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关键词: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新古典主义 《大宫女》 土耳其 美学
《大宫女》这幅油画创作于1814年,它的作者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使观赏者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一 安格尔《大宫女》的创作艺术背景
19世纪初期,法国上流阶层贵族,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皇宫内部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在这种东方情调逐渐盛行的时代,一部分的法国画家根据当时审美趋向的转变,创作了一系列的油画艺术作品,其中《大宫女》就是安格尔创作的土耳其内宫题材的优化作品之一。虽然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其在油画艺术美学上面的造诣,却远远胜于同时代的其他同题材的作品。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之中,宫女的体型是如同平面几何一般,并没有充分和现实当中的女性身材比例进行衔接,这一点和西方油画一向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写实风格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夸张的比例,却能够很快地造成视觉上的关注,而且蓝色的背景与宫女的身体颜色之间的冲突不和谐,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颜色的对撞、人体基本身体结构出现的错位,代表着一种属于安格尔风格的审美。
二 安格尔《大宫女》中奇异的美学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首先是一个明亮颜色和冷暗颜色之间的撞击对比。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强调油画画面之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自然过渡,只有进行恰到好处的过渡,才能够更好地让整个画面进行融合。不过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则不然,整个宫女的背景采用的是冷色调的蓝色,而宫女是裸着身子的,宫女的身体肌肤却是使用明亮的浅黄色,这两种颜色之间,安格尔并没有采用其他的颜色作为过渡。这样一幅《大宫女》的颜色之间就形成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和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差异甚大,但是却能够给观赏这一幅画作的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第二方面的美学特征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类身体结构设置。从整幅《大宫女》看,大宫女这个人物形象身体各个基本结构之间的比例是失调的,仿佛是几何堆砌一般,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其身体躯干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身体结构的比例,因此,安格尔的这一幅《大宫女》违背了古典主义油画创作过程里的追求写实的风格,而呈现出一种追求艺术进一步采取夸张的手法,让《大宫女》当中的大宫女形象,以这种看似畸形的几何式夸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艺术上的张力。
而且安格尔所创作的《大宫女》还蕴含着一种欲望的美学。因为当时的法国军队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展开战争,当时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击败,所以在安格尔所在的时代里,法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创作了许多熟练的奥斯曼土耳其内宫宫女画像,这些目的在于从艺术的角度满足法国人内心的征服欲望。而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目的就在于以一个奇特的宫女的形象隐喻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必然会被法国人所征服,裸体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宫中的宫女形象,欲盖弥彰的欲望,通过安格尔以新式的艺术手法,加以渲染和雕琢。同时裸女并没有完全露出自己全部的隐私处,这一点又体现了一种克制和理性,安格尔在这一幅《大宫女》之中,表现了冷静克制与欲望张狂两个方面的精神内涵,并且在绘画作品之中,给这二者找到了最为合适的均衡点,从而将观赏者的欲望以及视觉都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安置。
三 安格尔在《大宫女》新古典主义的构图美学
