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中的符号意识既融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又根植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中。符号无处不在,用活符号经验,引导学生观察符号、创造符号等,不仅能拓宽学习视野,而且能激发学习活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符号意识;符号经验;数学思维;运用发展
  符号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号无处不在,既融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又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引领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做出对应的逻辑推理,得出非常简洁的结论,从而使数学学习充满趣味,使数学思维变得简洁,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长足的发展。下面笔者以符号意识培养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激活已有经验,渗透符号意识
  “我们是生活在符号之间。”是的,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符号无处不在:公路标志牌、各式符号让司机们知晓相关的要求;看到店门前精致的“M”时,立刻就可想到麦当劳;看到车牌上的第一个字母,我们能够快捷地知道这是哪个省哪个市的……“符号化”的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样,在我们的小学数学中符号也时刻相伴。如,看到C就能联想到周长,看到S想到了面积,看到h一般会想到立体图形的高……用好这些符号无疑会使我们的数学学习愈加便捷,更具美感。
  如,“认识1~9”教学片段:
  教师拿起一个香蕉,问:这是几个香蕉?
  学生很轻松地回答:1个。
  师:你会用1来说一句话吗?
  生1:这是1支毛笔。
  生2:我有1本好看的童话书。
  ……
  师:1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能随时找到它,你会写吗?
  生1:我会,它像根小棒。
  生2:很简单,就是1竖,不过最好斜点儿。
  师:真棒!刚才我们举例说出那么多的1,就可以写成非常简单的1,1可以说成……
  学生对“数数”“识数”“写数”等已具较为丰富的经验储备,生活已经帮助学生积累很多的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真正理解掌握1、2、3等数的基本要义,也无法深知1、2等的符号表述。因此,引导学生在说出1的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来揭示1的写法,学生会在已有的经验中说出自己理解中1的写法。当教师写出1时,原本真实的1个香蕉、1本书、1支粉笔等都逐渐被抽象了,被提炼成简单的“一竖”。其间抽象的过程,笔者认为就是知识形成数学化的過程,也是“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中如能像案例中那样善假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感知,激活他们既有的初步的符号意识,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符号所体现出的简约、严谨、科学的特质的同时,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出对应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逐步走进符号化的数学世界,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能促进学生的符号感发展,提高学生的符号素养。
  二、善用数形结合,树立符号意识
  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不只是简单地引入符号,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符号意识,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使用符号,学会解读符号。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符号学习、符号运用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例如,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阶段的教育更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小学阶段三大主科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其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运用并不是很理想。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希望可
【摘要】作为一门生成性课程,幼儿园地域文化生成性课程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地域文化生成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需要发挥教师能动性,激发幼儿兴趣;尊重幼儿主体性,拟定生成课题;调动家长参与性,合作建构主题;注重思维逻辑性,拟定课程框架;关注课程科学性,寻求理论支撑;尊重课程完整性,制订评价标准,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生成性;课程建构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作为一
【摘要】直观想象能力是促进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探究总结数学结论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重要核心素养。本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分析和反思“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过程,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可视化教学的发展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视化教学受教学设备、课件、课时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摘要】音乐是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是对生活、自然、心灵的完美诠释。小学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意识及健康的人格。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音乐课堂,不仅可以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体验音乐的魅力和韵味。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阐述如何将音乐和iPad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学音乐;iPad设备;融合方法;教学研究  传统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局限性较强,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现代教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图、文、声、像、光、色并茂的特点把小学识字教学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教师不仅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可以突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三多三难”教学难关,从而达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三多三难”;有效应用  【关键词】本文属于2018年防城港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C类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重分数”“重成绩”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语文,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即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迪。  【关键词】德
【摘要】处于城乡接合部学校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学习障碍,极大地压制了继续学习的动力,阻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文章对处于城乡接合部在校高中生学习障碍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村高中生学习障碍的应对策略,希望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障碍;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FJJKXB1
【摘要】中学基础体育的目标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对体育的某种期望,也反映了中学师生和体育工作者们对体育的某种共同追求,预示了我们体育行为的一定方向和结果。因此,深入研究中学基础体育的目标,对于端正中学体育的指导思想,明确中学体育的工作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资源;基础体育  一、前言  中学体育目标,广而言之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和人的发展对中学基础体育的发展
【摘要】天等山歌是民间传统文化和精神文化结晶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天等山歌以音乐课程作为主阵地,以其他学科为辅助,以第二课堂为补充,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激发了学生民族逻辑思维,改善了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天等山歌;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者在教改的大背景下,在新时代的伟大号召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践,从研究学生开始去践行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想品德课和道德与法治课)铸魂育人的课程功能。  【关键词】研究学生;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铸魂育人  一、研究学生的原因分析  (一)符合二期课改基本理念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