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关于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明显的薄弱环节。随着社会对于人才培养重视程度的增加,农村小学生要承担的课业压力明显增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导致“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出现。由于种种因素,学困生容易出现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小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相对恶劣,尤其对于学困生群体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关键。新时代的基础阶段教育中,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育一个优等生同样关键。农村的小学生承担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偏颇的举动,重视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学生因素
  农村的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背负着这样或那样的负担,这些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个人思想进步和综合素质提升,长此以往构成恶性循环。部分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遭受家人、亲人甚至同学的不平等待遇,学生内心日渐自卑和消极,在课堂上害怕老师的提问,在考试中害怕不及格的成绩,甚至还会因外在因素产生对社会的怨恨和逆反心理,对他人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消极对待问题。
  (二)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很多农村小学为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困生的转化,单纯重视对优等生的培养,导致学困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合理的教学方式阻碍学生的潜能激发。教师应用不合理的评价标准容易导致学生压力增加,内心的自卑和敏感被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学生逐渐和教师成为对立角色,导致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因素
  很多农村的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优等生,改变生活命运,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景下,学生家长制定的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要求导致学生承担巨大的压力。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在达不到家长要求和期许的情况下,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部分學困生家庭不和睦,学生常遭受严重的心理负担,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课后也难以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知识,甚至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
  二、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为学困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于年幼的小学生而言影响力较大,农村小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心理氛围和课堂环境,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第一,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与独特之处,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张弛有度。在学困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提供激励和表扬,在幸福教育中为学困生创造良好环境。第二,提供给学困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并给予他们鼓励,学困生更需要展现自我的平台,低年级的班主任需要在充分了解学困生优势特长、性格特征等因素基础上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人格及安全发展。第三,推崇“一帮一”的合作学习方式,学习上的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其他技能上的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在优势互动和互相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缩小生生差距,强化生生交流,在合作共促过程中激发学生们更好的成长。例如,班级上有名学困生的学科成绩不理想,但在画画方面极其有天赋,班主任要多用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再让学生负责班级的墙报和其他艺术方面的活动,当众表扬他的作品,能提升学生的内心满足感。辅以专门的学习优等生进行合作,双方在学习方法、绘画方面加强交流和帮助,能改变学困生的内心焦虑。
  (二)为学困生提供耐心的心理指导
  学困生之所以出现心理上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个人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低年级的农村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我意识和比较心理,倘若自己的学习成绩长期不如人意,会产生明显的自卑情绪。班主任需要针对这种心理现象提供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困境,指导学生从记忆、观察、思考和动手等多方面提升个人的学习成绩,实现对学困生学习技能针对性培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班主任要和学困生共同制定阶段性目标,在学生认可并认为可行的目标中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班主任要注重目标的梯度性原则和“跳一跳”原则。第三,针对很多学困生出现的反常行为,如经常与他人拌嘴甚至打架的问题,班主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而是要尊重学生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发现学生们产生这种极端行为的原因,而是逐渐化解学生们的心结和情绪,提供耐心的心理指导。
  (三)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长久的不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会让学生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而自卑和畏难情绪是学困生最大的心理障碍,时间一长,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恶性循环的后果。低年级的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疏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会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激情和热情,产生强烈的自信心是克服心理障碍的前提。首先,班主任需要学会在合适的时机肯定学生的优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会从多个维度深层次挖掘学生的优势,学生日益产生对生活的信心,再将这种信心迁移到学习当中。其次,学困生因个人学习成绩不理想,课堂的参与度极低,班主任要在课堂中以简单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能逐渐消灭对困难和挑战的害怕情绪,拉近他们和学习之间的距离,改变以往的心理障碍,在教师的鼓励、良好的氛围驱使下不断成长。另外,与学生共同直面困难,坚决杜绝逃避的心理,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跨越障碍和困难。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要部分,学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旨在促进学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雷嘉.带领学生在数学世界遨游:小学学困生特征及教育模式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8).
  [2]马洪兴.语文课上雕塑心灵——浅谈小学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9):89-90.
其他文献
【摘要】推进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通过议题式教学模式实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一体化的衔接。本文从初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初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要求、议题式教学模式本身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谈到了衔接时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模式;初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可行性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丰富问题的类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纲挈领类问题能让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针对细致处提问能引导学生思考,针对传统文化提出问题能让学生提升文化修养,提出形散神聚的问题能让学生逐步关注文章的重要问题。通过优化提问类型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类型;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找
【摘要】我国初中英语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如词汇、语法、写作、听力等,忽略了英语知识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这就造成即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却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运用。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如身临其境,进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在多媒体设备辅助下,初中英语情景教学也将变得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得到广大小学英語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应用。在小组合作中利用思维导图将促使学生把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细节、学习成果以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按图理解、消化和输出学习的新内容,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巧用思维
【摘要】本文分析了问题学生“屡教不改”的主要表现,根据成因提出了相应的矫治对策,提出教师应找到学生最认同的方式,而不是凭经验以自己熟悉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屡教不改;转化;讲道理;体验;习惯;同理心  做教师的每天都和学生“斗智斗勇”,尤其是那些惹是生非的问题学生,虽人数不多,却影响不小,不仅影响教师工作的心情,还影响班风学风的稳定。班主任只好疲于奔命,到处“扑灭险情”,尤其是处于青
摘 要: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几大问题:家庭教育定位不准,管理缺失;家人长时间相处与增进亲情不成正比;家庭自律远低于预期,学生自觉学习效果不理想;农村孩子的纯朴与勤劳品质在弱化。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应明确家庭教育定位,清晰家庭教育目标,熟知家庭教育内容,落实家庭教育措施。  关键词:家庭教育;农村教育  陶行知说,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当健康受到威胁时,教育的形式、方法都会受到挑战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以实用为教学目的,以就业为导向,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满足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和生活中应用语文的需要。本文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拓展四个方面来探究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方法,力求增强语文教学的现实性、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
【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心理健康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把“健康第一”的目标作为指导思想,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地位同样重要,自我效能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关键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定向运动也开始走入体育课堂,由于定向运动的趣味性与竞争性的特点,对于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提高,非常具有针对性,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促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笔者将试图通
一、情景呈现  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中国宁夏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处,是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220千米,东西宽约20到40千米,主峰海拔3556米。贺兰山作为一山之隔,东西两侧风光迥异。西侧是广袤的戈壁和荒漠,东侧为丰饶的草场和农耕区,且有库不齐沙漠、毛乌素沙地镶嵌其中,东西两侧的沙漠面积较大。贺兰山东侧的宁夏虽有黄河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情境呈现】全球沙漠蝗灾出现恶化趋势,非洲东部多地饱受蝗虫侵扰。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20年2月25日发出警告称,东非地区的蝗灾仍处于“极其令人担忧”的状态,蝗灾将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悉,蝗虫群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