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学生语言积累策略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hos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离不开他们长期的语言积累训练。
  如何指导小学中段学生切实有效地进行语言积累,我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在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之前,我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语言积累的兴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在课余时,给他们讲和语言积累有关的故事;给学生展示我多年来的语言积累本;给学生展示其他高年级同学的语言积累本;给学生统一准备了漂亮的笔记本……为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我在班级开展了图书跳蚤市场、共读图书活动等,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语言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
  二、借助教材,学习积累
  有些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初期不知道积累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感受文本,学习怎么选择语言积累的材料。
  词语类:成语,AABB、ABAC、ABB等形式的词语,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文中新学的词语……
  句子类: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描写细致生动的句子……
  片段类:细节描写、感悟深刻、充分运用修辞手法、需要模仿写法的片段……
  其他类: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
  在引领学生感受哪些内容适合积累的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书写要求、格式要求,让他们端正态度,养成有一个好的积累习惯。
  三、保证时间,课外延伸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校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相对要高一些。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厌倦感,又能有效地完成语言积累任务,我尽可能安排学生在学校里进行语言积累,一则学生在积累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寻求帮助,二则学生的书写可以得到保证,三则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当学生在课内习得语言积累方法后,再鼓励学生由课内积累转向课外积累,如读的课外书,看的电视、电影、网络信息,户外的文字信息等等。
  四、运用巩固,及时表扬
  语言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如果能运用课内外积累的词语、句子、思想观点等,我会给予高度的评价。在书面练习中,只要学生能积极运用课内外积累的知识,我也会毫不吝啬地进行各种表扬。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在同学的羡慕中,不仅语言积累的积极性高了,知识上丰富了,语文学习能力也增强了。
  除了在课堂、作业中鼓励运用积累的语言,我也鼓励学生尝试把课内外积累的知识进行综合、整理、归类等,做成手抄报。每一期,我都会选择一些优秀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拍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让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五、定期展示,保持兴趣
  学生语言积累需要长期进行,学生久而久之容易懈怠。这就需要持续开展一些活动,才能有效地保护他们语言积累的积极性。
  1.日展示——口头汇报,树立榜样
  我每天按照学号的顺序安排三位同学在晨读、语文课、午休前等时间进行课外积累的口头展示。每一轮三位同学中,能做到声音洪亮,内容清楚等表现最佳者,担任下一轮的评委,对下一轮的三位展示的同学做点评。我把学生的展示评比结果登记在册,作为期末综合评价的一个依据。
  2.周展示——及时监督,及时反馈
  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对于语言积累的量比较充足,书写比较认真,语言积累有进步的同学给予特别表扬,获特别表扬的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优先借课外书。每周根据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进行打五星评价,用五星换取综合积分,再用积分换取奖品。
  3.月展示——分层小结,激发兴趣
  每个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积累活动小结,主要从学生的积累习惯、积累数量,书写,口头、书面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把当月优秀手抄报、积累本、竞赛作业等进行展示,拍照发家长群。
  4.期展示——观摩学习,表彰优秀
  一学期结束了,利用一个中午的时间,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积累本放到桌子上,全班进行一个展示,大家通过相互的观摩,对比,交流,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对他们以后的积累,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通过我们师生的实践证明,只要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有效开展相应的交流、展示活动,班级很多同学在语言积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時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有所提升。
  (作者单位:成都市华兴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提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而纵观目前的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误区,使课堂生成倍受冷落。  一、教师与教材的对话蜻蜓点水。萨特说:“学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的阅读,文本是一种引导,教师是另一种引导。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
各位宗亲、各位嘉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滇黔川渝三省一市汪氏家族理事会扩大会议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毕节山城拉开了帷幕,这标致着我们三省一市汪氏族人在贯彻武汉全国联谱会议、黄山汪王文化研究会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步,凝聚共识、精诚团结、勇往直前的一步。是顺应时势、共同打造《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准航母的一步。它将在滇黔川渝乃至全国汪氏家族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在此
《核心素养背景下幸福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全体课题组成员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成长与进步。现就课题研究实践与收获、成果与反思作一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结合学校“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办学目标,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发挥优势的原则,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努力
【摘要】情景学习理论早已名声鹊起,国外众多教育学专家对此研究已然相当深入,而国内相关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基于莱夫和温格的相关思想,再次简要推介情景学习理论及其新进展,希望能够助推学习理论的丰富和实践探索的指导。  【关键词】情景学习;理论诠释;个案说明;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0-0004-05  【收稿日期】2014-07
三维一体课改模式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管理、问题自主研究三个维度共同构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具有相互协调功能的课改支持系统,确保了学校课改工作顺利推进。历经7年的系统研究,在全国许多薄弱学校进行了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实践证明该模式可以大幅度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研究背景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调整
【摘要】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已有研究作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该领域发文总体情况、作者情况、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进行分析。发现该领域以“双师型”教师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为研究热点,以“双师型”教师内涵、“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双师型”教师政策制度为研究前沿。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计量分析;热点;前沿  【中图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 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 往往就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而对于“闭门修学”、对社会知之甚少的高中生来说, 对这一切不仅有着很多的迷惘, 而且有很多的无奈, 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和自己的特长都一无所知, 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 目前關于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成果甚少, 除了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中学有所探索外, 大多数地区还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我们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一次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与参与,而教师精心设计的这节课堂是否有效,恰恰体现在学生是否有认真专注倾听的好习惯、是否有充沛的学习动力、是否有坚强的学习毅力和聪慧全面的学习能力,即高效学习力的体现。只有首先学会倾听的孩子,才会学会怎样去思考,学会了思考才懂得怎样去表达。如何在有效的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
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小学将德育与少年军校特色项目融合,结合国防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全面实施“立足国防教育,培养公民素质”体验式国防教育。作为湖南省长沙市唯一的少年武警学校,我们在全国少年军校总校引导之下,运用“教育管理项目化、校本课程课题化和特色活动常规化”模式,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了少年军校“锤炼品格、砥砺意志、收获成长”的特色。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少年武警学校立足国防,
【摘要】综合选取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类型、技能素质、职业发展定位、进城动机、城际关系八组个体特征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法分析其对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影响,八组变量均有显著影响,而进城动机、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发展定位对职业规划水平影响效果更大。政府应重视并建立有效的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以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发展;职业规划;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