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及各种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知识,同时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数学活动;课外知识;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9068(2018)14-0076-02
  汉语词典中对“兴趣”一词的解释是:“喜好的情绪。”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使人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高效地从事各种活动。
  理论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两种。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常常是同时存在的,或以直接学习兴趣为主,或以间接学习兴趣为主,或两者难分主次。
  数学知识在内容和逻辑上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而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因此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都属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而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而且喜欢听故事。教师只要把学生的好奇心放在第一位,顺应童心和童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创设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镜,用激励的语言加以引导,就能激发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三只小猪”的童话故事。如果有学生知道这个故事的,也可以请学生讲故事,由教师旁白补充,然后告诉学生在这个故事里还藏着数学知识呢,由此引入课题。又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几”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森林里的动物医院开张了,看病的人还真不少呢!小鸡也跟着妈妈来看病。由于看病的人太多了,啄木鸟医生想出来一个好主意,每人发一张排队卡片。小鸡也拿到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5”,小鸡问妈妈“5”是什么意思,鸡妈妈摇摇头说不知道。同学们,你们谁来帮帮小鸡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二、创设各种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使得理解更为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针对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而大多数低年级小学生都活泼好动、爱做游戏的特点,教师可创设各种数学游戏活动,让他们从学习的旁观者变为直接参与者。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创设“公共汽车(利用教室里的讲台)上下乘客(由学生扮演)”的游戏,请学生算一算车上还有几人;教学“分类”时,可以充分利用本班学生的发型(马尾辫、短发、双辫)、服装颜色(红色、黑色等)、款式(大衣、夹克衫、连衣裙、长裤等)、是否戴眼镜等特点,让某方面特点鲜明的学生站成一排,让学生来分一分并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创设拨钟比赛的游戏,由教师规定比赛时间,学生两两一组,一人随意说时刻,另一人按要求在钟面上拨出这个时刻,比一比哪组拨对的次数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游戏规则的讲解和课堂纪律的组织工作,在活动结束后一定要有相应的提问和小结,以确保学生能从这些活动中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应不断开动脑筋,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去设计各种简洁易行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本身散发的魅力,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力生活的存在这一事物本身,取决于教师知识、思想、兴趣和博学的程度。”喜爱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模仿的对象常常是自己的老师。教师知识渊博,言行得体有修养,兴趣爱好广泛等都能对学生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教师要抛弃数学课只讲数学知识的“单科”思想,树立多学科之间相互融会贯通的意识。如教学“10的认识”时,可以给学生讲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教学“0的认识”时,可以拓展0的其他意义:0可以参与运算;0可以起占位作用;直尺上的“0”刻度表示起点;0℃表示温度的一个界限;0时是指0点这一特定的时刻;发射火箭时,倒计时中的“0”表示发射的口令;生活中,“零头”表示一小部分,如“零钱”“零头布”;等等。教学“加法和减法的认识”时,可以补充“数学符号的来历”。教学“时钟的认识”时,可以讲“中国古代计时法”或“名人小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以及在做事之前先计划,怎样花较少的时间做同样多的事情等生活小常识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会生活。还有“成语中的数字”等课外知识的补充,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帮助学生感受了“文理相通”的道理。这些丰富的课外知识的补充,不但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他们的直接学习兴趣。
  四、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间接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当一个人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会随之产生。例如,为了班集体的荣誉,为了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表扬、同学的喜爱,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竞赛中获胜,等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要讲究艺术性,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今天大胆举手发言就是一个大大的进步”“你用凑十法想得数,真简便”。这些简短的评语有激励、鼓舞的作用,也有唤醒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如表扬信、小红花、奖励本等。这些小奖励会让低年级学生倍感兴奋和光荣。教师的平等尊重、耐心宽容和幽默机智都是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也是激发学生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运用多种策略,努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以真情教书,以真心育人,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当前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
期刊
随着世界旅游者的脚步频繁地迈向贵州,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里.神秘面纱后的贵州,是否有如传说中那般魅力四射的风光风情,是否真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旅游圣地?近日,本刊对此进行
期刊
位于贵州南大门独山县城南25公里处的狮山希望小学是我国第一批10所希望小学之一,如今成为全国模范希望小学,我省实施希望工程的窗口.莫先燕就是这个模范和窗口的一面旗帜.具
期刊
[摘 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研读教材,着眼学生的学习需求,立足新知生长处、学习困惑处、教学难点处和解题易错处,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数学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63-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摘 要]数学教学中,通过以退促进、以体验促理解、以对话促转化、以变式促巩固等策略,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缄默知识,实现核心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 缄默知识 核心知识 教学策略 体验 理解 转化 巩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35  数学核心知识,是指在数学课程和教材中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处于不可或缺的
经验:立足实际开拓创新首轮"建强"工作,是各建强县(市、区)和省、地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落实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思路的成功探索实践,并且初步形成了
期刊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下一些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或调研、考核时,总要事先下个通知或者打个招呼.其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叫下面搞好接待工作;二是提醒下面把要检查或在调研、考核
期刊
三十八户人家,几十幢木楼,宛如一只在天空中展翅的山鹰投下的影子,灰潆潆地镶嵌在雷公山的深处.这就是地处海拔1385米之上、方园30里内没有人烟的小康村--脚尧.
期刊
下行协调在进行下行协调的时候,领导者要首先了解你的下属,这是协调的前提和基础.权变领导理论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才能,也不完全取决于某种固定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