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联想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描是中职艺术类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艺术造型的基础。素描入门训练是枯燥的,尤其是刚开始的线条训练。教师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也只能要求学生不停地拉直线,直到学生能流畅地画出漂亮的直线为止。这是个枯燥的训练过程,目标也明确,就是通过量的积累练好直线。既然线条训练是学习素描的开始,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枯燥的训练中加点小灵感呢?我主张科学地设置素描入门阶段的训练,在重复性训练中加入线的联想这一提示性训练。
  一、什么是线的联想“素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单纯用线条描绘、不加彩色地画。”可见,我们可以用线条这种独特的语言来解释、感受和表现可视的客观世界以及理想的主观世界。素描入门阶段的线的联想这一提示性训练,是一个言语问题,也是一段动手练习。这个形状能想到什么?最简单的就是三角板。在素描入门阶段引入线的联想就是一种提示性训练,目的在于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创造潜能,有效解决一节课中的部分关键知识问题,充分体现“教”与“学”。
  二、素描入门训练之线的联想“训练”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训练本身就是学习。我们设置线的联想训练是为学生提供阶段性的训练过程,在进入作业目标之前加入一定的思考与训练,让他们自主进入积极学习的实践状态。以下是素描入门阶段之线的联想课程设置(如表1):
  名称:观察与透视
  (1)参考学时:12学时。
  (2)学习目标:几何体的基本形体分类;线条练习(直线、椭圆、圆);学会基本几何体的透视与正确的观察方法。
  (3)实践任务:了解基本的几何形体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于线条的控制能力;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在以上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科学设置线的联想训练,这个训练一般运用于新旧知识的交替或转换,如学习目标中线条练习这一环节,在学生大致能控制住线条时,就把直线练习拓展到实物(写生)练习中(如表2)。
  综上所述,线的联想这一提示性训练不是利用内容直接传达知识,而是将内容体现在过程中,间接传达知识。在重复性的素描入门训练中引入线的联想,不仅能让枯燥的训练过程变得生动,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其创造潜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个点可以拉出一条线,两条线相交又能形成一个点,三条线就能形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的三条线上再多画些线条,把线画粗了不就成了一个有立体感的三角形吗?
  参考学时12学时学习目标了解几何体的基本形体分类
  进行线条练习(直线、椭圆、圆)
  了解透视与正确的观察方法实践任务了解基本几何形体
  培养学生对于线条的控制能力
  了解、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相关
  实践知识空手拉出任何方向的直线相关
  理论知识立方体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圆形的透视拓展知识透视在现实生活中的出现
  项目名称线条练习(实物练习)预期目标知识1形体透视的基本规律
  2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力1培养学生理解与掌握形体透视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的目测能力
  3空手拉直线的能力情感1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造型艺术的兴趣
  2感悟线条、形体、色彩之美
  3强化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学习任务课前:两点之间拉直线的练习
  课中:利用三角板、直尺之类常见的物体,进行写生训练,强调线的实际运用
  课后:临摹三棱锥注意事项前3节课——实物练习实际上就是在做线条训练,让枯燥的两点之间拉直线变得生动些
  后3节课——在做线条练习的同时,强调整体观察,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平面练习慢慢转变成立体,由此进入三棱锥的刻画学习中结果与反思前3节课:线条上的问题比较明显,直线拉不直、线条断开、有弧度,画直线时用力不均匀,针对此问题要加强学生的线条训练
  后3节课:三棱锥的底面透视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学生不大会运用辅助线
其他文献
摘 要:从2016年起,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教材从名称的变化、内容的编排、素材的选取、栏目的设置、版面的创新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编者们“工于精,具匠心”的工匠精神。他们立足于情境创设的精致真实、问题设计的精巧思辨、栏目设置的精美新颖,力图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心、对实践素养提升的探究之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创设;栏目设置;问题设计  2014
摘 要: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专业分析能力。文章针对地方性财经院校财政学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课堂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形式。  关键词:财政学;综合能力;教学方法    课题项目:本文为2009年湖南商学院教研教改课题“专业能力导向——我校财政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温桂荣(1970—),女,陕西户县人
作者简介:马 宏(1961—),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口语、幼儿文学。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 221004)  摘 要: 口语修辞包含语音修饰、辞格运用、态势语运用三方面,幼儿教师口语中注重语音调适、辞格运用、情态渲染,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提升口语魅力。  关键词: 幼儿教师口语;口语修辞;口语魅力  口语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最基本、最重要
摘要: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写教学日记也是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教学日记主要是记录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功体验和不足之处,对于教师的成长以及完善下一次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人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教师为何写英语教学日记以及它的优势在哪里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教学日记;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学校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革培养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从《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中,本人以为,历史教学需科学设计、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一种内在的精神解放状态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发展的双向建构。   一、科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  (1)注重可接受性。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得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把握学习目标,进入学习状态。如本节课的
摘 要:单元备课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以单元目标为导向,对一个单元进行整体构思设计的过程。主题单元备课可以从“形”“神”“法”三个维度进行,即从整体架构,到分块学习,再到方法渗透。这样的备课方式,可以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升课堂活力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三维”备课  主题单元备课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这在传统教学要求中也是有的。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学校提倡教研组或者备
摘 要:音乐综合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合理地进行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然而,当观看完一幕幕热闹非凡的公开课后,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是音乐课吗?这是不是偏离了新课程的轨道?那么,我们应如何找回迷失的音乐课,在我们的音乐课中做到以音乐为本呢? \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学科综合;留住音乐;音乐为本  新《音乐课程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要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关键词:真话;个性;感受;观察;真情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新《
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新《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达的:“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小语教改逐步深化的标志。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兴趣入手,激发兴趣,进行规范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他们能和谐进行人际交往。那么,怎样把小学生口语交际落到实处呢?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经验,
摘要:竞走运动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器材和季节等限制,是最安全温和的有氧运动。对于青少年来说开展竞走运动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中小学生大都喜欢竞走运动,竞走动作掌握较快,自觉学练积极性高,因而完全适合在中小学内全面开展。  关键词:学生;竞走;普及    随着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提出,这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4月我国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