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举例子”的讲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议论文的“举例子”有一些讲究:要明确举例的目的,熟悉例子呈现方式,要对可以多元解读的材料进行处理;在举例中要注意典型性、新鲜度、代表性、准确性和概括性。
  关键词:议论文;举例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8 -01
  
  谈到议论文,我们都熟悉一个说法:“摆事实,讲道理。”这话意味着议论文是“讲道理”的文体,而且它常常是通过“摆事实”的方法来“讲道理”的。因此,如何“摆事实”就很有研究的必要了。
  其实,“摆事实”是个通俗的说法,如果用写作学的术语来说,应该叫作“事实论证”,或者叫作“举例论证”。
  那么,举例子有哪些讲究呢?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举例,也就是举例的前提。一言以蔽之,举例是为了服务于论点的证明。因为要服务于论点的证明,所以要追求例子与拟论证的论点之间的契合度,千万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
  其次要熟悉例子呈现方式。最常见的就是一个分论点下面用一两个例子去支撑,这样的方法容易驾驭;也正因为容易驾驭,你也这样写,我也这样写,于是容易堕入寻常的田地,容易倒读者的胃口。于是,下面两种呈现方式就有了市场,只是你需要为它多费点心了。
  一是例子的铺排式呈现。
  即把内容相近、性质相近,抑或相反的一组例子(3个以上)集中呈现,语言以简练为宜,几个例子在表述上构成排比。请看《必修课》一文中的几个片段:
  ——在现代社会,娱乐正借助文化而大行其道,而那些文化中的经典悲剧也正离我们远去。人们早已淡忘了普罗米修斯的被啄之痛、俄狄浦斯的放逐之悲,奥德塞的漂流之苦……
  ——悲剧之真正价值在于明知毁灭而甘愿被毁,主人公也正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生命的张扬与价值的彰显。西西弗斯的坚忍、哈姆莱特的追索、刘兰芳的执着,已成为经典的人文标本镶嵌在人类精神的长廊中。
  ——感受悲剧,就能触摸精神的伟大与崇高,从而唤醒人的价值感。单就那些经典电影中的悲情片段就足以震撼人心:《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临刑前那浑厚的“Freedom”,《海上钢琴师》中1900与邮轮同毁瞬间的冲天浪花、《美丽人生》中圭多被毙前给儿子留下的大步向前的一幕……
  ——然而,中国人更喜欢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局,总不自觉地把生活中的悲剧改成艺术中的完美。于是,便有了焦刘合葬,坟上枝叶交错,鸳鸯双飞;于是,便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蝶,永不分离;于是,便有了杜丽娘的还魂复活,与柳梦梅终成眷属……
  这样用例,需要你有丰厚的积累。
  二是例子的切割式呈现。即把一个人的材料或者一则内蕴丰富的材料进行多角度展示,使之服务于诸个分论点。限于篇幅,兹不举例。这样用例,需要你对材料拥有多元解读的智慧。
  第三,要谨慎对可以多元解读的材料的处理。必须“窄化”,攻其一点(与你要阐述的道理相适的那个角度)不及其余。还要在举例之后对例子发表议论,话不在多,哪怕就是一句两句话,但是一定要有。
  第四,落实五个“注意”。
  一是注意典型性。一定要用典型事例,在这个问题上,不要企求名人与常人的平等,因为名人与常人确实不平等。数学家陈景润走路撞在树上是美谈,你走路也撞在树上就是笑料了。牛顿把手表放在锅子里煮是佳话,你把手表放在锅子里煮就是笑话。还要注意举特例(与泛例相对而言),即具体到个体的事例,尽量不要泛泛而道,因为你不是毛泽东,至少眼下还不是。
  二是注意新鲜度。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读者也是这样。新鲜度与上述的典型性并不矛盾,因为新颖的例子也可以很典型的,比如“感动中国人物”(至今已经评了8届,有近上百个个体或群体了,涵盖了诸个阶层、领域,是个大可发掘的宝藏)。此外,还可以开掘旧例子的新角度,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的掌故,传统的解读是前倨后恭的僧人的势利,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尝不可以解读为僧人对人才的尊重呢!这样一来,负面的材料被“漂白”了,新鲜度随之而来。
  三是注意代表性。有些人对某个方面的材料比较熟,下笔时会不自觉地让思维在某个方面兴奋,通篇出现的都是某个方面的例子,这样的举例就不是很理想的状态。试想一下,你总是列举某个方面的例子来阐释某个道理,人们会不会在心头浮起一个疑问:这个道理也许不具有“普适性”,可能仅仅适用于某个方面吧?因此,我们举例时要有理性的自觉,在时间上兼及古今,空间上放眼中外,领域上尽量多元。
  四是注意准确性。是谁的事迹就是谁的事迹,如果不能确认是谁,最好回避;如果舍不得回避,就模糊表达——有时候,不准确反而是一种“准确”,不能准确硬是去“准确”反而是一种不准确。切忌张冠李戴!
