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能否收到实效的一个重要媒介。由此,什么是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有何意义,如何更好的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等问题成为一线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就以上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师生互动的含义
  师生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它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教师和学习者直接或间接地互动,从而走向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师生互动的意义
  1、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学生对教师更信任,在课堂上的思考会更积极,会更加大胆的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通过师生互动,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同时,学生对同伴的回答也会产生思考,有时甚至产生比教师的解说更加深刻的印象。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学生自觉的进行思考和学习。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学习过程。
  3、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情操
  “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表达能力更强,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真好,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集体依恋之情,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使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强集体的荣誉感,使整个集体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三、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效互动的基础是人人参与、平等合作。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尊重每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学生一起分享,共同学习。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达到情感的沟通、心灵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委婉的语气、温和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从而树立对话的信心。其次,要多鼓励少批评。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有些同学平时胆小怯懦,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表扬那些敢于大胆发言、愿意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学。要让每个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2、教师在课堂上巧提问
  课堂提問是一种很重要的互动形式。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就问题提问题,比较直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我觉得课堂提问应要做到设疑新颖,激发情趣,同时还要要注意时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
  例如,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替换”操作,适用于对内容的有规则修改。作为新授内容,不妨设计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其中某一词语在全文出现的次数多达几十处,但都用错了,要求学生将其无一遗漏地改成另一词语,并对操作进行计时。可先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运用以前所掌握的编辑操作进行修改,待学生充分体验到重复相同操作的枯燥、低效时,教师适时提问学生:是否有更为省事、更为高效的操作呢?这一问,正好问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思维随即启动,对“替换”操作的学习及体会也就变得更深刻。
  3、课堂中师生合作
  课堂师生合作是教学互动的一必要条件,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是人际交往的环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个体与群体的合作,是教学环境交互影响的重要变量,没有人际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主要做法是:
  (1)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
  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效果,每个合作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的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小组之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它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哪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与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
  合作必须有争论,争论的情景和气氛应该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体目标。在合作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3)师生换位
  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学生到教师机演示;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4)及时对各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奖励,使小组成员感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荣辱与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其才。使学生之间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总之,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的高级伙伴。也就是说,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好的做法。教师应坚持以师生互动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付诸实践,才能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中的个性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著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多掌握相关知识,把课本中的原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讲出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因此培养初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目标之一。本文拟从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对趣味历史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兴趣;培养  开放的历
摘 要:如今,人们重视英语,口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本文依据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联系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点实施口语教学的训练策略。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学习英语口语的方法,通过加强口语训练、创设良好的语境和坚持英语口语测试等途径,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写作训练;技巧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摘 要:中高年级的作文一直是一个困扰师生的难题。大千世界,有写不完的人、说不尽的事、讲不完的景、诉不尽的情。但是,一直以来学生们却苦于“无米之炊”。难道真的是他们的学习生活太单调吗?不应该。因为有的学生写出的习作就很有趣生动。那为什么看到了,想到了就没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呢。平心而论,为了这个问题老师、学生甚至家长都在上下求索。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有从阅读中入手、有从片段写作中入手、有创设场景激发兴趣等
摘 要: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怎样使底子薄,学习自主能力差的职校学生主动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职校老师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的动手自主意识,以及唤醒学生使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等方面浅谈了几点我自己的体会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自主实践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其中职业教育改革更是势在必行,职教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抓住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数学教师如何构建开放型的数学课堂?本文以情境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导入情境 问题情境 探究情境 开放情境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内容相对抽象,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較大的联系,数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构建高效
在数学课标中,要求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其关注生活,学会学习。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盲校教师也需注意生活化教学,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盲生特点,巧妙穿插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教学更具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唤起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生活化的教学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基本环节。有效的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