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意蕴──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会学习和研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意蕴──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会学习和研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李崇富年初,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召开了在京的常务理事会议。与会同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届谈自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体会。认为这一当代中国...
其他文献
科学成为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刘福森,李英很多论者把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看成是超历史的,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成为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大机器生产。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明确指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科学之所以在大机器生产后才成为生产力,这是依据于从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转变中的物质技术方面所发生的两大根本变化:(一)大机器生产实现了人的活动功能向外部自然力的转移。在手工业
紧扣时代主题实现多维综合──谈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宗旨景天魁〔编者按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社会发展研究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研究课题。为)顺应这一新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C已于1993年7月正式成立。下面发表的是该研究中。G主任景天魁的文章,他言简意赅地$1述了该中。C的研究宗旨.4后会有所启迪的。近年来,本刊与有关单位曾多次联合召开社会发展问题的研讨会,不断反映对此问题的研究动向和成果。应该说,学者们的研究是有成绩的。但是.我们认为.社会发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
简讯A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管理哲学研究所和北京朝阳区委党校、鞍山矿渣开发公司、苏州企业管理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市场经济与管理哲学”研讨会,于1993年11月在京召开。40多名代表与会。会议围绕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最佳结合度的问题;建立市场经济与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防止和克服社会消极现象的滋生和漫延和漫延关系问题;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加强法制建设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积极引进西方现代管理与发扬中国管理的优良传统、建立中国现代管理科学体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何显明,雍涛从文化的视野,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融汇的广阔背景中去透视毛泽东哲学的思想特质、文化渊薮,以及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这是80年代中期以来毛泽东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趋向。这是一个重大的视角转移,它给毛泽东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是,严格地讲,这种研究还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宏观上讲,在有关毛泽东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中,往往局限于从成语典故、文化经典以及哲学范畴的实例类比来说明毛泽东哲学对传统文化
应重视人的素质学的创建袁凯所谓人的素质,就是指人在生活、工作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换言之,也就是指人在质的方面的生物性要素、社会性精神要亲及一切社会化物顷要条不可分割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总和。人的素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大系统.它的宏观还础包括作用各不相同又相互依存、们互联系的三大子系统,即:自然素质系统、心理素质系统和社会素质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分为若干要素。人的素质问题是当代社会中的中心问题之一。研究人的素质、关心人的素质的发展、完善和提高.这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人的素质领域有其特
真理、逼真性和实在论张志林在语义学层面,有两个论题对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具有典型意义,RI.科学理论的命题具有真值。RZ.科学理论的术语具有指称。据此,我把科学哲学中侧重于研究RI的实在论称为真值实在论,把侧重于研究RZ的实在论称为指称实在论。由于许多实在论者强调RZ是RI的必要条件,或RI是RZ的证据,所以研究科学理论的真理性是两类实在论共同的基本任务之一。鉴于断定科学理论真理性的严重困难.实在论者往往以对逼真性的探讨作为补救之策,波普尔主张真值实在论,但当他主张真理和实在可相互定义时,他确实在逻辑上犯了
技术是怎样进化的贾杲纵观对技术进化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馍式;(2)技术创新扩散进化模式;(3)技术进化的内推外拉模式;(4)技术框架与技术包容的进化模式;(5)技术进化发展的阶段论;(6)技术域与技术理解进化模式。技术域是指在统一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背景下所形成的技术体系,以及由这些技术体系所组成的技术发展及研究领域。技术域与技术理解的进化模式指出,技术的进化无非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域内进化,沿着技术域的雏形态一定形态一成熟分叉态这种相状态路线;另一个是域外(间)进化,即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赵景来近年来,发展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哲学界也从哲学高度,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出发,开展了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的研究。一、建构中国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现代化本质上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的历史进程,它需要一种总体性的发展理论,只有以哲学统摄经济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具体学科的成果,才可能提供这种总体性的现代化理论。关于这种理论的内涵及其建构方法,有以下不同观点。有的论者提出,要建构中国的宏观现代化理论或发展理论,必须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
海峡两岸学者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概述董谊思"海峡两岸学者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1993年7月7日至12日在长春市召开。这个会是由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与本刊编辑部等9个单位共同发起的。来自台湾的15位学者与来自大陆各省市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5篇。现将会议及论文中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概述。一、关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分析有的台湾学者认为,50年代至今40多年中,台湾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951~1960年为依赖成长期。在这一时期内,台湾经过
理论工作要向着更加实际和更加活跃的方向发展郑必坚(一)应当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要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为中心,把理论研究同实际经验的总结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总结自己的经验,也要总结别人的经验,要总结新鲜的经验,也要总结历史的经验。这就是毛泽东在40年代强调的"古今中外法"。今天,我们应当更加自觉更加有系统地运用这个方法,来研究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二)应当加强对策问题的研究。很需要多方面、多层次、有系统地大大发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要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