  五是注意概括性。议论文中的举例是概述,非叙述,更非描述!不能指望一个例子打天下!
其他文献
新冠疫情暴发后,不少国家执行封城和居家隔离政策,也因此,人们有更多时间呆在家里。在此期间,许多人转向了烘焙,而烘焙文化也在疫情期间顺势兴起。  去年3月,社交媒体Instagram上的标签#stressbaking(减压烘焙)在一个月内录得超过2.6万个帖子,而#quarantinebaking(隔离烘焙)有近1.2万个。除了欧洲大陆,隔离期的烘焙文化也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美国一家面粉公司在去年的
中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不仅要培养其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成就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我选了两个平行班,以牛津英语教材为蓝本,在实验班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而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两年的跟踪对比实验,力求解决以下问题:  1.英语教学中能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中国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书法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同时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笔法风格体系。  要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并非是易事,要独树一帜更不容易。王献之说:“大人要破体,各人要有各体。”张融说:“非恨臣无二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上,张芝、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哪一位书法家不是以
如今还有什么工作是机器人做不了的呢?机器人走进了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完成采摘、浇灌、收割等工作,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对于农户而言,机器人并不会完全替代他们,最多只是将他们的双手从繁重的农活中逐步解放出来。机器人可以精准无误地采收到土壤之下的白芦笋蔬菜界的“白富美”  马克·维米尔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开在荷兰的白芦笋农场遭遇用工荒,老员工流失严重,新员工培训又跟不上。而白芦笋的种植成本非常
摘 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写作的能力,本文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写长法”,学生将该法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可以让自己在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长法;突破;英语写作;瓶颈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8 -02    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生最弱的一项,写作时学生不仅要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还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
滴嗒嗒,滴嗒嗒,   雨水敲打着水花,   滴嗒嗒,滴嗒嗒,   整天噼里又啪啦......   雨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而被人们熟知,那你知道吗,天空为什么会下雨?下面,就由科科来为大家介绍为什么天空会下雨以及雨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雨?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
安哥拉山林里有一种罗贵鸟,这种鸟儿平时在树上跳跃捉虫,生活非常惬意。只不过,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害怕雨淋,雨天对于它们来说,简直是一场要命的灾难。   安哥拉雨季集中在六月。因此,每年六月前,罗贵鸟都要集中飞往别的地方,躲过这场浩劫。等雨季过去了,它们再飞回来,恢复原来的生活。但不得不说的是,雨季过后,还是有许多罗贵鸟没有逃过这场劫难,落在地上静静地死去。   罗贵鸟为什么没有成功避难?是它
摘 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防治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法制教育,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保意识;化学教学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6 -02    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
摘 要: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中学语文;应用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4 -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能较好地体现这一基本理念。  第一、声情并茂,培养想象力  语文
摘 要: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摆在我们中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分析;探讨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2 -02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脱节原因分析  1.从学生角度来看   中小学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