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创新应用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a3635468456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敦煌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莫高窟壁画艺术作为敦煌艺术的典型代表,其蕴含的审美取向及时代特征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敦煌壁画的创新应用问题探究,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敦煌艺术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为敦煌艺术的再生探寻新的生机。经过历史的发展,莫高窟壁画被赋予了诸多精神内涵,对这些精神内涵的发掘,有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敦煌艺术 莫高窟壁画 创新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此项目为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10742020)
  敦煌艺术这一概念产生极早。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可以分为:建筑、绘画、书法、文学、雕塑等形式。近年来,有学者从新的角度对敦煌艺术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例如王建疆先生认为敦煌艺术 “是莫高窟原生壁画、雕塑、装饰艺术与现代再生敦煌舞台艺术、敦煌影视艺术、敦煌仿制雕塑和绘画艺术、敦煌工艺艺术的合称”①。敦煌艺术既包含了中国传统艺术,又吸收借鉴了外来的文化艺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
  一、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研究必要性
  莫高窟壁画艺术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地体现了敦煌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在美学视角下,为我们研究敦煌艺术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对象。另外,莫高窟壁画艺术是敦煌艺术直接应用的来源,目前对敦煌艺术的应用大多取材于莫高窟壁画。而敦煌艺术又是敦煌文化的形式,所以莫高窟壁画艺术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敦煌文化。
  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产生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结果。莫高窟经过各个朝代的兴建,它的壁画艺术自然集合了历朝历代的文化习俗、审美特点。其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内容的描画等都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文化面貌,研究价值巨大。但现在,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自然与社会中的诸多因素影响,莫高窟壁画正在逐渐衰老,我们在对其保护的同时也应不断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发展,使其不仅仅是放在石窟内的没有生命力的画作,也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民族艺术。
  现在对其深入研究,正迎合了我们时代的主题。在这个文化大融合,艺术大交融的年代,我们不断强调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作为“特定地域中央民族审美文化的结晶”②自然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敦煌再次成为人们的聚焦点,敦煌文化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外,发现敦煌壁画艺术创新应用的新思路,大力弘扬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可以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促进我们民族文化的复兴。
  二、莫高窟壁画艺术应用现状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的创新应用情况如下:一方面,莫高窟壁画所描绘出的图案,例如飞天、反弹琵琶、藻井等图案,作为一种符号标志被广泛应用于物质产品中。现在市场上贩卖的带有飞天、反弹琵琶等形象的产品数不胜数。小至随身携带的镜子、纪念币,大至披风、家中地毯等,都可以找到绘有这些图案样式的产品。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另一方面,人们将敦煌壁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敦煌壁画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舞台艺术。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在1979年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就是取材莫高窟壁画,为中国舞剧开辟了新路。在此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的舞剧与舞台节目,例如《箜篌引》《飞天》《西凉乐舞》《反弹琵琶》等都汲取了一定得敦煌壁画艺术元素。此外,敦煌舞也受其影响。(二)绘画艺术。国画大师张大千曾赴敦煌进行研究,临摹学习敦煌壁画艺术,画风在之后发生很大改变。现代油画大师常书鸿先生不仅培养、吸收了如欧阳琳、段文杰、史苇湘等一大批临摹和复制敦煌壁画的人才,并亲自临摹创作了《四飞天》《鹿王本生》《作战图》等作品。除此之外,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创作亦吸收借鉴敦煌壁画艺术,在造型手段与色彩装饰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三)影视艺术。