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简·爱的独立精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f30311320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难以令人忘怀的-一部小说之一。它抨击了19世纪英国空洞势利,虚情假意的社会风气,讴歌了一位敢于向世俗观念挑战的叛逆女性代表。主人公简·爱那种追求自由、独立、不屈从于环境的性格特点,至今在艺术上仍具有不衰的魅力,思想上也能给人以启示。
  关键词:简·爱;独立精神;真爱
  引言:
  《简·爱》是现实主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她被认为是一位卓越的女作家。在她的小说中描述的是与传统不同的女主人公简·爱,她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爱,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独立思考并努力把握人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最终获得自尊、自由和真爱。在面对恶劣的环境下,勇敢无畏地追求她理想中的生活和爱情,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便可以看到她了不起的独立精神,这也是这一形象典型的符号象征。
  1.产生独立精神的因素
  生活环境、生活背景、社会阶级和性别是简·爱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巨大挑战,腐朽的道德和宗教也在其最求理想的热忱中构成了威胁。正是这些因素令年轻的简·爱遭受了贫困、孤独、心理打击和情感波折。
  1.1生活环境
  简·爱的性格发展与她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小说中简·爱的性格发展共有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链接到一个特定的场景:简的童年时光是在盖茨黑德,在洛伍德学校读书,她在桑菲尔德做教师,在莫尔顿和莫尔顿的家中与瑞沃一家生活,以及她和罗切斯特在辙帝恩的团聚和婚姻。简从小就成了孤儿,她感到被放逐和遗弃,她从姑妈和表兄妹所受到的残酷待遇给了她孤单的感觉。她害怕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家庭和爱情,简需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这种欲望激发出她独立和自由的强烈需求。
  1.2宗教和社会阶级
  简爱渴望得到这个世界上的爱和幸福,然而,她相信上帝可以支持并指导她的追寻。虽然简拒绝了宗教,她却不抛弃道德、精神信念和基督信仰。例如,在她的婚礼被打断的时候,她去向上帝祈祷。当她面对困难、贫穷和饥饿时,她仍然把自己的生存置于上帝的手中。她强烈反对罗切斯特的纵欲,当她知道罗切斯特娶另一个女人时,她拒绝与其同住。如此,简可以隐藏着巨大的悲伤离开他,默默背负着深深的爱意。她相信上帝可以帮助她摆脱曾经不堪的生活。简是一个模糊阶级的人物,她也是其周围极端紧张人物的来源。简·爱是一个孤儿,却成长于一个富裕并有教养的家庭,这也是小说内部冲突的来源。简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她半贵族的生活方式凸显出她是个上层阶级的人,但她却没有钱。当她意识到她对罗切斯特的感情时,她明白了这一双重标准。她仰慕罗切斯特这样的知识分子,但与他的社会阶级并不平等。简不愿嫁给罗切斯特,因为她感觉嫁给罗切蒂特会让其屈尊,自己也配不上他。简的苦恼十分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勃朗特对维多利亚阶级的批判态度。
  2.简·爱的性格
  独立精神是贯穿整部小说的典型品质。简·爱并不漂亮,可她的性格很独特。她受到其表弟和阿姨的残酷对待,有一天,简去读约翰的书,却又一次被深深地刺痛了。约翰说,简没有必要读他的书,原文这样写道:“你没有权利拿我们的书;你是一个无赖,妈妈说,你没有钱;你父亲什么都没留给你;你应该去讨饭,而不是与先生的孩子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里,和我们吃的一樣吃饭、花我妈妈的钱买衣服穿”。
  简强烈的反驳了约翰,却被送到了红屋,在红屋里,她很害怕,但她却保持头脑清醒,她意识到,她需要摆脱对权威的恐惧并通过自我独立才能得以救赎。在与海伦的友谊中,简明白了责任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简被海伦的行为和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但你不能回避它,你的责任是忍耐:如果你不能忍受你的命运所需要承担的一切,那么你就是个既软弱又愚蠢的家伙”。
  3.影响到简·爱的独立精神因素
  为了过独立的生活,简决定去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她十分羡慕上流社会的贵妇们,但她从不轻视自己,也不觉得自己不如他们。她为自己的诚实以及独立的工作能力感到满意和自豪。这种独立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使她的灵魂不受到污染,而且还象征着纯粹和正直。她拒绝了自己作为未婚妻本该应得的所有珍贵的礼物,并一次又一次告诫罗切斯特自己作为家庭教师本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小结
