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king_man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的生活中,估算更是无处不在。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部分教师不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因为在考试中往往需要一个准确的结果,而不是估算的结果,你的估算能力再强,也需要通过计算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不重视估算,只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就行。因此,培养估算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估算的机会与情景,让学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学习估算。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估算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估算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呢?教师应当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也在积极地进行估算教学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惑;学生的估算意识普遍薄弱,学生认为估算在课堂中可能会用到,但是在考试中往往不需要。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以及用途,从而慢慢地建立估算意识。
   一、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激发估算兴趣
   想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首先教师应当重视估算,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感受估算的魅力以及价值,不仅如此,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作为教学目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及给予学生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估算的价值,同时可以丰富学生估算的经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估算,在国庆假期,学校组织三年级学生去旅游,三年级一共有三个班,那么这次旅游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呢?这就需要学生进行估算。“一个班有30个人,有3个班就是90个人。”一位学生说。“一个人需要准备两瓶水和4个面包,那么一个人就是8块左右,一共有90个人加上6个老师是96个人,8×96=768元。”另一位学生说。“那么多人出去还得租车一辆大巴是80到90元左右,至少要三辆也就是240到270,一共加起来大概就是1000块左右。”第三位学生说。由此可见,学生在刚开始面对这些问题时,可能会比较陌生,还不会使用估算,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由此激发学生估算的欲望。虽然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的估算不会十分准确,甚至严重偏离实际。其实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出现这些偏差很正常,这只是在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这为培养估算意识埋下伏笔,把学生引入估算的大门,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计算以及判断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估算的意识。
   二、创设估算情境,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教材中的资源以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展开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把估算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估算无处不在,可以提高他们使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教室,让学生估算大概会用多少块地板砖,贴满地板和天花板还有墙壁,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用什么方法估算,有些学生可能会用尺子大概测量,然后看看墙壁大概是多少个尺子的长度,还有些学生会用手指比划。教师可以等待学生都计算结束后,带学生去参观铺设新教学楼的地板砖,让学生通过自己估算的结果,判断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可以把地板和天花板和墙壁贴满,通过这样的估算,可以帮助学生强化估算意识。
   创设情境应当回到现实,丰富估算教学的实践活动,加强估算与现实的联系,增强学生的估算应用意识。只有教师有计划、有方法地创设生活情境,开展与估算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运用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由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估算办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解题步骤“审题、解题与验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估算的速度以及估算的准确性,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估算法大概有三种。第一是近似估算法。近似估计法是把一个数估计成整数,这样能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或数字,帮助人们确定范围。第二是规律估算法。规律估算法是运用数学里的各种性质以及定理进行估算,例如,任何数除以比1小的数肯定比本身大,0除外。第三是据零求整法。据零求整法是通过同一个范围去确定个数,比如一個杯子可以装满100颗软糖,那么装满一个杯子的软糖大概就有100颗。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估算意识。
   教师把这些科学的估算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估算速度以及估算的准确性,不仅如此,学生在熟练掌握以后不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中都会积极地运用估算,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慢慢培养出估算的意识。
   在估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估算,还要把估算的思想融入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而言,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以及估算能力,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估算的意识。估算教学也是课堂实践的一部分,希望教师能够继续积极地探索与探究,摸索出更好的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估算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李长林.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3]刘影.小学3-6年级估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4]杨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设计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崭新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事半功倍。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综合素养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联系教学实际
摘 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着显著的效果。计算教学能够让小学生增强自身的数学思维,对于掌握计算技巧等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依托课本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效率和正确率的目的。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阶段;低年级;数学计算
摘 要:以低年级计算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开放练习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引导学生多样计算,提升计算能力做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的主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计算教学,还要从低年级入手,采取适宜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
良好的审题能力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正确率,小学是培养各种习惯和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尤为重要.结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参差不齐的原因,通过举例的方法
摘 要: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依然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小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话题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究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以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语言表达能力;策略   新课标指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背景和目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下称A.baumannii)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及定植于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属于条件机会致病菌。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容易造成危重患者的感染。它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在非发酵菌中感染仅次于假单胞菌。它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性脑膜炎、菌血症、手术部
摘 要:在核心素养下,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以及自主能力的发展是当前课程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视角出发,就如何构建有效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重点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其中核心的能力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即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不
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尤其在小学高段.高段时期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思维方式,与低段的同学相比,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