如由上海制片厂摄制的动画片《九色鹿》就是根据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故事取材于壁画,又加之以创新,为敦煌壁画艺术应用的佳作。此外还有如《大梦敦煌》《大敦煌》等影视作品,都可以看到敦煌艺术元素的影子。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莫高窟壁画艺术,或者说敦煌艺术(莫高窟壁畫艺术是敦煌艺术的典型代表)的创新应用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以前探讨的再生问题也更多的停留在将莫高窟壁画艺术当做一种装饰符号,或其他艺术的创作素材进行应用,很少深入挖掘莫高窟壁画艺术内在蕴含的精神特质。在创新方面虽也有如《九色鹿》一样宣扬善良、感恩、诚信与惩恶等主题的作品,但因受时代限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数量实在屈指可数。总之,现在对敦煌艺术的创新应用多停留在形式上,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内涵的挖掘。
  三、创新应用研究
  在新的时代,想要继续深入挖掘敦煌艺术内涵并将其传承、发扬下去需要依托创新应用。由此,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对创新应用的途径进行相关探索。
  (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创新
  就现状而言,敦煌艺术衍生出的产品大多是将其简单、直接地符号化应用。例如:将莫高窟壁画中蕴含的丰富纹样与图案运用到布帛、纸张之上,制作成服饰或工艺品。再或者,根据敦煌艺术中现有的形象进行临摹,吸取其风格元素进行再创作。不可否认,这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敦煌文化的传播,但这样简单的应用往往会使敦煌文化陷入流于表面的境地。人们对服装、画作等事物已司空见惯,而在这些物品上的敦煌文化元素,仅仅被当做一种新的样式接受,往往并不深入探究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基于此,敦煌文化想要更好的发展传播,首先要推动敦煌文化产品的进一步的创新。可以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将历史感与时代感相结合,与时俱进,创造出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的 “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组图使得稍显严肃的文化形象变得十分亲切,富有趣味性与时代感,从而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更多的人有了了解的兴趣,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故宫博物院对故宫艺术创新应用的成功证实了文化的传播应与时代结合,将新的时代元素注入文化创新中可以更好地带动其传承与发扬,这也为敦煌文化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随着时代的推进,会产生许多新的事物,我们可以在忠于历史、忠于现实的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新事物,达到传播敦煌文化的目的。时代在发展,敦煌文化可以依附的文化产品也一定在增多。紧随时代脚步,不断推进文化产品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敦煌文化的传播。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进一步开发
  过去由于科技落后等原因,人们对敦煌的认知有限。在人们脑海中,提起敦煌,第一反应是“月牙泉”、“壁画”等直观的名词概念。而不是“敦煌艺术”,“敦煌文化”等抽象意义。不同于过去,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为敦煌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可能。利用新媒体,为敦煌文化注入新时代的内涵,无疑也是对敦煌文化的一种创新。在这方面,做的相对成功的例子是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电影。它是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进行拓展与演绎的3D动画电影。影片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新的时代内涵注入到影片之中进行演绎,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敦煌艺术之中也有许多故事素材,同样可以考虑采用类似的创作手法进行创新应用。
  新媒体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包含更丰富的形式。敦煌艺术可以依托于新媒体进行进一步创新,例如可以制作出敦煌手游、敦煌微电影、敦煌主题的APP等,这些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促进敦煌艺术的发展。
  (三)结合时代精神,深入发掘文化内涵
  敦煌艺术除本身的审美、应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莫高窟而言,从十六国到元代,它的开凿一直延续了10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由于社会发展不同,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都是源于对宗教的信仰,对永恒事物的敬畏以及美好的祝愿,体现出一定的文化传承性。另外,在“早期的敦煌雕塑及壁画当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异域文化的痕迹,那种宽大的袈裟,波状的卷发,裸体及半裸体的造型和健壮的体型以及佛像的格式,行住坐卧的姿势,讲经说法的手势等都有着明显的西方文化的影子。”③敦煌艺术在传统艺术基础之上,不断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艺术,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这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融合,体现出“交流”的精神内涵。还有,敦煌壁画中有汉人形象,也有胡人的形象;有中国古典乐器,也有西方乐器;有中原文化艺术,也有古印度、古希腊文化艺术;有中原的儒释道文化,也有藏傳佛教文化。这些文化艺术的交融,体现出一种“包容”的精神内涵。除此之外,在不同朝代,由于人们对佛、菩萨、供养人等艺术形象的理解不同,所创造出的形象亦各有特点,一代代人在艺术上的加工,体现出一种“创新”的精神内涵。这些“传承”“交流”“包容”“创新”的精神文化内涵,是敦煌艺术本身所蕴含的。我们要更深入发掘这样的文化内涵,使得敦煌艺术不再是徒有形态,没有灵魂的艺术。
