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9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校切实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了当务之急。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与竞争,一代又一代新人的素质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关系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教育必须大力迈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 学生能力 教师主导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已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校切实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了当务之急。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我认为“素质教育”能否实施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是否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奠基石,数学概念是数学的脊髓,所以数学概念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迁移过程,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及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努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训练模式,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问题谈以下粗浅认识。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发挥他的能力
  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态度和个别特点,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只有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因材施教,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造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展示自身的特长。
  二、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自我创新意识
  学生主动学习不仅表现在引进新知识、讨论新知识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而且在巩固新知识阶段应主动参与,也就是从知识的发生发展到巩固应用整个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巩固阶段可让他们自己出题、改题,也可以按小组集体改题、出题。通过组与组之间相互考查、评议,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是如何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优生的思维代替全体学生的思维,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如我在课前练习口算时,总是每人一道题,然后比一比哪个组的正确率高,谁的口算能力最强。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先预习、自学,自己练习,然后让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对答案,同桌交叉改作业、反馈,最后根据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辅导与小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是摆在“素质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主导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有紧密联系。如培养学生自觉、积极、自主地观察和认识周围数学问题,就不能是课堂上老师独唱角戏,学生像木偶一样任老师摆布。学生得不到启发,更不用说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数学方法,必须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为学生提供思维模式。如学习应用题,首先要教会学生分析题意,综合题中的条件,看解决什么问题,找出相对应的数量关系,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这道问题,还可以教会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让学生实地测量桌子、文具盒、教室的长、宽,求出面积和周长等,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形成自觉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内驱动力。
  总之,素质能力培养与训练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校切实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了当务之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学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热爱祖国、诚实勤奋、敬业乐学、富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特长的人才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彭玉忠.略论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其提高[J].教学与管理,2003(16).
  [2]姚琴.从学生心理出发进行换位思考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09).
  [3]李国华,伍小青.学校实施“和谐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切入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7(02).
  [4]武国琼,窦盼英.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2).
  [5]方艳溪.数学素质是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基础[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6]程军.加强“问题解决”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J].数学教学通讯,2006(11).
  [7]戴明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J].石油教育,2005(0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肿瘤患者使用PDCA护理对PICC置管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20年5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肿瘤患者76例,对这些患者
“三立”育人模式,是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为深入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融合古今中外“立”文化内涵,构建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指根据学习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与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启发式教学 教学效果  是否数学课堂上只要老师多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则是“灌输式”教学?我认为这是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国铁路的运输密度和交通密度骤然加大,传统的繁忙干线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铁路运输的需求,我国当下国情
摘 要: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合理的提问会大幅度降低课堂效率,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恰当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思维。作者通过对数学课堂提问现象的长期深入观察,结合课堂提问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大胆提出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认知规律 开放式提问  美国教育专家卡尔汉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许多中学已逐步进入新型教学理念引导时代,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简要阐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农村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包括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及促进趣味性教学等措施,以提高农村地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目的:分析行护理干预对于肝癌患者介入导管室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研对象选取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5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25例.控制组应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品质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能力  一、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的主要能力之一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而数学思维的本质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而初中数
摘 要: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知识内容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教学工作的重难点。本文主要对人教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方法加以分析,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知识内容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则对于解答相关数学问题提供了更为简单、便捷的方法。据此,笔者对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
摘 要: 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中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计算能力 培养能力 实践与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运算能力作为一个新的核心概念。运算指根据一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由一些已知量通过计算得出确定结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