安格尔虽然没有完全走出欧洲油画创作实现古典主义的藩篱,但是安格尔显然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审美方式,这种新的艺术审美方式,被后人称之为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美学。安格尔作为新古典主义的绘画艺术家,并没有对传统的欧洲古典主义的美学绘画方式进行完全生硬地照搬,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考,把握出一种全新的构图造型艺术,从而让自己画笔之下的《大宫女》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单纯与伟大。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注意到如何把人物的线条处理得更为干净以及整洁,当时大部分的绘画艺术家在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往往是追求一种典雅的形象,追求色彩更加单纯,而且构图要准确严谨。当时安格尔则在《大宫女》违背了上述的条条框框,创作了《大宫女》这种构图和比例存在明显失衡的作品。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也可以被称之为《葛兰德·欧达丽斯克》。安格尔给这个画作当中的土耳其宫廷的宫娥命名为葛兰德·欧达丽斯克,足以见得安格尔对这一幅《大宫女》的珍视,乃至于给虚幻的人物赋予名字,如同赋予了关怀以及生命。在《大宫女》这一幅画作之中,安格尔让葛兰德·欧达丽斯克侧着身子,躺卧在极为华丽的东方丝绸毛毯之上,在这样华丽高贵的皮草之上,宫女脱去了自己身上的衣服,让这些脱掉的衣物以及各种珠宝,以优雅的形式散布在周围,并且将自己优美且柔和的背部对着观赏者,而她自己则是越过自己的肩膀,向观赏者投射十分冷峻而且超然的视线。从袅袅上升的氤氲以及水烟、香炉等各种样式的小物件,表明了这个场所实际上是后宫的场所,所表达和呈现的女子很明显没有具备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面相风格,而是继承了拉斐尔风格对于女性的肌体构造艺术美学,头发呈现中分的分布,并且有着雪白嫩滑的肌肤,甚至点缀上了意大利风格的头发饰物。 而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这一幅艺术作品,很早就被人认为和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风格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特别是安格尔在《大宫女》这一幅艺术画作中,人物比例的失调,让观赏这一幅画作的人体验到一种和传统的法国古典主义油画创作风格截然不同的构图美学方式。安格尔在《大宫女》中,将宫女葛兰德·欧达丽斯克这样一个宫娥身体各个部分都进行了夸张地放大,特别是这个宫娥的身体躯干、臀部,安格尔都进行了局部的放大。虽然安格尔是进行了局部的放大,但是这样一种放大的方式,并没有将这一幅《大宫女》的整体均衡给破坏,而是在夸张的宫女形体的构造之上,安格尔创造了一种新的构图均衡。安格尔在构图方面的创新,实际上是在打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以新的构图方式作为自己新的艺术话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以及人性的种种思考。
而且安格尔正是抓住了古典主义绘画艺术中的主要特征,在对于《大宫女》这一幅作品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对整个大宫女的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以及夸张,例如,画作之中大宫女背部的脊椎骨,比普通人要多出了三节,这三节脊椎骨的突出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安格尔笔下欧达丽丝克的柔美,这是一种如同水波纹一般的妖娆曲线,让这个女性更显现出一种女子的柔和美态。
而在细节处理方面,安格尔更加关注到了《大宫女》当中欧达丽丝克的头发装饰,如头巾,她的头巾是将丝绸制作的方巾卷成了筒状,然后再将头发给包卷起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并没有办法这样将头巾固定在女子的头部。而点缀在欧达丽丝克头发附近的配饰,和意大利的风格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刺绣的风格,以及带有一定饰穗的饰物,都是非常明显的威尼斯风格。这种异国风情的碰撞,让整个女性的轮廓更显柔美,富有力量。
在欧达丽丝克拿着扇子的右手处,完全没有看到腕骨,这一点也和现实的结构有区别,这种区别让欧达丽丝克表现出一种特别的东方美感,安格尔运用了几根非常粗的金手镯子来作为掩饰,和手背的衔接之中,使整体线条柔和流畅,富有美感。
四 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色彩美学
究竟是采用素描的方式,还是更注重色彩,这一点在安格尔的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大宫女》的创作里,更多注意到了结构上的素描运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格尔在《大宫女》这幅作品当中完全就没有关注色彩,与此相反,安格尔在《大宫女》中的色彩搭配以及应用是非常鲜明以及大胆的。
