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姆式教育教学对孩子自主能力的破坏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sechines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保姆式”教育横行,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在充当着保姆角色,看似给予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然实际上却一步步的蚕食着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师和家长的“呵护”下当代孩子正茁壮的扭曲成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和家庭作为施教的首要阵线,学生作为受教第一主体,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怎么协调好家庭育教和学校教育两者关系,教育中的每一个相关者,都必需引起重视。
  保姆教育 育教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80-01
  1.何为保姆式教育
  保姆教育:顾名思义即是家长及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以保姆服务式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保姆式教育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包办一切,无所不及,全方位全天候的病化式照顾。
  2.保姆式教育的成因
  (1)家庭父母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前基于历史原因,教育体制不健全,由于中、高考的取消,绝大部分人群未能得到完善而系统的教育。由父辈的教育缺失造成的心理恐慌,遗留后代家庭的示例不为少数。至当代改革开放的今天,基于社会全面开放,竞争激烈,家长更是切身感受到教育的紧迫和重要性,为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事业的首重地位。在家庭育教上,父母为孩子做了非常细致和周到的安排,诸如:学什么,哪里学,怎么学,等等。根本不征询孩子意愿,也不给孩子任何自主选择。长此以往,等需要孩子发挥主见做决定时,面对各种选择和困难便束手无策。而更有甚者成年后,不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既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又不能带来任何价值。所以家长费尽心思包揽孩子生活一切,禁锢孩子所有发挥自主的空间,让孩子孤立学习,温室生长的做法实则是得不偿失。
  (2)学校教师原因
  一方面,现如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也不可避免。如今学校求升学率,教师求教学业绩,而作为受教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重点“关照”对象。一些学校和教师采取“填鸭式”“机械式”教育手段,甚至为充分应付考试而采用“答案式”教学,教师把所有总结好的答题技巧和固定套式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学习毫无独立思考而言,学习自主性非常低下,学习十分被动。
  另一方面,教师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教学主体关系混淆,往往以自我感受为教学出发点。丝毫不在乎学生学习感受,扼杀禁锢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视素质教育要求为虚无。这种“保姆式”的教学,往往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如此教育模式 对于学生而言无异于“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
  3.保姆式教育对孩子的危害。
  (1)家庭保姆式育教培育出社会巨婴。
  现今“保姆式教育”的现象日趋严重。据相关数据统计,家庭走入“保姆式教育”误区的家长要占85%左右。孩子从小在家中被处处呵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所有生活事物俱由父母长辈安排妥当,丝毫不用思考,不用费心,。大部分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导致孩子逐渐把长辈做的这一切看作理所当然,甚至觉得这就是父辈的日常工作。从小便缺乏生活独立性,思维自主性。
  家庭式“保姆式教育”,对孩子的过度呵护,一方面会造成孩子心理依赖性增强,不能獨立自主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容易让孩子从小就变得懒惰、自私、孤立甚至自闭和产生极端心理。为以后出身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这也剥夺了孩子的天性,禁锢了孩子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权利,在该养成自主思维习惯和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年龄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培育环境。这也是孩子的悲哀,家庭长辈的失职。
  (2)学校保姆式教育是对学生的不负责行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两相结合起来,教师教学要融入现实生活实际,从教学态度上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教师不能“为教而教”,让学生“为学而学”。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适用于实际的生活。
  而当今学校奉行保姆式教学,一味争取教学率,只看重教学表面业绩而忽视教学质量,更不管学生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保姆式教育限制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往往对老师所教深信不疑,对教师所说视为金科玉律,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仅限于教师所教的层面,没有自己的自主思维和探索精神。对教师存在巨大的依赖心理,同时也难以把书读活,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就严重背离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的根本思想。这种落后的带有极具自私利益特点的应试教育,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是对教育初衷的违背,也是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倒行逆施。
  4.结语
  人生就是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问题,孩子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所谓“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对于孩子的培养教育,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切忌人云亦云。关爱孩子而不是偏爱,教育孩子而不能为教而教。不论家庭还是学校都要切实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勇敢果断、坚强自信的优良品质,以合符素质教育的主题和适应未来社会化的生存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奎华.保姆式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襄樊市四十三中学,2018
  [2]王茹.教师成了保姆,教育成了服务业,哪里才是教师的职业边界?
  [3]保姆式家长撑不起培根式家庭教育;中国教育报,2018.9
  [4]陈英.家长保姆式教育令人堪忧,2014.9
  [5]贾林娜.保姆式教育正在让你的孩子失去自我;新报,2017
其他文献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我认为有趣和快乐应该成为低年级音乐课堂的主旋律,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容易转移,音乐知识的学习显得枯燥无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游戏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进课堂,让孩子们感受音乐带给他们身心的愉悦和轻松,也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  低年级 趣味性 参与课堂  【中
期刊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如果熟练掌握拼读规律,不仅能够保证单词拼读准确,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其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因此加强音标教学,让学生掌握读音方法及拼读规则,对学生主动记忆单词很有帮助,对夯实英语基础教学意义重大。  初中英语 音标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72-01  音标是记录音素的
期刊
我曾在学校多个行政岗位上工作过,少先队、教科室、教导处……个人感觉工作的热情有一定的周期。如果条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注重创造性工作,就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于是或固步自封,或自我颓废,这样的状态自然不利于条线工作的推动和促进。  教育工作 创新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61-01  在开展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时,每个学期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题材引入到英语课堂之中”。这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理论相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们轻松愉悦地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英语 生活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70-0
期刊
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本文就如何引导初一学生用英语写作的课堂实践,写作的材料取自于7下Unit1 Task,教师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以My dream home 为题写一篇自己的梦想家园。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案例描述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
期刊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科目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对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  初中 英语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
期刊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武器。小学数学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对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75-01  1.小学数学核心
期刊
中职院校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在社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下,对于新时期的技术型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中职院校提高语文教学重视程度,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中养成人文素养,对于后续学习和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提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认知负荷理论由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组成,通过降低或升高有关认知负荷,可以提高学生认知的效率,基此对微课程设计提出了操作知识拆解、背景知识整合、复杂知识由最简范式入手、选取典范材料、减少冗余信息、多通道考虑等提效建议。  认知负荷 微课程 小学 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78-01  1.认知负荷理
期刊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更是引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各行各业领军人才是时代赋予的教育领域的新使命,更符合了国家“文化立国”的战略思想。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学科(如工科、农科、临床医学、法科、财经、工商管理)为主的高等院校和专业,本课题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