  夏洛蒂·勃朗特追求爱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她的作品多是关于一个人自我意识的斗争,关于一些孤独而年轻的女性对爱的渴望。其小说的主要特点就是创造出一些勇敢、正直、智慧的女性人物,他们抵抗压迫、羞辱和其他的社会罪恶,捍卫他们在社会上的独立和平等的权利。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有很多共性,她们秉持自尊,追求自由、光明和美好的生活。简·爱在她生命中的每一阶段努力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和真爱,她受到诸多社会压力,虐待和诱惑。夏洛蒂·勃朗特细致描述了简·爱的独立精神,她反对压迫和社会偏见,她追求独立并向往自由。她为幸福生活的顽强斗争显然是为了揭示下层人民对爱的呼唤。简·爱这部小说,百年来一直备受追捧,而且在未来会影响到更多的读者,这一切都源自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简·爱。
其他文献
简单介绍了新乡市城区概况,对城区绿地系统现状进行了评价;详细介绍了新乡市城区绿地系统整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原则与内容,最后介绍了该规划的实施步骤.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被称为“恐怖伊恩”,他在《只爱陌生人》中刻画了四个主人公形象,以内部和外部不同的叙述视角探测人物的性爱心理以及行为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以玛丽视
摘要:《爵士乐》以非裔美国人为故事的主人公,揭示黑人百年来所遭受的屈辱历史,展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困境。本文以人物乔入手,对《爵士乐》进行解读,意在突出表现尊重在非裔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给予其启示。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乔  一、引言  作为音乐与小说的爵士乐完美结合,让《爵士乐》这部小说一度成为不可能之作。一对生活在北方城市的南方夫妇,搭起了整个故事,乔死去的情人多卡斯是乐章的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堪称是美国当代社会的缩影,再现了爵士时代繁华掩盖之下的精神荒原。作者用严峻的道德审视现实苦难,客观再现了美国旧价值观向新价值观转型的事实,鞭笞了已经被物质化的美国梦对人性的侵蚀。  关键词:美国梦;个人主义;物质主义  美国梦是美国人生活理想的代名词,标榜民主、平等、自由的美国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到美国这个理想国度去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美国尽管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
我矿二号煤层平均厚6.2m,高档普采分三层开采。7002中层是第一个在塑料网假顶下开采的工作面,成功地采煤12.3万t。针对塑料网耐腐蚀的特点,在该工作而进行了铺一次网采两个
摘要:伏尼契的《牛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由于主人公亚瑟那坚忍不拔的个人品质鼓舞了很多人,而且还由于亚瑟对于革命的忠贞不二的决心,也令人唏嘘不已,直到结束自己的生命,亚瑟仍然对革命充满热情。作者在刻画亚瑟这个主人公时,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翔实,却深深的打动了读者的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结合小说内容,简要的分析《牛虻》中所蕴藏的美学。  关键词:《牛虻》;美学;自尊;黑暗
网上药品零售领域将掀起新波澜,今年医药电商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成功推出余额宝成为银行业搅局者之后,马云的每一次布局都紧紧牵扯着市场敏感的神经。近日马云又
研究目的:  宫颈癌是临床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癌瘤。宫颈癌根治术,是目前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在临床上逐渐
中央提出在全国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以来,地矿系统各单位和广大职工热烈响应,以实际行动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把这些经验结合今年
摘要:《还乡》是哈代“性格和环境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各个人物性格之间的冲突共同推动人物行动,决定人物命运,也就是情节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各种巧合的设置产生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本文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的发展,揭示《还乡》中叙事的某些特点。  关键词:《还乡》;巧合;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张青华(199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