首先冷色调作为这幅《大宫女》的背景色彩。在大宫女欧达丽丝克的背后是一幅半垂着的帘幕,这个帘幕实际上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一般欧洲古典主义的绘画色彩艺术,主要是注重色彩的过渡和衔接,然而安格尔刻意使用这种冷峻的颜色作为衬底,目的在于表达出一种寂静、理性,这和狂热的女性躯体的暖色调形成了对比,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对比下的艺术张力。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中人物身体采用了粉红色的暖色调,这种暖色调主要是表现出女子身体的娇媚。这种柔和的粉红色,让大宫女的身体呈现出如同大理石一样的光华质感,尤其是其双脚,粉红中又间插着白色,这种粉红透白的颜色,让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更加显现出柔美的女性姿态。而大理石样质感的嫩滑肌肤,加上欧达丽丝克的身体轮廓,极好地与冷色调的背景形成了映衬,从而让观赏者能够更好地关注到这个女子充满欲望的肌体,同时也感受到这个背景的冷峻,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冲突,更是欲望和理智的均衡。
而红色作为另一个重要的颜色,却在对于《大宫女》的色彩美学鉴赏之中,容易被忽略。实际上这种色彩美学是非常独特的,因为安格尔采用了红色作为点缀,让红颜色点缀在大宫女手中的孔雀羽毛扇子的扇柄中。而在欧达丽丝克的脚部,也有一段红色的点缀,那时旁边小桌子的椅脚。这两点都分别对检查在冷峻的背景颜色和柔和的躯干颜色之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炽热似火的美感,让人们看到欲望膨胀的顶端,从而与冷峻以及柔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色彩艺术话语。安格尔并不刻意去处理这三种颜色的冲突,而是将这三种冲突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互相撞击的状态,给观赏者带来很强烈的视觉震撼。
五 结语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虽然经历了两百年的时间,但是这幅作品至今仍然是美术界的杰作。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运用了充满冲突和撞击的颜色比对,以及超乎想象的非写实结构,从而让安格尔的《大宫女》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进一步让这一幅画作所表达的欲望与理智更为突出地展现出来。而安格尔在处理《大宫女》画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对后来新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崛起,提供了重要而宝贵的艺术实践。
参考文献:
[1] 柴刚:《安格尔绘画美学三题》,《艺术教育》,2009年第7期。
[2] 马媛:《浅论安格尔素描造型中的线条语言》,《美术大观》,2010年第9期。
[3] 郑云龙:《对安格尔油画创新的感悟和启示》,《大众文艺》,2010年第19期。
[4] 承杰:《安格尔绘画中的形式主义元素》,《世界美术》,2006年第1期。
(何婷,四川旅游学院讲师)
关键词: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新古典主义 《大宫女》 土耳其 美学
《大宫女》这幅油画创作于1814年,它的作者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使观赏者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一 安格尔《大宫女》的创作艺术背景
19世纪初期,法国上流阶层贵族,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皇宫内部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在这种东方情调逐渐盛行的时代,一部分的法国画家根据当时审美趋向的转变,创作了一系列的油画艺术作品,其中《大宫女》就是安格尔创作的土耳其内宫题材的优化作品之一。虽然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其在油画艺术美学上面的造诣,却远远胜于同时代的其他同题材的作品。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之中,宫女的体型是如同平面几何一般,并没有充分和现实当中的女性身材比例进行衔接,这一点和西方油画一向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写实风格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夸张的比例,却能够很快地造成视觉上的关注,而且蓝色的背景与宫女的身体颜色之间的冲突不和谐,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颜色的对撞、人体基本身体结构出现的错位,代表着一种属于安格尔风格的审美。
二 安格尔《大宫女》中奇异的美学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首先是一个明亮颜色和冷暗颜色之间的撞击对比。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强调油画画面之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自然过渡,只有进行恰到好处的过渡,才能够更好地让整个画面进行融合。不过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则不然,整个宫女的背景采用的是冷色调的蓝色,而宫女是裸着身子的,宫女的身体肌肤却是使用明亮的浅黄色,这两种颜色之间,安格尔并没有采用其他的颜色作为过渡。