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动情境 演绎精彩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此可见情境化教学非常必要。因为,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还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所以,情境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采用。下面结合我的一点教学经验和反思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创设;生动情景;提高效率;实践操作;演绎;精彩课堂
  1 创设数学活动情境。
  数学教学也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说,所有的数学课都是数学活动课。但是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仅仅是指正常的数学教学以外的活动课。对于这些数学活动课,数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认识,绝不能因为是活动而不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活动虽然不以教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但是却渗透着知识,蕴含着正常的教学课所少有的趣味。它对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抑或是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智力的考验、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师生共有165人去春游,只能坐45人的大客车和限坐30人的面包车,问:每种车各用几辆比较合适?你能说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吗?”这个情境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易接受、易理解,能够激发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在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何乐而不为呢?其实,数学活动的内容在数学课本上也有,这些活动紧扣教材内容,可以说是课本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是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这些活动往往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也就很能触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他们合作探究的欲望和行动。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活动资源,将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2 创设竞争性情境,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教学中,我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做练习时,我设计形式多样的竞争:把竞争带入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竞争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
  3 创设有实践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一般要经过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发展阶段,动作思维是一种初级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其他两种思维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实验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计,归纳,总结,从而发现规律。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各种形状的三角形,上课后组织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提出的问题“你能把这些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转化以后,能找出面积与原来图形的关系吗?自己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研究,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和体验,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4 通过数学故事、数学趣题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而数学故事、数学趣题往往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认识时间”这一课属于概念课,趣味性较小,很容易出现“满堂好灌”。我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创造了一个“参观动物赛跑”的情境:一个漂亮大钟的时针和分针分别在上面画两个小动物同时都指向12,电脑快速演示跑一圈,观察谁快;接着介绍钟,让学生区分时针和分针,并引导学生发现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大格,通过动手操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认识和拨整时。在学生理解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果分针走半圈,时针应该走多少引导学生探索中发现时针是走半大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特殊的钟面上来,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以动物比赛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接着在教学例题或是反馈练习,都以“同学之间比赛”、动手操作、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作为线索贯穿起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有趣情境中认识整时半时,理解整时半时,运用整时半时,学得轻松,心情愉快。
  总之,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景。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已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具有活力和灵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俄语课堂用语是教师在俄语课堂上使用的语言表达工具,它能够帮助俄语教师完成阐明教材内容、讲授知识、组织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课堂教学活动。它具有引导学生思考、组建学习活动、调解学习心理等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的环节,是指课堂上教学活动的运动、变化及发展在实践延续上所需要经历的基本阶段。各个教学环节有自身的任务和目的,但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我国俄语教学过程基本结构划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同时课堂也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独特思维的舞台。现代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其可能地让学生独立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1)创设自主氛围 激发求异思维。(2)注意多向求解,培养求异思维。(3)一题多问,培养求异思维。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植根于课堂,真干、实干、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 所谓“好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效果的原因,阐述了如何设置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在教育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真正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新课改把主体还给学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参与; 突出; 主体性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见,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还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民族就会充满
期刊
① 四川省中江县东北镇中心学校 618100 ② 四川省中江教师进修学校 618100  【摘要】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对一例早恋失败引发自残行为者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相应心理干预方案。  【关键词】早恋;自伤;心理干预;马斯洛需要理论  小冰(化名)是我朋友邻居家的一个女儿,14岁,独生子,现在某初中读初三。身体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三代无精神病历史,其家境很好。  小冰从初一开始就谈
期刊
【摘要】培养人文精神是卫校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本文就在卫校化学教学中加强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培养途径和原则作了简述。  【关键词】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包含着以人的生命、发展、自我实现为本三层含义。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是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观念,传授利于学生发展、自我实现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  1.
期刊
1 计划的重要性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预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容易失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什么事有了自己的计划,才能更加明确下一步该怎么走,路才能走得更顺利、更成功。  学习亦如是。无学习计划容易导致被动和漫无目的的学习,则易散漫疏懒,事倍功半。因此,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1.1 制定学习计划的目的和
期刊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作为教育工作
期刊
新课程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空前的活力,课堂上书声琅琅,气氛活跃,思维敏捷,热热闹闹。“动”已经在许多教育者的研究之下,很快得以实践推行。本文要强调的是当前被很多教育者遗忘的“静”。恰到好处的“静”,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是一种沉思状态,一种陶醉状态,一种探究状态。它能创设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让教育者的意图震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娴熟自如的运用它,便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1 静,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