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想,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能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然而,创新意识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培养,如何培养创新意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积极的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尽力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激励作用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1 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历史上的趣事,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故事,往往能够营造课堂的积极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在“合情推理”的教学中。我在创设情景中这样设计:同学都知道陈景润是谁吧?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1+2”结论。学生都很好奇“1+2”是什么?难道还不是等于3吗?带着这样的求知欲,我把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地图的“四色”猜想,歌尼斯堡七桥猜想分别和同学们介绍,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2 发扬民主,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爱思考。敢创新的精神。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关系和氛围下,学生才敢于大胆想象,敢于大胆创新。创新意识需要潜移默化,持之以恒,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这种精神,鼓励学生去发现那些未知的领域,在课堂上鼓励其大胆发言。
  3 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好的问题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主动发现的机会。
  ①问题的来源及选择。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收集大家思考的错误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所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的来源。
  ②问题呈现方式。对于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最好能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概念是用数学语言及符号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实践获得数学知识,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对获得的知识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并易于应用,且可保持长久的记忆,带来最佳的学习效果。
  
  1 引入概念时鼓励猜想
  概念引入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旧知识和材料作出符合一定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猜想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2 形成概念时运用“观察、猜想、归纳、证明”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体验数学规律的发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不畏艰辛的创新品质,增强学习的成功心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充分发挥“探究”和“变式”的作用
  对于新教材中“探究”和“变式”等内容,着眼于提高能力,注重实践应用,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去尝试、实践,从而塑造良好的数学品质。
  
  三、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数学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试教育体系,要改变应试教育的制约,除了更新教育观念之外,还应从实际出发。数学教学创新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 增设开放性命题,提供广阔思维空间
  数学中,封闭性问题,即“假设一求证”型问题。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很明确。开放性命题作为现代数学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题型:没有明确完备的条件和结论,条件要人去设定,或结论要人去猜测,没有固定模式可循等特征。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亲身经历创造的过程,需要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尝试、去探索、去猜测、去论证。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进而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强化知识的应用,增强数学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课堂,还来自现实生活。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亲切、真实。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身边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充满兴趣。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主阵地,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创设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意识的摇篮。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也决不是短期内能奏效的,教师应该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持之以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创新角度进行揣摩思考,鼓励和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学会钻研问题的方法,做到对问题的触类旁通,由此及彼,进而能“舍其形”而“取其质”,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能够形成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新课标》,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1   新课程《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导,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倡
摘 要:物理配套器材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农村中学的配备却不尽如人意,但如何开展教学呢?笔者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物理;配套器材  中国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8 -01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从事了十多年物理教学工作。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深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摘 要:古诗言简意赅,插上了预习的翅膀,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把诗读“厚”、读 “透”,读出“深情”,读出“高志”,这才是古诗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43-01   一、读诗:变逐一教学为重点强调  小学的古诗是学生们必须要积累的,很多诗,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家长、幼儿园老
摘 要:笔者认为古诗文朗诵的时候,要细心体会、感悟作者的感情,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我即作者”的感觉,自然也就能理解作品的感情了。  关键词:朗诵;促进;古诗文;感情;理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87-2  师:一提到诗歌,人们自然想到“大唐气象”。在盛唐诸多诗人中,李白永远是一座闪耀着钻石般光芒的丰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互动式教学”在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主题探讨法、问题归纳法、情景创设法是其具体的模式,在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成立学习小组,建立师生联系通道,建立评价跟踪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操作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5 -0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兴趣;反馈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5 -01     《牛津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为此,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采取小
摘 要: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历史原因,还处于一个副科的地位,学生平时也不重视这门课程。怎样帮助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上好信息技术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信息技术;复习;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1     2008年,我省颁布了新的高考方案,其中提到:普通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必须达
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方面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学习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开展对外交流成了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
摘 要:新课改带来了全新的课程资源理念,网络资源也在英语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述了网络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网络资源;初中;英语课堂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2 -01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课程资源理念,一切可以转化为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条件都能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资源在初中
摘 要:在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化区别,利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造数学;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7 -01     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强调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