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的宇宙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10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霍金之死
  2018年3月14日,霍金先生去世。作为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巨人之一,他的去世引发了各界极大的关注。
  对于仅仅知道霍金的名头而对他的伟大建树不甚了了的大众而言,恐怕更多会在意霍金极为奇巧的生日与忌日。而对霍金之死报道的种种文字里,自然也不乏专门追逐奇巧的花边写作。
  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正好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去世300周年忌日;而霍金去世之日,又恰恰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生日。
  一个巧合,已有几分极不寻常,两个巧合,就透出来一点说不清的神奇。
  按照概率理论来解释,伽利略去世300年的那一天,世界上出生的男婴该是不少,但这些男婴中,能够成为像伽利略一样的科学巨匠者,能有几人呢?事实证明,有一个,就是霍金。就是这一个霍金,他的去世之日,偏偏又是爱因斯坦的生日。概率理论,能解释得了这个吗?
  如果说,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日,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人却可以预设或决定自己生命结束的时间。霍金莫非是择日而亡的吗?
  怀疑霍金择日而亡,没有依据。以他的建树与名头,以他所赢得的荣光与追捧,他还需要选择某一天死亡来给人们制造一点谈资吗?这是一种无聊的猜测,甚至是以己度人的大不敬。
  那么,他的生与死,竟然就是上帝的安排了?
  霍金不信上帝。或者说,霍金不相信有一个超乎大自然之外的万能上帝。上帝能够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块吗?这样的设问,即便带有几分乖戾,但也力有千钧。应该说,霍金就像我们中国古来的圣哲一样,只承认“造物”。正如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一样,他们平生从事的科学研究,拒绝神秘论,拒绝相信是上帝确定了宇宙的起始与存在。作为实证主义科学家,霍金的任何研究,包括想象和假设,都要经过极为严苛的验证。大师们秉持的科学精神,高于一切。作为西方人,他们心目中的上帝,只是属于宗教情怀。
  说到宗教界,比如有的佛教徒们特别喜欢牵强附会,说当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佛陀早已都讲过了。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佛主早已无所不知。这也只是自欺欺人的喧嚣罢了。佛陀有灵,对此恐怕还是拈花一笑,不置一词。
  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宇宙;佛教称,佛陀早已看到并且预见了当代科学所发现的一切;相比之下,我们的圣贤孔子和老子们更为理性。这是一种伟大的东方理性。东方理性崇尚天人合一,敬畏造物,但从来没有声称创造了宇宙,或者完全洞察了宇宙奥秘。
  霍金之死,在我心中引发动静,不是因为什么花边。
  我读过他的科普著作。由于格外喜欢,曾经认真阅读,反复领悟。我差不多应该算是他的一个忠实读者。
  第二章 天体物理之梦
  说来已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情了。公元1966年,我在太原三中高中毕业。大家已经填好了报考志愿书,“文革”突然爆发。所有学校的學生一律停课闹革命,千百万人的命运被迫改变。我们家族希望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梦想也因此而破灭。
  时间仿佛一帖遗忘痛苦的万应灵药,半个世纪足够人们忘掉太多。况且,大家命运都一样,好比集体挨板子,谁的屁股就更豪华、更有喊痛的权利呢?