  在深入挖掘敦煌艺术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注入到敦煌艺术之中,实现敦煌文化的再创造。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常沙娜先生在为人民大会堂设计天花板时,就是以莫高窟壁画中的藻井图案为蓝本,再结合灯光、照明等功能进行创造的,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她“以敦煌装饰图案的元素,参照了初唐莫高窟第220窟华盖装饰的气势,组成象征百花齐放的多样花朵图案,以卷草护拥着百花作为团结、进步的主题,还适应了大门的功能和金属、玻璃工艺的需要,完成了民族文化宫大门‘团结、进步’的装饰设计”④常沙娜先生对敦煌艺术的创新应用,无疑为敦煌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将“团结”、“进步”等时代主题与敦煌文化对接,实现了敦煌文化的再生。此外,在北京奥运会上,设计师设计的“五环飞天”的图案将“中国传统的飞天与西方奥运五环巧妙对接,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共振”⑤此后飞天形象常常以中华民族的象征出现在大众视野内,被赋予了“民族凝聚力象征”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在新时代对敦煌文化的一种创新。
  敦煌文化的创新需结合时代精神,不仅要对自身的精神价值深入发掘,而且要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使敦煌文化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四、结语
  探索敦煌艺术的创新应用道路不仅是敦煌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意义重大。其一,在探索的过程中,敦煌艺术得到关注,敦煌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可以被逐步挖掘、保护。在新的时期,人们为敦煌艺术注入新的血液,可以极大地丰富、发展敦煌文化。其二,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加强敦煌文化的应用创新,一方面是对文化本身的促进,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我国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发扬,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其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想要进步,除了经济实力的支撑,还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它的文化是具有独特民族性的文化。对敦煌艺术创新应用的探索也正应和了我国的“文化强国”的战略,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敦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应用的探索。而探索道路漫长艰巨,还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注释
  ① 王建疆.敦煌艺术:从原生到再生——兼议著名大型乐舞《丝路花雨》成功演出30周年[J].甘肃社会科学,2009(5).
  ② 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③ 闫伟红.试论敦煌艺术的风格特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2).
  ④ 常沙娜.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的继承与创新[A]//敦煌研究院.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66-167.
  ⑤ 尹泓.飞天与敦煌艺术的再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参考文献
  [1] 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王建疆.突破:从研究敦煌艺术再生开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 穆纪光.敦煌艺术史的符号学视看方式[J].甘肃社会科学,2013(2).
  [4] 闫伟红.试论敦煌艺术的风格特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2).
  [5] 常沙娜.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的继承与创新[A]//敦煌研究院.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66-167.
  [6] 尹泓.飞天与敦煌艺术的再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7] 胡同庆.论敦煌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上)[J].敦煌研究,2010(3).
  [8] 胡同庆.论敦煌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下)[J].敦煌研究,2010(4).
  [9] 刘洁.论敦煌艺术“再生”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当代敦煌艺术流派的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4(3).
