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相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四个全面”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四者之间互为一提,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关键词:习近平;“四个全面”;治国理政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和相互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四个全面”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是应对当今世界变化、解决我国发展困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是对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有力回应。
(一)“四个全面”是对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六大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大体用二十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很大跨越,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我国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四个全面”是对党的建设的深刻警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当前党的建设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部分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这表明,“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深刻警醒,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三)“四个全面”是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悉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是,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经济上,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焦点开始由互助合作解决危机转向角逐于世界新一轮综合实力的竞争之中,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剧。政治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安全上,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领土和海洋争端时有升温。因此,“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当前国际局势的深刻洞悉,是清醒认识时代局势、观察世界大局的要求。
二、“四个全面”是互为一体的关系
“四个全面”辩证统一、互为一体,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四者“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提升为“全面建成”,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明晰了奋斗目标和时间进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阶段,使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步伐更加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历史节点,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更加注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劲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防止产生较大的失误;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百姓享有改革带来的更多红利,夯实民族复兴的基石。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要支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之举,要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可能达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和怎樣改革的共识,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与合法性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之基,要把党的意志和路线方针政策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以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环境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只有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更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多领域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相互促进,只有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才能保证党的各级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参考文献:
[1]罗志军.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J].求是,2015,(4).
作者简介:
高雁(198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李雪(1990—),女,辽宁绥中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习近平;“四个全面”;治国理政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和相互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四个全面”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是应对当今世界变化、解决我国发展困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是对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有力回应。
(一)“四个全面”是对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
党的十六大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大体用二十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很大跨越,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我国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四个全面”是对党的建设的深刻警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当前党的建设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部分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这表明,“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深刻警醒,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三)“四个全面”是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悉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是,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经济上,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焦点开始由互助合作解决危机转向角逐于世界新一轮综合实力的竞争之中,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剧。政治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安全上,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领土和海洋争端时有升温。因此,“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当前国际局势的深刻洞悉,是清醒认识时代局势、观察世界大局的要求。
二、“四个全面”是互为一体的关系
“四个全面”辩证统一、互为一体,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四者“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提升为“全面建成”,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明晰了奋斗目标和时间进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阶段,使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步伐更加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历史节点,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更加注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劲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防止产生较大的失误;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百姓享有改革带来的更多红利,夯实民族复兴的基石。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要支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之举,要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可能达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和怎樣改革的共识,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与合法性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之基,要把党的意志和路线方针政策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以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环境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只有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更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多领域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相互促进,只有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才能保证党的各级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参考文献:
[1]罗志军.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J].求是,2015,(4).
作者简介:
高雁(198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李雪(1990—),女,辽宁绥中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