  但我的记忆很难磨灭。具体而言,我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大天体物理系。过了30年之后,大致是在2000年,我的两个大孩子在北大读文学博士,父子们沿着未名湖畔游逛,在东北角那个方位,竟然看到了“天体物理系”的标牌。我在那里伫立良久,像是为那夭折的梦想默哀。
  如同当年许多中学生的家长,父亲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于我究竟该报考什么志愿,从来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他们对此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我自己也糊里糊涂,只是那年高考前夕,在若干大学的宣传招贴上,偶然看到了“天体物理”这几个字。我觉得这个名堂颇有几分神秘,不妨就上那儿去念书也不错。
  硬要找一点更内在的心理缘由,应该也有。
  小时候在村子里,无知少年有着若干不着边际的遐想。白天上山砍柴,看着波涛一般奔向天际的山海,会想:山的那面,那面的那面,会是什么呢?夜间仰望深不可测的星空,更要在心里发问:天有尽头吗?星星和我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后来看到“天体物理”几个字,忽忽焉心有所动,或者就和童年时代的天问有关,也未可知。
  生活这部车子,载了我们颠簸前行。当它错过了某个岔道口,便是永远的错过。好像一棵树,一旦长成某种样子,再也没有办法重新生长一回。
  说话间我就到了50岁。大概是在未名湖畔伫立凭吊前后,先是在张锐锋那儿看到了一本《时间简史》。那时,两个人都是刚刚离婚鳏居,如同老话所言“家有梧桐招凤凰,家有光棍招棍光”,寻常厮混在一搭。那本书一旦拿起,就放不下,就在他的旧居小楼那儿,一口气翻看完毕,记住了这本书的作者正是霍金。
  过了些时候,在府西街外文书店近边的一间书屋,偶然瞥见了橱窗里的新书广告,是《时间简史》的姊妹篇《果壳中的宇宙》。我个人几乎很少买书,这时不惧破钞,登时买到。我说的读过霍金的科普著作,就是指这两本书。
  反复阅读,也不敢说全懂;半懂不懂,而又能读得津津有味,岂不怪哉?貌似怪哉,毕竟又有心理轨迹可寻。以为读懂了很少的部分,应该说有所收获。愿将小小心得归纳总结,并与有兴趣的朋友们共享。
  第三章 时间的起点
  唯一的一次读《时间简史》,竟然放不下,竟然要一口气读完,原因很简单,就是我被“惊到了”。那是一种震惊,足以振聋发聩。
  在我们的常识中,在大家的习惯思维里,或者人们不思不想却往往秉持着一种观念:时间不仅无休无止,而且无始无终。时间的长河,向无尽的远端流淌而去;反向追溯,它该是从无尽的远端流淌而来。这差不多便是天经地义,不可怀疑。
  然而,这样的断言,却是错误的。   时间,如果还不能确定将在何时终结,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时间有一个确定的开端。
  时间之矢,从那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向着未来的方向而去。
  时间,因而成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的一个“性质”。在它开始之前,对我们没有意义。
  时间具有开端,有科学家们的设问、思考,也有严格的科学检测的证明。
  仅仅是科学家们的思考,应该说已经足以引发我们产生相应的思考。
  时间如果没有开端,那么,显然的结论便是:我们的宇宙应该已经存在了无限久。
  但是,如果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那么我们当今观察到的宇宙,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经过了无限久的时间,太阳,以及像太阳一样无数的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已经无限久发出的热量,应该使得整个宇宙达到了一个“热平衡”。
  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热平衡”:设想一个限定的空间,比如一个灯泡内,钨丝发热已经无限久,那么,整个灯泡里都达到了热平衡,与钨丝的温度一样了。
  灯泡外部的条件就不考虑吗?整个宇宙,就像由无数灯泡紧挨着的蜂窝状结构,此一灯泡外,恰是其他灯泡内。当然,灯泡云云,只是协助我们理解的某种假设。没有什么灯泡,宇宙是一个几乎各处都一样的连续体。一个存在了无限久的宇宙连续体,在无数发光发热的恒星永久照耀下,各处的温度应该早已达到一致。这便是整个宇宙的热平衡。
  宇宙没有达到热平衡,证明发光发热的恒星们,确实还没有燃烧了无限久。
  进一步思考,假如恒星已经燃烧了无限久,他们应该已经耗尽了燃料,归于死寂。