  [10] 杨雄.论敦煌艺术的概念和分类[J].前沿,2011(2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消费文化为背景,对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登进行新的解读,探究他在追梦过程中与不同阶级的各种抗争。《马丁·伊登》讲述主人公马丁为了爱情和梦想,从一个卑微的水手一步步奋斗为作家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马丁为了实现阶级流动,英勇地同各种势力作斗争。最后,已成为知名作家的马丁在认清资产阶级丑恶面目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对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反抗。马丁所处时代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因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质量等与本科院校存在区别,要求形成有针对性、适用性的翻译教学模式。本文从语言、语法及文化三个维度出发,深究学生翻译质量不高的原因,以此作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创新的佐证。  关键词:语言 语法 文化 翻译教学创新  一、引言  国家教育部在颁布实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英语教学要遵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基于此,许多研究者认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翻译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堂的课程设置、特色及其优劣。接下来探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对课程的帮助,以及如何在翻译课程中最大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调查了上海某高校翻译专业硕士(MTI)学生对于软件的运用比例和水平。最后基于上述内容,笔者对于当前国内翻译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 课程设置 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科学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视角,围绕“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中的陶艺罐、陶艺碗、陶艺挂饰及藏八宝等陶艺品系列,探讨了3D建模技术及实现过程,构建了陶艺品三维模型,研究了浏览器下3D模型的交互式呈现技术及实现方法,测试表明,研究所构建的3D模型逼真度高,这些模型实现了在火狐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下的3D呈现、平移、360度旋转、缩放等交互操作。  关键词:陶艺品 三维建模 交互 
期刊
摘 要:阎连科《受活》的文学创作是作者利用色彩语言的文化着色过程,在日本的译介则是透过语言镜片折射异域文化的再阐释过程。《受活》中色彩词的形式偏离和语义偏离凸显了阎连科的个人诗学特征和中国的区域性、本土性文化。日译本中色彩词的保留、淡化、褪色等策略混合了译者的个人风格和日本主流意识形态,是对本土文化的解读与重构,既体现了起点志向的源语文化色彩,又符合目标志向的受众审美情趣。色彩词的文化着色与褪色是
期刊
摘 要:同为“楚辞”研究成果,清陈本礼的《屈辞精义》和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在“楚辞观”方面具有比较价值。刘勰在总结汉代“楚辞观”的基础上通过儒家文学视角来看待“楚辞”,褒贬不一。而陈本礼在清代朴学大盛的时代背景下独辟蹊径,注重阐发“楚辞”之文脉大意,高度赞赏屈原其人及其作。尽管陈氏对刘氏之“楚辞观”不屑一顾,但从文学技巧和文本题旨两大方面,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实质联系。  关键词:《屈辞精
期刊
摘 要:风格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机统一中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创作个性。它贯穿于一个作家整个创作活动中。当代女作家叶文玲在其创作中逐渐彰显其创作个性。通过内容层面单向地就深厚的情感意蕴、明朗的抒情基调等方面,阐述其清新淡朴风格的成因。以期对叶文玲的文学创作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当代小说 叶文玲 清新淡朴 个性探讨  从地域文化层面看,当代文坛女作家中,如果说迟子建的小说善于描写东北风
期刊
摘 要:沈祖棻的《忍耐》是一首抒情诗,看似简单的诗篇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其艺术魅力在于:语言优美结构匀整、对称,措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呈现出矛盾对立的“张力”;通过互文的艺术手法使诗歌有深度有广度,做到雅俗共赏,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依旧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也传达了当时的百姓渴望温暖与光明的时代呼声。  关键词:沈祖棻 诗篇 《忍耐》  沈祖棻,1909年1月29日出生(1909-1977)
期刊
摘 要:霍夫曼斯塔尔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其早期诗作《中国皇帝说》融入诗人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观察和理解,展开了一段独白式的描述。本文指出诗中借用中国皇帝形象,并非是构筑西方视野中的“他者”,而是作为文本建构的手段和意义表達的载体,具有自身的美学价值。本文从诗中的文学隐喻着手,结合诗人的创作思想和文学态度,解读其笔下的中国皇帝:这是一个脱离现实生活、沉醉于幻想世界的世纪末艺术家形象。霍夫曼斯塔尔
期刊
摘 要:现今,中国高校的翻译课程大多以传授翻译技巧为主,且非文学类翻译占主导。为了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翻译课程中设置了一次文学作品翻译实践,要求学生翻译朱自清的《背影》。由于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译者传达原文的审美信息,这个相对无限的变量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着更多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因此,学生通过翻译、翻译评介和课堂讨论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文学翻译这个无限的再创造过程。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