻坏了这块印石,父亲满脸失望地转身离去……他满身冷汗从梦中惊醒,恍惚之间,他似乎又看到了父亲临终前望着他时满含着期待的目光。
  这方印,楚秋石刻得很慢,自己的灵魂仿佛随着刀刃进入了那块印石,时而像是犁子在冰封的土层中艰难前行,时而像是骏马在无边的草原上纵横驰骋,时而像是一叶扁舟在水面上任意东西,时而像是探险者在陡峭的绝壁上奋力攀登……最后一刀刻完,他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种奇妙的感觉里。刻好的印章上笔画凹凸之间错落有致,他注视着印章,像是从天空中俯瞰大地,层峦叠嶂,千沟万壑,尽收眼底。一时间,他竟有些痴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毕竟没有白费!夕阳从窗子斜照进来,整块印石闪着光亮,越发显得晶莹剔透。他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世间再也找不出第二方这样的印石了!再也找不出第二块这样的印石了!这样想着,一阵莫名的空虚夹杂着一丝伤感不知不觉已涌上心头,想想自己这些年刻过的印章,再看看书架上那些形形色色的贴着求印者姓名的印石,竟都如同过眼烟云一般。楚秋石心里不由得一阵茫然,不知怎么就想起小时候父亲教自己写字刻印的情景,想着想着,眼里就有了泪花。
  这以后,楚秋石又刻了几方印,却没有一方让能他满意。
  再后来,只要一拿起刻刀,那方寿山田黄石印章就在他心头晃来晃去,再看看手里的印石,便只觉掌指之间发僵,没有一点灵性,好像握住刻刀的不是他的手,而是几根枯树枝,只好叹着气把刻刀放下。每次看到书架上那些待刻的印石,他都会好一阵心烦意乱,甚至觉得那些印石似乎都在挤眉弄眼偷偷嘲笑自己,于是心里便常常有一种冲动,想把它们砸个粉碎。
  终于,楚秋石决定彻底放下刻刀一段时间。那天,从不喝酒的楚秋石喝醉了,醉得很厉害,直到深夜酒才醒。
  窗外,月光如水。他又想起了父亲。
  如果父亲当年手腕没有受伤,刻成了这方印,他会怎样呢?
其他文献
滨州人爱听曲。  滨州人最爱听梅娘弹的梅花引。  梅娘人长得凤眉星目,明眸皓齿,举手投足间有一股富贵之气。据说梅娘生在京城大户人家,后得罪权贵,家道败落,流落滨州。  梅娘弹曲只在滨州酒楼弹。  起初,梅娘只是给食客弹曲助兴,食客高兴了打赏一些,不高兴了,分文不给,梅娘也不气恼,抱着她的琵琶,依然很卖力地弹完。  梅娘弹曲只弹梅花引。  碰到食客点其他的曲子,梅娘欠欠身,调一下弦,弹出的还是梅花引
期刊
1967年冬天,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那年我12岁。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104棵白菜,卖了101棵,只剩下这3棵了……说好了
期刊
到海边游玩,与我一路同行的,还有一对恩爱的老人。  老大爷和老大娘都超过八十了,两个人腿脚还算利索,走路总是手牵着手。在一处海滩为他们拍照时,因风浪大,老大爷为老大娘围上了头巾,老大娘为老大爷扣上了衣扣。我正摁快门时,老大爷叫了声:“停。”  我詫异。  原来是老大娘花白头发被风吹乱了一绺,盖住了眼睛,老大爷提醒老大娘用发卡将头发卡住,头发不乱了,这才不好意思让我给他们拍照。  我说:“你们真是体
期刊