  仅仅从抽象思考出发,宇宙既然没有达到热平衡,也没有归于寂灭,因而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宇宙一定是从某个时候开始的。在那个时间点,宇宙开始“点亮”。恒星们方才开始发光发热。
  第四章 宇宙正在膨胀
  恒星们不仅发热,亦且发光。所以,假如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那就不仅应该已经达到热平衡,亦且应该已经达到了“光平衡”。“光平衡”,是我此刻生造的一个概念,只是为着说明问题。
  宇宙之间有无数的发光恒星,在夜间,星光刺激了我们眼球上的感光细胞,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星星。任何人的经验都能证明,即便是在乡间最清澈的夜空,我们也只是看到有限的星星。借助巨型望远镜乃至射电望远镜,我们克服了人的肉眼局限,当然看到了更多的星星,包括极远处的河外星云。但射电望远镜看到的广阔星空,依然没有被发光的星星全部填满。
  这充分说明,宇宙是太大了,太过浩渺。即便是光速达到每秒30万公里,有些发光的恒星的光芒,过了数十亿年,仍然没有来到我们地球。
  从恒星发光这个角度来思考,仍然能够得出结论:宇宙并没有存在了无限久,所以许多恒星或河外星云的光芒,还在射向我们地球的旅途上。
  所以,宇宙点亮,一定有一个时间起点。据科学家们精确计算,宇宙起始已经有137億年。在这样长的时间内,还有星光没能抵达地球。因而我们看到的是号称“繁星满天”的夜空,而不是星星真的覆盖了整个夜空。
  除了距离太过遥远,有些恒星的光芒还没有来到地球,另外由于人的肉眼感光能力的局限,我们还看不到许多在事实上已经来到了地球的光线。
  望远镜应运而生,著名的哈勃望远镜,人们耳熟能详。
  据科学家哈勃先生用望远镜观察,除了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星系之外,他还同时发现:绝大多数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
  星系是否正在离我们远去?结论是肯定的。支持这一结论的,是所谓“红移现象”。
  红移现象,可以用我们常人的经验来加以理解。
  比如,声音在空气中是通过震动空气的声波来达于我们的耳鼓。火车面对我们奔驰而来,然后飞驰而去,声音的速度没有改变,但声波的频率却有先是逐渐加快然后逐渐变慢的变化。
  星云向我们发射来的光线,其光波的变化规律也是这样。当星云离我们远去,光的速度没有变化,但光波的频率就会变慢。换言之,光波的波长变长了。光波变长的时候,它在光谱仪上就会呈现出向红色一端移动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红移现象,证明了绝大多数星系确实是在远离我们而去。
  连续观察记录下来的数据,进一步证明:宇宙正在膨胀,而且是按照一个固定的膨胀率在膨胀。
  第五章 曾经的收缩态
  宇宙在膨胀,按科学家的说法,许多星系“正在飞速离开我们远去”。那么,那些极远处的星系,我们是否有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个,倒是无须担心。因为,宇宙间任何物体运动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星系是在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离去的速度,绝对不会超过光速。那些星系早些年发出的光芒,最终一定会抵达我们地球。
  我们现今居于其中的宇宙,仍然处于按照一个固定的膨胀率来膨胀的过程之中。依据这个膨胀率来计算,宇宙已经膨胀了大约137亿年。这便是宇宙的年龄。
  依据宇宙正在膨胀的事实,反推回去,宇宙一定曾经有一个收缩态。
  据霍金介绍,爱因斯坦曾经设想,宇宙在将来停止膨胀后,会开始收缩;收缩到某一紧致状态,再开始反弹。我们现今所处的宇宙,也许正处在它的某次反弹之中。
  霍金与同时代的几位科学家却证明了:宇宙最早的收缩态,曾经是一个奇点。奇点的边界,收缩为零,物质的密度趋近无限大。
  宇宙,在这个奇点开始大爆炸,这便是时间的起点。
  我们所处的宇宙,正是这次大爆炸的产物。这个宇宙仍然处在膨胀过程之中,只是那场大爆炸的后续反应。
  大爆炸理论,关于奇点的理论,得到了种种证明,包括可以建构出与之相应的数学模型。
  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大爆炸理论。
  尽管爱因斯坦本人几乎从未认真地接受过大爆炸,但大爆炸理论恰恰是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推导出来的结果。   按照广义相对论,霍金与彭罗斯证明了,宇宙从大爆炸起始,时间于是有了一个开端。
