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校发展愿景”以及“愿景型领导”等概念和思想开始逐步进入我国的教育管理领域,并对我国的中小学管理研究和实践产生影响。1990年,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洁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次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四大基石:使命、愿景、价值观和目标。自此,“愿景”一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逐步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
一、学校愿景型领导的概念与功能
所谓学校愿景型领导,就是学校领导共同体建立的一套学校成员共享的目标、使命以及核心价值,融个人愿景与学校共同愿景于一体,引导、激励学校成员在其驱动下自觉付诸行动,进而提高学校课程品质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活动过程。[1]
研究和实践业已表明,在中小学实施愿景型领导极为重要。首先,愿景型领导是打造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途径。欲打造学习型学校,校长必须通过愿景型领导的实施,与全体师生一起,形成和确立一个符合学校实际、为大家所认可、散发着强大吸引力的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激励和引导师生员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充分发挥愿景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其次,愿景型领导是改变薄弱学校面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抓手。薄弱学校改进的实践证明,薄弱学校通过开发、表述、实施和维护学校发展愿景等一系列举措来实施强有力的愿景型领导,能够有效改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第三,愿景型领导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创建学校发展愿景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前提和核心环节,因而创立愿景、实施愿景型领导对于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为我国教育管理学界所认识和重视。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能否在学校中建立起清晰的学校发展愿景,并据此来实施愿景型领导以有效地激发和感召学校师生员工,已成为衡量校长领导能力的重要标杆。
二、学校愿景型领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尽管愿景型领导在中小学具有上述重要价值,但针对愿景型领导在我国中小学的实施状况的研究尚付阙如。鉴于此,笔者利用参与中小学校长国培项目的机会,对参加国培项目的中小学校长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总样本为196名校长,分别来自浙江省(占比30%)、甘肃省(占比41%)和辽宁省(占比29%);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其中普通高中校长4人(占比2.3%),初中校长66人(占比38.4%),小学校长102人(占比53.7%)。调查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愿景认知、学校愿景表述、愿景提炼技术、愿景认同与支持、愿景宣传与交流、愿景型领导成效六个维度,试图从校长的视角来进行调查研究,以准确了解当前愿景型领导在中小学的实施现状。问卷效度由专家评判获得,并根据专家建议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具有较高的效度。通过克伦巴赫系数计算获得的问卷信度为0.91,信度较高。数据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经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就校长视角而言,当前中小学愿景型领导具有以下特征:
(一)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价值认同度较高
表1 对学校发展愿景价值的认识 (%)
完全同意 比较同意 不确定 比较不同意 完全不同意
学校发展愿景只是一个空泛的理想,对学校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2.3 9 10.1 42.6 36.0
由表1可以看出,针对“学校愿景只是空想,对学校工作缺乏指导意义”的观点,78.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比较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说明大多数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价值和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也有近21.4%的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作用表示怀疑乃至否定。运用spss18.0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学和小学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作用的看法没有显著性差异;有94%的重点或名校校长认同愿景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而72.3%的普通学校、薄弱学校校长认同学校发展愿景的作用,但两者并未构成显著性差异。这些数据说明,总体而言,当前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持积极正面的看法,对学校发展愿景之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价值较为认同。
(二)对学校发展愿景的表述整体欠佳
表2
一、学校愿景型领导的概念与功能
所谓学校愿景型领导,就是学校领导共同体建立的一套学校成员共享的目标、使命以及核心价值,融个人愿景与学校共同愿景于一体,引导、激励学校成员在其驱动下自觉付诸行动,进而提高学校课程品质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活动过程。[1]
研究和实践业已表明,在中小学实施愿景型领导极为重要。首先,愿景型领导是打造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途径。欲打造学习型学校,校长必须通过愿景型领导的实施,与全体师生一起,形成和确立一个符合学校实际、为大家所认可、散发着强大吸引力的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激励和引导师生员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充分发挥愿景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其次,愿景型领导是改变薄弱学校面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抓手。薄弱学校改进的实践证明,薄弱学校通过开发、表述、实施和维护学校发展愿景等一系列举措来实施强有力的愿景型领导,能够有效改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第三,愿景型领导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创建学校发展愿景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前提和核心环节,因而创立愿景、实施愿景型领导对于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为我国教育管理学界所认识和重视。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能否在学校中建立起清晰的学校发展愿景,并据此来实施愿景型领导以有效地激发和感召学校师生员工,已成为衡量校长领导能力的重要标杆。
二、学校愿景型领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尽管愿景型领导在中小学具有上述重要价值,但针对愿景型领导在我国中小学的实施状况的研究尚付阙如。鉴于此,笔者利用参与中小学校长国培项目的机会,对参加国培项目的中小学校长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总样本为196名校长,分别来自浙江省(占比30%)、甘肃省(占比41%)和辽宁省(占比29%);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其中普通高中校长4人(占比2.3%),初中校长66人(占比38.4%),小学校长102人(占比53.7%)。调查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愿景认知、学校愿景表述、愿景提炼技术、愿景认同与支持、愿景宣传与交流、愿景型领导成效六个维度,试图从校长的视角来进行调查研究,以准确了解当前愿景型领导在中小学的实施现状。问卷效度由专家评判获得,并根据专家建议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具有较高的效度。通过克伦巴赫系数计算获得的问卷信度为0.91,信度较高。数据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经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就校长视角而言,当前中小学愿景型领导具有以下特征:
(一)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价值认同度较高
表1 对学校发展愿景价值的认识 (%)
完全同意 比较同意 不确定 比较不同意 完全不同意
学校发展愿景只是一个空泛的理想,对学校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2.3 9 10.1 42.6 36.0
由表1可以看出,针对“学校愿景只是空想,对学校工作缺乏指导意义”的观点,78.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比较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说明大多数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价值和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也有近21.4%的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的作用表示怀疑乃至否定。运用spss18.0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学和小学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作用的看法没有显著性差异;有94%的重点或名校校长认同愿景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而72.3%的普通学校、薄弱学校校长认同学校发展愿景的作用,但两者并未构成显著性差异。这些数据说明,总体而言,当前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发展愿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持积极正面的看法,对学校发展愿景之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价值较为认同。
(二)对学校发展愿景的表述整体欠佳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