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有效巩固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数学作业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而且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同时还能及时正确反馈教学效果,给教师提供较科学的教学依据。因此如何科学处理好作业,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是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一、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现在虽然提出应试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已多时,但就部分地区来说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中学数学作业仍存在如下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1.教师布置作业的片面性与限制性。
  通常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从中等水平出发,不同学生布置同一难度的作业。但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均不相同,若题目难度整齐划一,势必会出现以下情况:学习好的学生嫌作业难度不够,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虽在短时内问题得以解决,但学习推进速度不快,学习素质得不到提高,抑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而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往往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很多时候对作业一知半解或错误百出,若作业太难则干脆不做,从而导致学习兴趣全无,学习成绩日趋下降。这样学生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
  有时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作业“强化训练”,大量做题,使学生“熟”能生“巧”,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思维“磨盘”式旋转,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熟练的“记数工”,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对学生长远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是无益的。
  3.部分学生为应付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部分学生由于不堪重负,又不敢违命,只有走“捷径”——“抄袭”。“抄袭”既省时间,又省脑筋,还不受批评。但长期抄袭作业不但不会增长知识,而且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数学作业改革思路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思路:是否可以改进作业布置与批改方法,从而达到分类推进,提优补差的目的。我采用以下方法,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即:作业按难度分类;作业上形式上多样;解题方法上多种多样。帮助每个学生确定一个不同目标,把握推进速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发展,更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安排练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事先演算,明确目的。课本上的练习一般比较简单,但绝不能因此轻视它的作用。而应该事先准备,明确各题的目的及作用,并尽可能利用这些材料。(2)启发性。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是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后才能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应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仅使学生认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趣味性。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问题内容精湛。
  1.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注意数学作业的“质”。结合课堂所讲的内容精心筛选作业,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难到易、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启发性、巩固性,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古怪”的作业,要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在此基础上,要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理论和经验表明,数学作业的效果和作业量之间关系并非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在每节课后的作业布置的量应以学生在20分钟内可以完成为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学校级别、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2.在作业形式上要多样,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更好发挥数学作业的作用,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作业的形式要变化多样,除了常见的题型外,还可布置适量的其他形式的作业,例如小制作、小试验。在学完平行四边形后,可让学生制做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行,通过运动变化,体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义、判定,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的理解;还可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数学知识,像方程、函数、不等式、概率、方差等许多数学知识的广泛运用;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如解题规律总结、数学问题思考、学习方法小结等。这样教师很辛苦,虽然可能短时间对考试成绩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学生通过这些作业的训练,既会尝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开阔知识视野,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在作业布置的各个环节上做文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对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的各个环节上,教师都应充分挖掘,不能就题论题,一做了之。如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启发他们主动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图方便,把题目“嚼烂”后“喂”给学生;也不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在书写作业时,要求学生思路清晰、语言简明、表达规范,既不拖泥带水,又不跳步漏步。在作业布置上分类进行,可分为A、B、C三类,不同的学生可分别选取来做,既照顾优生,同时又兼顾后进生,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平台。在作业批改时,尽量做到准确无误,适当地写一些简短的评语,对典型的错误要力求面批。为了杜绝抄袭作业的现象,一方面进行正面引导,指出抄袭的危害,一经发现认真耐心处理,绝不能简单了事。另一方面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可以调整,例如做选择题,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正确的答案,而且要指出选择的理由;对计算题,不但要有解题过程,对一些题目还可要求学生在多解上和多变上做文章;对其他类型的题目(论文、制作等),可以由一组或几个同学共同完成。另外,有时还可以分为“必做”和“选做”作业,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采用以上方法,不但能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利于班集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团结向上、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
其他文献
数学属于演绎科学,逻辑推理是数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一、再创造的含义  学习是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是指个体运用已知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对学生来讲这里的“创造”不是客观意义
一、职高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  1.一些职高生自卑心理较强,总觉得自己学习不如别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又对前途不抱或不敢抱太大的希望,有的甚至得过且过,对学习有抗拒感。这种消极心理势必对他们接受教育造成障碍,使他们对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畏难情绪严重。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交或迟交,造成实际教学部分知识的遗漏,使知识衔接发生困难,导致被动地应付学习和考试,甚至完全放弃学习。  2
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在高考的考试中,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计入总分,而且数学总分文科160分,理科200分,所占分值较高。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一种科学在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可见让学生学好用好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升入高一,可以把数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例,对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学课 问题情境 数学思维    上课了,同学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我,好像在说:“你今天会提出一个怎样的新问题呢?”我不紧不慢地说:“最近我们学习了直线、线段、射线、角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关长方形的问题。”我一边开门见山地说明课题,一边投影出图1。并请同学们说出图中共有几个长方
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一个射频识别(RFID)协议测试分析系统,主要针对RFID协议测试分析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并实现了相应解决方案;最后将之应用于工程实践,对一款RFID协议进
一  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中必要的环节,也是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坏,对实现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优化起重要的作用。  总结多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大凡比较好的引入环节,一般都渗透有情景性、趣味性、感染性、启发性、知识性、贴近性、参与性、美感性等因子,下面我谈谈前六个因子在初中数学课引入环节中的运用。  (一)情景性。  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的情感体验是不大相同的。教学实践证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令人担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彻底地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应该从认清数学的重要性,教学紧扣所学专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善于发挥学生的优点,以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多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把学生打造成符合时代进步、掌握数学、善于应用数学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 问题分析 解决措施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基础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课程中充当着联系各部分代数知识的“纽带”。要想学好函数,要想对函数概念有更多的感悟,学生就要放在数学的大框里整体把握函数内容。  一、从高中数学知识链中认识函数  函数是必修1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新课程数学从必修到选修,函数是其中一条主线,主要体现在必修1:函数概念和性质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对数、幂函数);必修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变教师为主导,变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当前,在减负的情况下,周末、节假日不准补课。在这样的形势下,突出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材明确分为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四大板块。基础知识不再局限于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由此反映出来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