  我个人对大爆炸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被局限在地球这个点上,在人类的视角看来,四面八方看到的星系们都在离我们远去,仿佛我们地球处在了宇宙的中心。其实,宇宙从任何一点出发去看,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只气球,上面绘有各种星系,当气球被吹大,它就开始膨胀。上面绘有的星系,便随着气球的不断膨胀而相互离开,越来越远。而在最初,那气球竟然小到无形。我们的地球,在那只“气球”的图案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星系银河系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星体。
  再想象得立体一些,一块大到无以复加的海绵,仍在继续膨大,构成海绵的每一点,和其他点的距离在不断增大。而在最初,那海绵只是一个“奇点”。质量无限大,而体积趋于零。
  从大爆炸从一个奇点开始的说法来推断,我们的宇宙,正是“无中生有”。
  第六章 神奇的光速
  光在真空(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每秒约30万公里,这已经成为中学生的常识。地球被大气层所包裹,光线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则略有减小。这样的常识,是科学家经过了各种严格的科学测试,最终确定的。常人不可能人人都去做类似的测试,我们相信科学,也可以讲正是对那些科学家的信任。他们的结论,经受住了严格的验证。
  太阳距离地球有多么远呢?根据测试得知,阳光抵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20秒。而太阳是所有天体中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天体之间更大的距离,不得不使用“光年”这一尺度。所谓光年,就是光线在一年里所经过的距离。距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与太阳系之间也有4.22光年的距离。
  至于太阳系所处的银河系,其直径有着十多万光年的长度。
  阅读《时间简史》,关于光速,最令人惊异的是: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的,它在任何测量者的测量中,都是每秒30万公里!
  依照我们的常识,速度应该是一个相对概念。一列火車以某一速度行驶,那应该只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我们带一只时钟迎着火车跑去,这时测出的火车速度应该快一些;顺着火车奔跑,这时测出的火车速度要慢一些。这非常容易引申出一个想法:我们待在地球上测得的光速,与向着光源飞驰的火箭上测得的光速,应该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光线来说,哪怕你乘坐火箭,是向着光线而去还是顺着光线而去,包括待在火箭发射场原地不动,测出的光速竟然恒定不变!
  事实上,宇宙正在膨胀,星系正在加速相互离开,无数发光的星系在离开地球远去,星系们对于地球本身有着变化中的并且各不相同的相对速度,然而任何星系所发出的光线,其光速却始终不变。科学家们曾经进行过更为严谨的测试,果然得出了光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的结果。
  这样说吧,宇宙间有无数恒星,他们各自以不同的相对速度在运动,运动状态千差万别,然而从他们那里发出的光线,却一概保持绝对相同的光速。
  众多进行着各种相对运动的物体,都测得了相同的光速,这只能推导出一个结论:它们具有各自的时间。
  所谓“各自的时间”,需要稍做解释。在宇宙之中,并没有一个时间的普适的量。只要星体们在做相对运动,它们的时间就是有差异的。向着发光恒星飞去的火箭,它与光的相对速度,比之于发射场这儿原地不动的观察者,分明应该更大些,然而,火箭上所测得的光速,依然是每秒30万公里。这只能推导出下面的结果:火箭上的时钟竟然变慢了!或曰,它的“秒”变大了。
  万物都在相对运动,而没有一个普适或绝对的时间,这成为相对论产生的原始基础。
  因而,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孪生子佯谬”。
  一对孪生子,哥哥乘坐火箭去做星际航行,弟弟留在地球上。如果火箭的速度接近光速,火箭上面的时钟变慢了,秒变大了,哥哥按自己的时间航行一年,或许弟弟在地球上就过了几十年。当哥哥回到地球,他的弟弟早已变成了一个老翁。
  这便仿佛有点“天上方七日,地下已千年”的意味了。
  在“孪生子佯谬”的假想中,做相对运动的哥哥和弟弟,尽管使用标准的相同的石英钟,他们却显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时间。
  第七章 时间之维
