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阿勃丝的“丑”艺术和威金的“恶”艺术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勃丝和威金都以拍摄非正常人群或正常人群的非正常状态为拍摄对象,不大相同的是阿勃丝的镜头专门窥探人的正常面与非正常面的界限,而威金则拍摄的人群是经过人为摆布,装饰而形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对象,他所表现的病态倾向比阿勃丝的肖像还来得极端。
  [关键词]阿勃丝 威金 “丑”艺术 “恶”艺术
  
  一 、人物背景与特性
  戴安
其他文献
摘要 造型艺术类课程在艺术設计教学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其理由为:造型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观察力;造型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型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表现力。  关键词 造型艺术 艺术设计 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各大专院校纷纷设立艺术设计专业。但是,由
[摘要]美国肥皂剧《老友记》(“Friends”)风靡一时,吸引了很多的观众。通过六位主人公的精彩演绎,一个永恒的人类主题一友情、友谊得到了全方面的阐释。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老友记》刮起了人们回归友情的热潮。  [关键词]《老友记》 友情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道出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对朋友来拜访的喜悦之情。
【摘要】美国电影《盗梦空间》自2010年7月在北美上映后,引发观影热潮,其新颖的故事和火爆的场面,让其蝉联北美票房冠军达三周之久。影片借以独特的视野和奇异的想象,为广大观众展示了人类的梦境奇观,揭示出当代人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错位,传达出对于现实世界的严肃思考。  【关键词】《盗梦空间》 现实 梦境 植入  【Dol】10.3969/j.issn.1002-6916.2010.18.019  
摘要 《非诚勿扰》这部影片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冯小刚和葛优的完美组合带来的个性化喜剧效果、片中美丽的景色构成的精致画面、仔细雕琢过的能给观众带来陌生化效果的情节都是它独霸群雄的资本。但是,我们不仅希望被影片台词逗得开怀大笑、在影院的黑暗里忘记所有压力郁闷沉浸于那个“梦”中,更希望走出影院依然发现那是一个能让我们深深感动的好故事、是一部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带来无限审美享受的好作品。  关键词 《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声乐教学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对弱声、音量平稳、作品演唱的准确性等基础方面的训练和要求常被忽视,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应引起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观注。尽快走出高中声乐教学中的“误区”,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演唱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 声乐教学 误区 思考    近年
《火把节之夜》是作曲家廖胜京于1953-年所作。这是一首反映少数民族欢庆《火把节》的钢琴曲。这个节日相传起源于云南大理白族,为纪念被火烧死的国王和美丽的王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晚上,人们高举火把,盛装彩饰涌入坪场歌塘,举行赛马、射箭、斗牛、摔跤等活动。节日持续三天三夜。“火把节”不仅是少数民族合家欢乐、开心聚会的日子:还是青年谈情说爱的时刻。这个节日延续下来,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形成西南
摘要 冯小刚近年来拍摄了一系列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电影,在这些电影中他运用后现代主义幽默调侃的游戏叙事风格、从男性视角对爱情婚姻这一重要的人生话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从这些电影中,观众不仅可以领略美好的爱情乌托邦,也能看到现实婚姻的沼泽地,但最终他还是对爱情婚姻这一美好的人类情感进行了真诚呼唤和礼赞,从而使这一系列以爱情婚姻问题为主题的电影具有了内在一致的风格,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作者电影奠定了基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影受市场要求、科技发展、观众变化及电视。网络竞争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注重其“电影性”,也即是视觉表现的效果,这将使电影更加影像化,成为一门近乎完全的影像艺术。其具体表现有:场面的宏大化、画面的精美化、动作的优美化及演员的俊美化。这种影像化的倾向如果处理不好会有削弱电影叙事性与思想内涵的负面影响,但处理得当的话,将会为观众带来制作精良的好看而优秀的影片。  [关
摘要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作家肯·克西的代表作,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为成功的电影之一。比较原著和电影,可以发现两者在情节、象征意象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处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关键词 《飞越疯人院》 电影改编 情节 象征 人物    美国作家肯·克西是20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运动向60年代嬉皮士运动过渡时期的一位反文化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飞越疯
摘要 悲剧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展现了人类生命的一种新的广度和深度,一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涉足的未知领域。它传达了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类天性上的伟大和渺小,费力抗争和无能为力,并将此供人观看、供人理解。它唤醒了人类的潜能,一种潜藏在人类心灵底层的隐秘被暴露出来后的平衡情绪油然而生。悲剧精神所展示的矛盾斗争的美在生命运动、穷途显达的人生遭际,远比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幅度更为宽广和深邃,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动人的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