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秋雨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外秋色已浓,秋雨中的村舍、田野、庄稼、树林、河流,显得凝重而深沉,秋天的奏鸣曲陪伴着我。放下名利的负累,用双脚触碰田埂的蜿蜒,用耳朵倾听植物的歌吟,用心灵捕捉宇宙的空灵。翻开记忆的扉页,每一页都充满了感动。
  秋雨淅淅沥沥,我悄然独处,静听天籁,放任自己的思绪将诗意的灵魂轻轻唤醒。我似乎聆听到秋雨中有人朗读诗歌的声音,我激动得忍不住想流泪。巴山夜雨涨了秋池,也涨了李商隐深深的思念。缠绵的秋雨有了一份“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期盼。
  梧桐叶,三更雨,打湿了李清照的苦闷和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忧愁爬上女诗人的眉头,溅湿了雨声中辽阔的回忆,让婉约女子思念之外更添幾分凄楚。芭蕉雨,残荷雨,悲绝了林黛玉柔嫩而憔悴的心,夜雨如诉,点滴到心头,于是有了“相思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独立的人、凋零的花、双飞的燕融入雨中的意境,把挥之不去的思念托入了雨声浸泡的凄凉。
  沉沉秋夜,听雨声沙沙,如蚕啃桑叶。当雨打秋叶、雨打窗台、雨打芭蕉、雨打残荷、雨打油纸伞、雨打野渡时,心灵陷入了无边的静谧和苍茫。那不绝如缕的雨滴仿佛响了一生一世。看那些风月无边的绝唱,寻那些才子佳人的踪迹,让我竟生出几分感慨:“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李香君的媚香楼,桃叶女的桃花渡,西施的美人靠,依旧是灯火靓影,依旧是兰舟虹桥,可那些爱情故事都已消磨殆尽,只有那份温情还蓦然在人们低回的轻笑中,回溯出几分悲苦。有谁在意过那千百年前香消玉殒的芳魂去往何处?又有誰记住了她们的美好、芳香和苦涩?
  抚今追昔,一代风流帝王唐玄宗面对物是人非的寝宫,触摸着从钟鼓楼传来的钟声鼓声,触摸着鲜为人知的孤独,却无法拥抱曾经深爱的女人。“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人生的悲欢离合如此反复,贵如帝王却“罗衾不耐五更寒”,与文人骚客,与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世间也有人从秋雨中听出了激情,壮志难酬、豪情万丈,气吞山河、激情澎湃。如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如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更令豪杰壮士血脉贲张,激情飞扬。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无忧无虑少年狂、烛明香暗画楼深的意境,只有逝去了才让人留恋。我的思绪从回忆的时空中溯回眼前,一夜秋雨缠绵不绝,一生中或喜或悲、或明或暗的往事都浮现于眼前。世事纷扰中的我们,只有到夜晚,特别是雨夜,思绪才能一瓣瓣地张开,又一瓣瓣地归拢。
  雨夜剪烛的人在哪?共话西窗的人是谁?梦虽不远,受伤的心灵如何才能抵御岁月的寒流?流浪心舟,何处才是停泊的港湾?