  在爱因斯坦和霍金之前,伟大的牛顿奠定了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月亮环绕地球、地球等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现象。
  牛顿的理论,限于当时的科技能力局限,建立在宇宙有一个普适客观的时间和恒定的空间这样的条件之上。
  而当代天体物理学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发生了几乎可以称之为颠覆性的革命性进展。
  宇宙在膨胀之中,这推翻了宇宙空间恒定的设想。
  时间并非一个普适客观的量,它与宇宙内的天体各自的运动紧密相关。时间与空间,纠缠在一起,而并非漠不相关。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是弯曲的。他用时空弯曲,对万有引力做出了当代解释。
  他提出,星体的质量和能量,足以弯曲时空。
  爱因斯坦找到了表述这种现象的正确的方程,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甚至早几天也独自找到了这一方程。
  弯曲时空的全新理论,被称为广义相对论。
  1919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赴西非观察日食,观察到了光线经过太阳附近而发生了稍微偏折的现象。
  至此,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时空弯曲,得到了辉煌的确认。
  从此,空间与时间,不再是宇宙之内发生事件的背景,而是那些事件的参与者。
  从此,惯常理解上的三维空间,应该表述为四维空间。时间,成为不可忽视不能或缺的一维。
  ——时空弯折,不禁会让人产生种种联想:
  宇宙间众多的星系,究竟是附着在“气球”的膜上,还是均匀散布在“海绵”之中。看似立体的空间,也许只是膜上的假象。所谓宇宙之弦,看似一维,然而在那弦内,也许另有高度弯曲的时空。只要你能有办法到达那里,那里便别有洞天。   第八章 核武器的原理
  相对论引申出一个重要推论,是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科学家用能量加速任何物体,莫要说火箭那样庞大的设备,即便是对粒子加速,粒子的速度也永远达不到光速。一个粒子,将其加速到光速,会耗费无穷大的能量,而这是人类无法完成的。当赋予粒子更多能量,它的速度越快,其质量也将越大,当它接近光速,它的质量趋于无限大,继续对其加速则越来越困难。只有光和其他没有内秉质量的波,才能以光速运动。这就在同时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运动得比光速快。
  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说明,能量(E)和质量(M)是等效的。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顶级大师,他希望自己发现的公式,是宇宙间的基本定律。它应该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成立,无论是以光年度量的巨大尺度,还是粒子那样的微小尺度。
  正是从质量和能量等效的概念出发,科学家们产生出了一个新颖的意识:施加能量,会增加粒子的质量,那么反过来考虑,设法减少某些粒子的质量,它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比如,让铀原子发生核裂变,使之变成两个总质量稍小的核,质量减少,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便是原子弹等核武器能产生巨大威力的基本原理。
  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原子弹的具体研究,是有些科学家在爱因斯坦发现的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开始了核研究。
  当“二战”迫在眉睫威胁世界和平,这些科学家说服了爱因斯坦,以他的权威地位出面,给罗斯福总统写信,要求美国开始这个核研究计划。美国政府予以批准,是为著名的“曼哈顿规划”。
  这一规划的进展,导致原子弹产生。到“二战”接近尾声,美国在日本的长崎与广岛投下了原子弹,造成了极其巨大的伤亡。
  有人為此谴责爱因斯坦。
  霍金幽默地说:将原子弹的发明,归咎于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关系,这就如同将飞机失事,归咎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其实,科学的进步不可阻遏。如果不是原子弹,也许日本军国主义不会乖乖投降,那将会死伤更多的军人与平民。况且,用常规武器三八枪和烧夷弹来杀人,是否就更人道一点?
