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与教学实践,分析了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作用、特点以及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的整合实践策略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76-01
  初中计算机教学目的是激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教授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但是现阶段,初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着课时被挤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创新,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适应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新形势。
  一、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
  (一)作用
  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属于计算机教育的前期教学内容,虽然在小学阶段,学校已经开设了计算机教学课程,但是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操作的掌握情况方面,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层次相对较浅,无法在基础教学知识上进行进一步的能力培养。而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教学内容从计算机基础操作逐渐过渡到计算机场景应用中,学习深度增加,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帮助也更大。
  (二)特點
  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和其他阶段的计算机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计算机课程作为非考试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课时较少,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实际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进一步优化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学和其他知识学科的教育不同,学科的知识性不强,教材不涉及到计算机相关深层理论,更加倾向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初中计算机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上机实践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初中计算机教学现状
  (1)教学功能定位不明确
  现阶段,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出现了教学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认为计算机不是考试学科,导致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投入严重不足、课时被挤占、实践教学课程被压缩、学校机房建设缓慢、设备老旧,不利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定位的偏差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导致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不闻不问,计算机课程成为同学们打游戏、看视频的休闲时间,违背了计算机教学的初衷。
  (2)教学水平有限
  由于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不重视,在教学软硬件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学校无法吸纳优秀的计算机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高,难以满足新时期初中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沿用了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气氛死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计算机实践活动课管理松散,影响了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
  二、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实践
  (一)兴趣教学
  兴趣是学习最长效的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计算机教学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导入课堂。例如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建立网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导入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刚开始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精心制作的酷炫的网站,网站上可以放一些教师自己的照片、视频、音乐和文字,让学生被网站精致美观的视觉效果所吸引,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同学们,想不想拥有自己的网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初中计算机教学属于非考试科目。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已经非常的大,作业繁重,十分辛苦,导致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把计算机课程当成了睡觉课和活动课。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知识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例如在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初始Photoshop》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自拍,然后再给学生布置任务,把自手机的自拍,应用于ps修改成各种想要的艺术效果。学生在应用ps修改自己的照片过程中,就会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技术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帮助,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丰富实践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实践课上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例如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Flash动画初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分工合作,分别负责几个图层的绘制,最后共同完成动画的制作,在合作学习中更加高效的完成知识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结语
  综上,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整合,需要从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学习、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兴趣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梁娜.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朗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模块,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渠道。但是,从朗读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无效教学行为,使得小学生很难对朗读形成兴趣,也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对朗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是非常活跃的,且逻辑性还极强,所以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逻辑能力,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学习进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次,在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中,教育部门还对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重视的是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有认知感和创造力,利用实践教学就更能够有效达到培养的最佳效果。实践教学需要借助一些教学器具来进行辅助,这样才能让年龄偏小的儿童对实践过程产生浓厚的探究模式,开发智力并且提高学习兴趣。益智器具在实践教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既有开发智力的一面,又有趣味的一面,深得小学生的喜爱,充分将益智器具利用到数
摘 要 灌输式与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形成能力,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改变教师的思想,重塑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设疑激趣;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72-01  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跟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
摘 要 习惯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是通过长时期慢慢养成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决定人良好素质的形成。叶圣陶先生认为,什么是教育?简单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中,我们应重视这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我们培养出良好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决定着一个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关键词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 阅读是语文重要构成,语文教学和阅读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十分的紧密,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过渡期,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向着基于自身认知水平的更深、教师需要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名著阅读;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阅读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尤为重要:阅读在任何英语考试中所占比重都十分大。因此众所周知,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对于高中英语的重要程度。本文在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将对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83-01  英语阅读是学生在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为教育革新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出现为课堂增添了活力,也使得现代教学效率提高,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最主要的表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其具有着一定的独特优势,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为高中同学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促进了数学教学
摘 要 德育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初中的数学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利用多种方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德育;初中数学;教育;人才  中图分类
摘 要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在“种群”单元复习教学中,针对生态学情境设计科学探究的问题,尝试用概念图等训练科学思维,在细节处体现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发展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种群;单元整体设计;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Q145,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63-01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