  人生一世,不同于草木一秋,总是脱离不了悲欢离合、利欲情缘、是非曲直、功名富贵、成败得失的困扰。人生无常,处处有纠结。只有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融合在一起,才能使人生充满快乐。倾听着窗外的秋雨声,我突然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目标和生活的另一种高度——不趋时,不媚俗、不屈从、不合流,傲然挺直脊梁,即便清贫寂寞,也定无怨无悔。
  秋雨浙淅沥沥,无穷无尽,汇成了一支浩荡的生命之歌,无可抗拒地把我们引向岁月深处。
其他文献
电影《匆匆那年》中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是这样的,有些事已经深深刻在记忆里,怎么能忘却呢?  想起高一入学后的远足拉练,我走了将近30公里的路回到校廣场,其他同学都累成狗,解散时我却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拔腿就跑,奔向操场。当时我心里想的只有“就要见到你了”,你说好作为学姐等我回来要陪我在草坪上吃肯德基的辣翅,我是真的一点都不觉得累。  想起高二那年,为你和高年级人打群架
俗气,就是有点人间气,就是不超前,就是落后时代30秒,但也不能落后太多。  说到俗气——生活俗气一点就舒服一点,舒服一点就感觉世界美好一点。我每天醒来可不是为了看到一个糟糕的世界。  如果你认为我已放弃了理想,这是你的看法。你也许会说我这是在凑合,说就说吧。  那么凑合: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凑合着。我并不为此而脸红。我喝最好的茶,听最好的音乐。  我从不靠近法律划出的边界,法律就是一条狗,你不走近
《古文观止》中的《陈情表》,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作者李密因不愿在晋武帝手下为官,借口祖母年迈力衰需要他侍奉晨昏,请求辞去官职,其中有两句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鸟即乌鸦,俗称孝鸟。在老乌鸦年老飞不动时,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以后人们用典时,以“乌私 ”两字代 “乌鸟私情”,表达奉养老人的意思。  乌鸦在我国常被人误解,民俗中以鸦噪为不祥之兆,所谓“乌鸦叫,灾祸到”,其实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我上次回家,看见我爸对着电脑发呆。桌面上是个网络棋牌室,上面空空落落,有很多把空着的椅子。  我随口问了句:没人陪你打?  他嗯了声,有点失落:坐了很久都没人来。  那个棋牌软件还是十多年前我帮他下载的,他不会下软件也懒得学,就一直玩这个;账号角色穿着一套很酷炫的衣服还戴着墨镜,是十年前我帮他在免费区里挑的,他不会换衣服也懒得换,就一直穿着。  十年了,估计再长情的人也该换地方了。  我叹了口气说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的高中数学是英语老师教出来的。  我的高中英语老师,他就是老皮。  该怎么形容他呢?国字脸,浓眉毛,平短的寸头里夹杂着些许白发,厚厚的眼镜片里反射出严厉的目光。随着年龄的增大,老皮的高度近视又添了远视,但这并不影响他锋利的眼神,好似一把尖刀,把你的胸膛层层剖开,直击灵魂最深处。  第一次接触老皮,是在开学的英语课堂上。那时候,我对这个瘦高的男人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他总是梳着
温和如植物的90后学长,又如海底孤独的鲸,常在旧时光中与从前的自己碰面。对于未来,心存光亮,觉得时间会眷顾愚笨但努力的人。  在“过剩时代”,我们总能轻松找到每一种事物的替代品,但在某个物件上有过的情感却难以复制。有些事物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与之相关的时光也变得残损不堪,所以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件,像爱恋人一样爱它们。  我的布制钱包已经用了九年。深藍色牛仔布褪成浅蓝,边角也不再整齐,有了抚不
《极地》是由曾海若监制,程工导演,杨烁配音,北京五星传奇和天成嘉华倾情打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乐视视频、哔哩哔哩、啊树文化等联合摄制出品的大型西藏人文纪录片。  《极地》运用了电影般诗意的叙事语言,从普通人的爱与感情出发,展现了西藏人的日常生活。既考察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也呈现普通人的生活;既探究古老文化的精髓,也记录西藏的当下。在展现广阔高原壮美自然风光中,捕捉人们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
《围炉夜话》以短小精辟、富有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尽管是因“围炉”而“夜话”,但书中充满立身处事、自我修养、待人接物、理想境界等方面独到的见解,且文辞浅近,意旨深远,情真语直,意存劝诫,余味无穷。  1.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文:改变贫穷的面貌,无非两点:一是开源,二是节
从未踏雪寻过梅,觉得她除了开得早,和桃花没有多少不同。去水泉寺看梅花,也并非完全为那梅树,实在是因那寺名。  寺在山上高悬着,树木掩映看不见庙舍,但那一树梅,在寺前的崖上,很妖娆,老远就让我想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  仔细看梅花,已经开了九分,的确不同于桃花。桃花开三分最好,如是开了五分,不但少了灵气,便是连清气也少了许多。开了七分便觉媚,八分九分上便靡了,十分便觉春老
王江江  专栏作者,诗歌爱好者,作品见于各类媒体。做过教师、编辑、记者、旅行体验师,信奉独立自由的生活和写作观,对人文地理情有独钟,曾独自游历世界各地三年,目前仍穿梭于人群之中,相逢在字里行间。  清光绪二十五年的一个早晨,当佣人把刚买好的中药放到患病的王懿荣面前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些药骨上竟然有许多明显的刻痕,药铺的人称之为龙骨。王懿荣时任国子监祭酒,还是一位金石学家,特有的敏感告诉他,这些龙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