这样一幅《大宫女》的颜色之间就形成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和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差异甚大,但是却能够给观赏这一幅画作的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第二方面的美学特征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类身体结构设置。从整幅《大宫女》看,大宫女这个人物形象身体各个基本结构之间的比例是失调的,仿佛是几何堆砌一般,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其身体躯干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身体结构的比例,因此,安格尔的这一幅《大宫女》违背了古典主义油画创作过程里的追求写实的风格,而呈现出一种追求艺术进一步采取夸张的手法,让《大宫女》当中的大宫女形象,以这种看似畸形的几何式夸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艺术上的张力。
而且安格尔所创作的《大宫女》还蕴含着一种欲望的美学。因为当时的法国军队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展开战争,当时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击败,所以在安格尔所在的时代里,法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创作了许多熟练的奥斯曼土耳其内宫宫女画像,这些目的在于从艺术的角度满足法国人内心的征服欲望。而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目的就在于以一个奇特的宫女的形象隐喻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必然会被法国人所征服,裸体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宫中的宫女形象,欲盖弥彰的欲望,通过安格尔以新式的艺术手法,加以渲染和雕琢。同时裸女并没有完全露出自己全部的隐私处,这一点又体现了一种克制和理性,安格尔在这一幅《大宫女》之中,表现了冷静克制与欲望张狂两个方面的精神内涵,并且在绘画作品之中,给这二者找到了最为合适的均衡点,从而将观赏者的欲望以及视觉都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安置。
三 安格尔在《大宫女》新古典主义的构图美学
安格尔虽然没有完全走出欧洲油画创作实现古典主义的藩篱,但是安格尔显然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审美方式,这种新的艺术审美方式,被后人称之为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美学。安格尔作为新古典主义的绘画艺术家,并没有对传统的欧洲古典主义的美学绘画方式进行完全生硬地照搬,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考,把握出一种全新的构图造型艺术,从而让自己画笔之下的《大宫女》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单纯与伟大。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注意到如何把人物的线条处理得更为干净以及整洁,当时大部分的绘画艺术家在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往往是追求一种典雅的形象,追求色彩更加单纯,而且构图要准确严谨。当时安格尔则在《大宫女》违背了上述的条条框框,创作了《大宫女》这种构图和比例存在明显失衡的作品。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也可以被称之为《葛兰德·欧达丽斯克》。安格尔给这个画作当中的土耳其宫廷的宫娥命名为葛兰德·欧达丽斯克,足以见得安格尔对这一幅《大宫女》的珍视,乃至于给虚幻的人物赋予名字,如同赋予了关怀以及生命。在《大宫女》这一幅画作之中,安格尔让葛兰德·欧达丽斯克侧着身子,躺卧在极为华丽的东方丝绸毛毯之上,在这样华丽高贵的皮草之上,宫女脱去了自己身上的衣服,让这些脱掉的衣物以及各种珠宝,以优雅的形式散布在周围,并且将自己优美且柔和的背部对着观赏者,而她自己则是越过自己的肩膀,向观赏者投射十分冷峻而且超然的视线。从袅袅上升的氤氲以及水烟、香炉等各种样式的小物件,表明了这个场所实际上是后宫的场所,所表达和呈现的女子很明显没有具备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面相风格,而是继承了拉斐尔风格对于女性的肌体构造艺术美学,头发呈现中分的分布,并且有着雪白嫩滑的肌肤,甚至点缀上了意大利风格的头发饰物。 而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这一幅艺术作品,很早就被人认为和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风格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特别是安格尔在《大宫女》这一幅艺术画作中,人物比例的失调,让观赏这一幅画作的人体验到一种和传统的法国古典主义油画创作风格截然不同的构图美学方式。安格尔在《大宫女》中,将宫女葛兰德·欧达丽斯克这样一个宫娥身体各个部分都进行了夸张地放大,特别是这个宫娥的身体躯干、臀部,安格尔都进行了局部的放大。虽然安格尔是进行了局部的放大,但是这样一种放大的方式,并没有将这一幅《大宫女》的整体均衡给破坏,而是在夸张的宫女形体的构造之上,安格尔创造了一种新的构图均衡。安格尔在构图方面的创新,实际上是在打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以新的构图方式作为自己新的艺术话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以及人性的种种思考。