章惇来拜访欧阳修,刚迈进书房的门槛,就闻到了淡淡的墨香。章惇熟悉这种香味儿,这是李廷珪墨的香味儿。书案上,欧阳修刚作了一篇文章《史炤岘山亭记》,墨迹还没干透。  这个时候,章惇蒙欧阳修的举荐已在馆阁任职。欧阳修对章惇很是赏识,底下多次对同僚说,章惇将来一定会跻身于执政大臣之列。章惇性格乖张,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他在原来的职位上一蹲就是好几年,这次欧阳修举荐他,好多人都不理解。  见章惇来访,欧阳修从
期刊
“我除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外,还有一个父亲,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八路军父亲。”爷爷把玩着粗糙老旧的木头小手枪,缓缓地说。  那是1941年的夏天,爷爷还是不知忧愁何滋味的小孩子。他常常跟着村里一帮小孩到处疯跑,野地里追兔子,庄稼地里捉迷藏,溪水边、井栏旁、大樹上、山洞里,还有挤满石碑的坟冢里,哪里都会留下他们的足迹,整个村庄甚至村外方圆几十里都被他们玩儿遍了。爷爷说他们那时候虽然没有手表,但时间把握的很
期刊
大哥又和父亲吵翻了。  这次是因为父亲过生日,父亲要让上高三的孙子请假。  大哥不同意,说:“高三学习很紧张。”  父亲说:“再紧张,不就一天吗?”  大哥说:“你过生日请假,妈过生日请假,外婆外公过生日请不请?老爷爷老奶奶过生日请不请?”  父亲说:“该请就请。”  大哥说:“那要耽误多少天,影响学习怎么办?”  父亲说:“你心里光想着孩子,没有老人。”  大哥说:“想着孩子也是为老人。明年再让
期刊
正上着班呢,一个电话打进来,搅乱了小米的一池春水。  打电话的是薛刚。屈指算来,小米和薛刚十年不曾联系。那时的小米,骄傲自负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薛刚同样才气纵横激扬文字。且都迷恋京剧,那样的豆蔻年华,那样一同在西皮二黄里游园惊梦,两个人仿佛磁铁般牢牢吸引。那时,他们曾一起跑遍北京的胡同寻找历史,一起去登门拜访名家,一起在台前幕后票戏。  最拿手的是《武家坡》选段。私下里,小米昵称薛刚叫平贵,薛平贵。
期刊
三个老鬼走了俩,现在就剩俺一个孤零零的,每天俺都会到乱坟窑和他俩唠嗑。  闫狗赖住东头,闫大福住西头,两人中间有一个位置是留给俺的,他俩活着爱抬杠死了也好不到哪,俺还得做和事佬,等着下去陪他们做伴。  倒一杯酒,俺说老鬼呀,你们得原谅俺,有一件事俺一直瞒着你们不敢说,俺怕呀,怕说出来你们没了念想。  还记得门口挂的牌牌不,先是狗赖家得了,狗赖问俺儿子那是啥,俺儿子说是你家小狗子立功了,政府奖的。 
期刊
罗副局長的身体一直很好,但是,那晚他突然胸痛,半夜送到医院已经昏迷了。医生一检查,心肌梗塞。还好,抢救及时,很快转危为安。医生告诉他,这病要休息好,不能大吃大喝,否则,还有复发的危险。  罗副局长这病可真是吃出来的,就说手术前一周吧,吃了三次海鲜,两次火锅,当然,也喝了不少酒。虽说现在管得严,低调了很多,但,你懂的。罗副局长很后怕,再这样吃吃喝喝下去,命当休也。罗副局长甚至想过辞官归田,到乡下去,
期刊
欢笑镇爆出一条大新闻,有一位60岁的妇女居然像20岁的女孩一样青春不老,脸上一点儿皱纹都没有。人们议论纷纷:“是不是整过容啊?”“听说整容专家鉴定过了,不是整容整的。”“那怎么可能呢,60岁的人还像20岁,绝对不可能!”  电视台主持人正在采访那位60岁的妇女:“请问你是怎么做到脸上不长皱纹的?”妇女回答:“我1O岁的时候,看到我才30多岁的妈妈,就因为每天笑每天笑,长了一脸皱纹,从那个时候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