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开启生态新征程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去年国家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一梯队以来,57个担当先行先试重任的地区便积极投入到这场生态战役中,纷纷启动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优势的战略举措。
  其中,有“三江源头”、“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更是大刀阔斧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启动下调GDP增速、不断加大生态投入等一系列重要措施。
  实践表明,青海去年生态保护建设全面加强:三江源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探索完善易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管护机制;青海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半壁江山,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七成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开始突破性化解;淘汰水泥、铁合金落后产能27万吨,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全省人口最密集的西宁市、海东市的空气优良率均在70%以上。
  生态权重不断加大
  在GDP与生态孰重孰轻的选择题中,青海将目光坚定地投向后者。
  本刊从日前举行的青海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自去年将GDP预期增速从10.5%左右下调至9%以上,实际完成9.2%的基础上,青海今年再次将这一数字下调为8%,以适应新常态,更加积极地推行生态保护第一战略。
  同时,今年以及即将启动的“十三五”规划,青海省将继续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等重大生态工程。三江源地区坚持不考核GDP,同时把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环境损害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加大权重,新考核办法预计今年一季度修订并实施。
  去年投入116亿元生态资金
  据了解,自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后,青海就把支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生态保护机制,去年共投入116亿元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为支持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7.5亿元,支持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等全面启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积极支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湿地保护和修复等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资金24亿元,支持以西宁为重点的东部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整合节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技术改造等予以补助。支持启动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实施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环境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而为进一步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投入资金34.5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 9 3”教育经费保障、异地办学奖补、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草原日常管护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有效落实,并重视补偿政策之间的衔接,不断优化补偿程序和补偿范围,逐步建立起动态的补偿标准调整机制。
  生态领域改革总体思路基本形成
  事实上,青海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后,就开始对全省全面深化改革能形成特色、打造亮点的重点领域进行总体部署、系统谋划、整体设计。
  经过一系列精心谋划和设计,青海目前已基本形成省级生态领域改革的总体思路,并成立了由省长担任组长的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针对具体工作,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起草的《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规划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6个重点领域、19项主要改革举措和30项具体改革任务。
  在全省生态领域改革“设计总图”正式出炉后,青海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今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三个着重点:一是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点,努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加速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三是把握宏观政策与主动作为的结合点,全力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具体落实中,首先要加快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好节能减排降碳工程: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的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完成西宁市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煤改气,西宁、海东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实施清洁水行动,巩固提高湟水河治理成果,开展重点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今年所有县城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等。
  其次,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编制全省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以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为主要模式,支持建设一批生态型重点示范工程。东部地区抓紧谋划实施一批环保产业项目,柴达木地区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耦合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扶持发展生态畜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积极推动可可西里藏羚羊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生态品牌。
  此外,青海还将构筑生态文明制度新体系。健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配套政策和产业准入目录,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等。
  (本刊报道组)
其他文献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随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崛起,当前已经成为了各国资本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在提高资产流动性、盘活存量资金、丰富投资品种,引导资金投放到关系国计民生和重点扶持领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历了2005-2008年的试点阶段,停滞了3年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于2012年5月再度以500亿元额度重启,紧接着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
浐灞从历史中走来  在中国的西部,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城市,她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她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座城市就是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渭泾分明,自不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体制改革、试点示范三个关键支撑,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之后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
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  我国自“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国内的绿色金融正在快速发展。今年的G20将绿色金融列入议题中,并且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从各方面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考虑规划和发展绿色金融。  G20绿色金融研
到2020年建立中欧自贸区,不仅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欧盟经济可持续增长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完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也有重要意义  从现在到2020年的未来5年,对中欧深化合作意味着什么?概括来讲,就是适应大趋势,建立大市场,形成大格局。  2020:中国经济转型大趋势  未来5年,中国经济转型有三大趋势:  1、服务型消费全面快速增长的大趋势。  (1)服务型消费将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大头。当前,
“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上叶国际化、跨世纪的战略,是中国在WTO国际秩序颠覆,被TPP、TTIP、TiSA更替之下,占全球贸易额超过80%以上境况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人民币进SDR后迈向国际化的、第一个发展周期的路向,更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上叶的经济引擎。  人民币与“一带一路”,就像中国不可或缺的两条腿,中国就是要用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来走向未来世界。一个是货币走向全球市场,一个是实业构建全
著作节选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药方”  全球危机下的全球治理成果已经证明,G20是各国在面对共同问题时分享智慧、达成方案的有效机制。当G20从危机应对机制转型成为全球治理平台,就需要解决如何进行全球治理合作的常态化机制问题。面对当今的世界经济形势,全球治理要做的是两件事:第一,找准“病灶”,精准“把脉”,看看世界经济到底问题出在哪里;第二,对症下药,为促进全球治理开出“药方”。  2008年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民生问题得到持续改善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从本省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大力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着力构建“龙江丝路带”,扎实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全面开创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又好
在环境保护方面,  每个人都是行动者,  都是变革者。  每个人的行为即便不是  壮举,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汇聚起来确实是一种  正无穷的力量。  “不以事小而不为,  不以事小而乱为。”  张世秋一直在恪守  这样一种基本伦理。  一周伊始,在花香与树影间,记者匆匆赶往北京大学,见到了一身湛蓝着装的张世秋教授。典雅、大方的装扮,沉稳的声线以及睿智的明眸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办公桌上以及书架
受欧债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共同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调整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率自2002年以来首次“破8”。宏观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受欧债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共同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调整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率自2002年以来首次“破8”。宏观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经济增长再下台阶,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  2012年前三个季度,我国GDP总量为35348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