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物理作业优势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重要步骤。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是在做作业时提高的。因此,我们对作业这一环节必须高度重视。物理作业具体,理论和实践并重,在教学中自然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根据教学要求,体现教学目标
  每一教学单元,每一教学章节对作业都有明确的要求,每一课都有具体的习题,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已成为作业的主要来源。物理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后的练习,因为当前中学物理课本习题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比如作业形式单调,内容简单,缺乏综合性。鉴于此,教师不能一味照搬课后作业,要珍惜学生宝贵的做作业的时间,从精选作业题入手。
  (一)把握类型,形式要多样化
  从练习与考试的角度看,作业题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的形式通常有:选择题、图像题、综合题和实验题。
  1.选择题。选择题是练习的常见形式,其知识覆盖面广,容量大,变化灵活,无论是常规练习还是考试都会涉及此类题型。解答这类题,既需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2.图像题。图像作为一种数学语言,简洁,明快,形象,但是学生一般情况是看得多,训练少,一旦遇到应用的问题就会感到棘手,感到无从下手。教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突出对学生的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
  3.综合题。此类题目内容繁复,解题过程复杂。综合训练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体系的把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是对学生思维的检验,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
  4.实验题。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表面看来,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比较简单,但其内容广泛,应用灵活多样。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区别不同,避免混淆现象发生。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选题是关键,质量要保证
  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教师正确地选题,通过学生的练习,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暴露学生知识的缺陷,显示思维的不严密性。所以,教师在选题前,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需要,对课本上的习题进行通观把握,要进行科学分析、归类,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对于课外练习的补充习题,教师要与课本的练习互为补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片面性。选题的原则是主要针对当堂讲课中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内容的先后关联,还要注意考虑整体,注意梯度,有利于下一步课堂的教学。
  习题作业的多少要适中,难易程度要适当。做作业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做作业时总要遇到一些问题,学生的水平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以习题分量要恰当,难易程度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差异对待。
  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物理学科是实验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布置的习题切忌死记硬背,诸如定律、公式等。为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一定要有目的选择那些较有新意、题型又新的题目,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学习的范围。
  习题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必然增大,但又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会将习题归类处理,如一是作为课堂上的例题,二是作为学生课堂上的作业,且当堂解答,三是必做作业题,四是下次提问问题,五是选做题。这样,既能使学生得到强化训练,提高教学效果,又不会过多地挤占学生课余时间、增加学生课外负担。
  二、批改讲评,提高解题能力
  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了解教学效果的途径。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了解到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解题技能、技巧,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力方面还有那些缺陷。作业讲评,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但也要兼顾到到差生和优秀生,教师对于优秀的作业和问题突出的个别学生的作业可以当堂展示,对于问题较多的作业也可放在课外面对面进行讲评。讲评作业针对性强,既可以使学生扎实实地巩固已学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物理过程,要注意不同形式的题目所采用的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总结作业中成功的解法,要求学生每次解题后总结一下:该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否明确、简明,结论是否合理等,这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效果是显著的。
  物理作业布置得当,对于知识的加深、能力的增强很重要,它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还需要教师善于总结、强化。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数学是初中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提高数学能力与素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过于重视书本现成知识的传授,只重结果忽视过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教学整体效益不高。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得到能力与智力的全面发展呢?这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
【摘 要】新材料作文看重的是学生的思想深度和个性思维,这与新课标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精神是一致的。为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事,说真话、抒真情;利用新材料这块园地,引导学生思辨思维;多角度评价新闻,激发学生思维深度。  【关键词】新课标 新材料作文 创新思维 个性化作文    与话题作文相比较,新材料作文在引用材料和题干设计上均有所发展:材料叙事相对完整,没有明晰的主旨和倾
字词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为词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依据。本文拟从词源学角度出发,适当厘清作文领域内的概念,确定"作文"概念。基于此,对作文的本质和意义进行适当阐释,并希
任何课程目标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具有一定的预期性和可行性,但同时因为时代的限制以及设计目标的主体本身的有限等因素,课程目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就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与教学密切相关。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和灵感的源泉。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探索,向着成才的目标奋斗拼搏。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尤其重要的是把他们引进“乐学”的大门,为达到以苦为乐的更高境界架起金桥,为今后漫长的学习和成才之路打下良好的开端。  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途径
教材、教师、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教材是审美对象,教师是审美主导,而学生是审美主体。教师的主导艺术和学生的主体艺术完美的统一,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最高
【摘要】做文言文阅读“归纳和概括”题时须注意:(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3)回文查对,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归纳和概括整体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力层级属C级。在高考中,这类题是常考题,但考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必须重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开一个好头,也就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导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
在中华民族中,有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例如:雕刻、书法、水墨画、陶艺……,在这些艺术与文化当中,剪纸是我最喜爱的艺术。
【摘要】赏析古典诗词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思维活动,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本文从赏析的基本规律及赏析的几种角度,分析论述了古典诗词赏析的方法,以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古典诗词 赏析 阅读 切入角度    古典诗词的赏析是个性化很强的思维过程。鉴赏古典诗词,体味其艺术魅力,我们要把功夫下在具体分析上,不要简单的贴标签,也不要一味的堆砌鉴赏术语,而是要选好切入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