  事实上,自从有了核武器,在它的威慑之下,全人类在“二战”之后方才迎来了长时期的相对和平。
  和平利用原子能,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当然,科学的进步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对于科学上的新发明,如何正确使用,严格管控,成为永不停止进步的人类的永恒课题。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化征途上大步前行,类型蓬勃发展,票房春光无限,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获得较高认同度的依然是现实主义电影,原因无他,思想取胜。《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暴裂无声》《过春天》《地久天长》《少年的你》等现实主义电影,获得成功的关键是硬核故事和硬核思想,而非视效、奇观等流行物。现实主义电影对国产电影思想大厦的支撑,并不意味着它战无不胜,相反,它一直面临突破传统的内在危机。那么,中
期刊
头衔一字人  [背景介绍]  永厚先生抄录的这首诗是新加坡国宝级诗人潘受(1911-1999,人称“受翁”)的诗作。受翁也是书法家,还写过不少品画、品书录。与黄永厚结识,有诗集相赠。据林东海说,20世纪90年代,永厚先生“到新加坡举办画展,认识华裔诗人潘受,潘曾赠送自己的《海外庐诗》和为潘伯鹰编印的《玄隐庐诗》”。2002年花城出版社出版黄永厚的书画杂文集《头衔一字集》,就是以潘受的诗句“但博头衔
期刊
凭借“易以”接受的媒介特性,电影对社会的整合越来越被重视,电影对大众心灵的引领越来越被确认。可以说,当前,中国电影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建设新的视觉隐喻体系,在思想上引领大众美好的电影生活,实现全球化语境下的单一文化内部和跨文化间的社会沟通、交流与整合。  要达成这种目标,不应停留在经济指数的发展上,还应该加强思想引领的探索。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电影产量、银幕数量、票房收入等重要数据上,均实现了
期刊
从人类诞生以来,讲故事就成为共同的精神活动。讲故事就是用这种虚构、假设、想象的特殊素材,叙述出一种充满个人性思想,一种对过去、现在及其未来的思考。因此,故事,说到底是个体性思想。作为叙事艺术的电影也不例外。当下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资本的介入带来许多硬件方面的解决,但缺乏思想、文化的弊端已经非常尖锐了。没有思想,故事内容当然无聊。于是,小鲜肉、流量明星等消费主义残渣尘嚣日上,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不
期刊
摘要: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我们所需要的是“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刘半农是鲁迅所说的“革新的破坏者”,他“革新”的理想,就是“希望中国的民族,不要落到人类的水平线下去;希望世界的文化史上,不要把中国除名”。并为此屡建殊勋,成了“文学革命”阵营里一位叱咤风云、骁勇善战的闯将。  关键词:刘半农《新青年》“双簧戏”《扬鞭集》《瓦釜集》  我国著名的文学革命家、语言学家刘半
期刊
坦白地讲,我并非一个疯狂的诗歌追求者,也很久没有安静地读诗了。然而,我有幸终于找到一个非常适合的时间,认真地阅读了《在陌生人中旅行》(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诗集中的每一首诗。在阅读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某种吸引,那种素朴而有力地凝结于诗行中的理性的吸引。这种理性不仅体现在诗人对于自我日常生活的反思与回望中,也表现在他对于大千世界自然风光与俗世景观的关注里,还闪烁在他对于异国风物与现代艺术的
期刊
平仄练习  为了能够真正掌握这些规则,还要做些练习,先把格律诗的八种平仄谱式一一写出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各有四种谱式,即平起入韵式、平起不入韵式、仄起入韵式、仄起不入韵式。什么叫平起?什么叫仄起?不是第一个字平声叫平起,而是指第一个节拍的节奏点(即第二个字)是平声就叫平起,第一个节奏点是仄声的就叫仄起。“空山新雨后”的“山”是平声,就是平起,“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急”是仄声(古音读入声),就是仄
期刊
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于思想导向、对于社会效益、对于文化精神的追求。作为一个被不断强化的对于中国电影的时代律令,它已经超过了我们对于票房业绩、对于经济效益、对于市场规模的诉求,并且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要务。就女口何实现当前中国电影的历史使命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本刊与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一起,共同邀请电影界几位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学界通常认为《庄子》三十三篇中最重要的是《逍遥游》《齐物论》两篇。陈柱《阐庄》说:“故庄子之书,大旨尽于内篇,而内篇中之最要者,则《逍遥游》《齐物论》者两篇而已。”冯友兰说:“庄之所以为庄者,突出地表现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之中。”那么,《逍遥游》与《齐物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有学者把《逍遥游》和《齐物论》对立起来,认为逍遥和齐物之间存在不可调解的价值悖论;也有学者以为两篇之间是一种主从
期刊
曼叔,你怎么能不告而别?我们不是说好要在四五月聚会北京吗?你在电话里说:“好久不见了,等我在香港艺发局申请下来《文学评论》能够继续出版的资助,即赴北京,拉上陈漱渝,我们好好聊一聊,乐一乐……”  可是,我等到6月4日,还没有你的消息;当我正要给你发微信询问何时来京时,《香港文学》总编辑周洁茹女士给我发来噩耗,说你走了。因为微信多有不实,于是又问她所言是真是假。她马上回信说:“真的!2019年6月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