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历史老师的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fa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老师给别人的感觉好像离现实比较遥远,甚至有些人认为历史老师比较古板,比较迂讷,不善言辞。历史本身给人一种比较厚重的感觉,那么历史老师应该如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让学生觉得历史是一件很有“玩味”的学科,能轻松地获得历史知识?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要生动地再现已逝的历史,离不开教师的描述。作为老师和学生沟通媒介的口语是最重要的,如果历史老师的语言能够把历史讲“活”了,能够强烈地感染学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口语的科学性
  要能客观分析历史,首先要掌握丰富的史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不少历史教师的办公桌上只有三种书:教材、教参和教辅资料。上的课干巴巴的,总是在吃老本。我们需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平时多花点时间去了解最新的历史研究动态,可以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甚至仔细阅读大学教授编写的历史书籍,比如说齐世荣编写的三卷本的世界史;阎宗临先生的两部著作:《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论》。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坚持论从史出。只有多方面了解,才能做到真正客观地科学阐述。其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不能简单地认为用哪个词表述无所谓。中国语言在表述上非常讲究,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我们用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推敲,审慎选择。最后,在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比如:“中国历史文化信息网”、“历时在线”、“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中学学科网”等,这些网站提供多方面的教学信息和教学经验,是值得中学教师关注的历史教学网站。
  二、口语的通俗性
  口语和书面语有区别,口语就是能让人一听就懂,书面语就是人可能听不懂,但看了之后就能懂。历史老师不能认为把书面语用嘴巴说出来就是口语,口语要求表达更通俗。史学通俗化是时下一个热门倾向,如《百家讲坛》就在走这个路线,例如《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等等。比如古代史部分有些官职,现在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懂,这就要求我们把它通俗化。怎样才是通俗?就是贴近生活。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易中天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完全可以学习易教授的做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生,我们的任务不是把高中生培养成研究生,所以基本没有必要去抠古文字眼。
  通俗性就是要通俗易懂,运用“大众话语”,注意深入浅出,用大白话诠释大道理。让历史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让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贴近。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生活语言来讲历史。生活的语言通俗易懂,与学生生活的世界紧密相连,如果你用生活的语言讲历史,学生就会认为你是自己的一个邻居,一个亲戚,一个朋友,一个熟人,你对于学生来讲就比较有亲和力。比如说:我在讲必修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方式和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萌芽后,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西方的侵略截断了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正常道路,也就是没有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婴儿在娘胎里就没有发育好。再比如在评价“斯大林模式”时,因为“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轻重比例不协调,所以我把“斯大林模式”比喻成得了小儿麻痹症的人,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肯定跑不快,所以“斯大林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通俗化绝对不是娱乐化,更不是庸俗化,我们不能以充满噱头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历史。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心怀一种神圣感,应该有着对史学的敬畏。
  三、口语的思维性
  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记得史实,而且要学会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富有思维性的口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怎样才能使口语具有思维性?关键是老师要认真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
  1.备教材。要“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难点、重点首先自己要弄懂,对于教材上出现的可以帮助解决疑问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也要关注。把握整节课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2.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首先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来对待,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相关的练习拿出来先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有些题目不会做,看了答案之后才恍然大悟。其次要分析本课内容可能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到什么程度,避免重复讲述。比如在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史时可以根据学生语文课上学习《论语》、《孟子》选段的内容,语文老师肯定对每个字词都做过解释,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重复,只要点拨一下就可以。
  3.备教学方法。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活动,这些活动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给角度,学生会不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到时候只会乱说一气,浪费时间。
  四、口语的情感性
  口语的情感性是指老师上课时绘声绘色地讲课,改变课堂死气沉沉。怎样才能使口语具有情感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老师必须精神饱满,不能把上课当成完成任务熬过去,而是把每一节课堂看成多了一次和学生交流接触的机会,应该从心里感到高兴。所以老师上课不能板着脸,不能面无表情,老师自己首先要动情。
  其次,把握好度,该修饰的地方修饰,不能滥用情感,不能过度煽情,否则只会让学生觉得“肉麻”。口语要抑扬顿挫,该重点强调的地方就提高声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但不能一堂课始终是高声,学生一堂课听下来耳朵嗡嗡响,反而会厌烦。
  最后,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弥补自己口语表达上的缺陷,一些歌曲或者戏曲对历史教学大有裨益。比如在讲抗日战争时,上课前放五分钟《黄河大合唱》,这首歌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这样做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激起学生学习那段历史的欲望。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的黄梅戏,对我们讲经济史很有用。比如我在讲“自然经济的特征”时,就播放了严凤英唱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其中有这样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男耕女织是自然经济的特征。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牛郎织女”这个神话故事来解读。
  五、口语的精炼性
  口语的精炼性是指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老师有时候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解决难点问题,会不由自主地重复几遍讲述。殊不知,这样反而会“画蛇添足”,让学生觉得老师啰唆。当然我并不是反对一切重复,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表达。比如说为了强调一个知识点,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考虑,这样能达到引起学生重视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挖掘整理《黄帝内经》有关灸疗养生的内容,探索中医灸疗养生理论及其理论体系的构建,促进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方法:中医文献整理、逻辑分析、系统归纳等方法。  结果:整
摘 要: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使用较多的零件,本文对齿轮材料的选择、热处理、加工方法、润滑剂、齿轮的安装和工作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解齿轮失效的原因。  关键词: 齿轮失效 影响因素 四个方面    齿轮是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机械传动零件,齿轮传动就是通过一对齿轮轮齿互相啮合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并可以改变运动的形式和速度。齿轮传动使用范围广,传动比恒定,效率较高,使用寿命长,是
摘 要: 应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解决了以往困扰学习和掌握电子技术的诸多客观因素,也有助于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Multisim仿真软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电子电路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研究的能力。然而,在这门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对初中政治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政治教学 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实行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对初中政治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在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政治学习,在思想上认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新课程程标准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
摘 要: 高性能加工中心与高速加工中心的区别在于它除有一个能高速旋转的主轴外,还设计了高精度的直线运动导轨、大功率主轴电机、精密主轴轴承、滚珠丝杠、高效伺服驱动电机和先进的数控系统等。因而使加工中心在高效率下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高性能 加工中心 结构特点    Mazak公司的JoeKraemer工学博士曾提出“高性能加工中心”的新概念。他着重强调了加工中心切削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使之成为有深厚文化素养、知识更加丰富、身心更加健全的现代中国人,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目标。  一、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  1.学习历史人物事迹。借助历史人物道德形象进行道德知识教育,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观念,认识到
摘 要: 民族精神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可以很好地结合,民族精神教育包括文化认同的培养,文化认同包括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作者尝试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讲“中华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其中中华法系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历史课堂教学 民族精神    一、背景介绍  本节课讲述的内容是“中华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有关法律的内容。在课
摘 要: 职业学校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改变学习方式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者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下职业中学英语学习方法变革的理解。  关键词: 新课改 职业中学 英语学习方式    职业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决定了他们在学好英语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潜能,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等职业教育
自2005年江苏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2008年新高考方案出台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这门文科必修课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伴随着苏州教育局“三规定,五严格”的出台,历史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越来越少。这样,如何在课时严重减少的前提下,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为了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难题。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转向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了师生在新课改新高考下一个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