而且安格尔正是抓住了古典主义绘画艺术中的主要特征,在对于《大宫女》这一幅作品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对整个大宫女的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以及夸张,例如,画作之中大宫女背部的脊椎骨,比普通人要多出了三节,这三节脊椎骨的突出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安格尔笔下欧达丽丝克的柔美,这是一种如同水波纹一般的妖娆曲线,让这个女性更显现出一种女子的柔和美态。
而在细节处理方面,安格尔更加关注到了《大宫女》当中欧达丽丝克的头发装饰,如头巾,她的头巾是将丝绸制作的方巾卷成了筒状,然后再将头发给包卷起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并没有办法这样将头巾固定在女子的头部。而点缀在欧达丽丝克头发附近的配饰,和意大利的风格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刺绣的风格,以及带有一定饰穗的饰物,都是非常明显的威尼斯风格。这种异国风情的碰撞,让整个女性的轮廓更显柔美,富有力量。
在欧达丽丝克拿着扇子的右手处,完全没有看到腕骨,这一点也和现实的结构有区别,这种区别让欧达丽丝克表现出一种特别的东方美感,安格尔运用了几根非常粗的金手镯子来作为掩饰,和手背的衔接之中,使整体线条柔和流畅,富有美感。
四 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色彩美学
究竟是采用素描的方式,还是更注重色彩,这一点在安格尔的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大宫女》的创作里,更多注意到了结构上的素描运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格尔在《大宫女》这幅作品当中完全就没有关注色彩,与此相反,安格尔在《大宫女》中的色彩搭配以及应用是非常鲜明以及大胆的。
首先冷色调作为这幅《大宫女》的背景色彩。在大宫女欧达丽丝克的背后是一幅半垂着的帘幕,这个帘幕实际上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一般欧洲古典主义的绘画色彩艺术,主要是注重色彩的过渡和衔接,然而安格尔刻意使用这种冷峻的颜色作为衬底,目的在于表达出一种寂静、理性,这和狂热的女性躯体的暖色调形成了对比,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对比下的艺术张力。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中人物身体采用了粉红色的暖色调,这种暖色调主要是表现出女子身体的娇媚。这种柔和的粉红色,让大宫女的身体呈现出如同大理石一样的光华质感,尤其是其双脚,粉红中又间插着白色,这种粉红透白的颜色,让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更加显现出柔美的女性姿态。而大理石样质感的嫩滑肌肤,加上欧达丽丝克的身体轮廓,极好地与冷色调的背景形成了映衬,从而让观赏者能够更好地关注到这个女子充满欲望的肌体,同时也感受到这个背景的冷峻,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冲突,更是欲望和理智的均衡。
而红色作为另一个重要的颜色,却在对于《大宫女》的色彩美学鉴赏之中,容易被忽略。实际上这种色彩美学是非常独特的,因为安格尔采用了红色作为点缀,让红颜色点缀在大宫女手中的孔雀羽毛扇子的扇柄中。而在欧达丽丝克的脚部,也有一段红色的点缀,那时旁边小桌子的椅脚。这两点都分别对检查在冷峻的背景颜色和柔和的躯干颜色之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炽热似火的美感,让人们看到欲望膨胀的顶端,从而与冷峻以及柔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色彩艺术话语。安格尔并不刻意去处理这三种颜色的冲突,而是将这三种冲突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互相撞击的状态,给观赏者带来很强烈的视觉震撼。
五 结语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虽然经历了两百年的时间,但是这幅作品至今仍然是美术界的杰作。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运用了充满冲突和撞击的颜色比对,以及超乎想象的非写实结构,从而让安格尔的《大宫女》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进一步让这一幅画作所表达的欲望与理智更为突出地展现出来。而安格尔在处理《大宫女》画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对后来新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崛起,提供了重要而宝贵的艺术实践。
参考文献:
[1] 柴刚:《安格尔绘画美学三题》,《艺术教育》,2009年第7期。
[2] 马媛:《浅论安格尔素描造型中的线条语言》,《美术大观》,2010年第9期。
[3] 郑云龙:《对安格尔油画创新的感悟和启示》,《大众文艺》,2010年第19期。
[4] 承杰:《安格尔绘画中的形式主义元素》,《世界美术》,2006年第1期。
(何婷,四川旅游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