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加强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建设探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文化素养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教师自身职业发展。高校工会在加强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建设上有着诸多优势,应从参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开展学习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校工会;高校教师;文化素养
  一、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党的教育方针有如下论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建设是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名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高校教师,能从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地位和高校教师的使命。
  (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之所以被誉为“灵魂工程师”,是因为教师是一个影响人、教化人、塑造人的职业。特别是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文化素养高低是其帮助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最终怎样定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专业教师文化素养丰富与否,知识底蕴雄厚与否。因此,建设一支文化素养高的高校教师队伍成了提高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前提。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一切的根基。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可以培养高校教师理性思维的能力的功效,能够让高校教师拥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宽广的视野以和卓尔不凡的品味。因此,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有利于教师自身职业发展
  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源。只有文化素养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容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素养对提高教师身心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文化素养深厚的高校教师,更容易培养起健康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等其他能力,从而让职业发展之路得到助力。
  二、高校工会加强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建设的优势
  (一)高校工会具有开展工作的群众基础
  作为党领导下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高校工会是学校党委、行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党和教职工群众的重托。《工会法》规定,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都要吸收其加入本单位工会组织。高校工会会员几乎包括了工作在一线所有的教师,能够最广泛、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师组织到工会活动中来。工会容易从他们入职之日起发展他们成为工会会员,这为工会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文化素养提升活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
  (二)高校工会拥有开展工作的核心力量
  高校工会不仅有固定的领导班子和专职工会干部,更有一定数量的基层工会作为最基本的工会组织单位开展活动。依照《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高校工会通常在各二级学院(部门)为单位成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并且在各基层工会都拥有一支核心的专、兼职工作队伍。这些骨干力量是来自基层的教研室、实验室和各个科室,在教职工中分布广泛。他们本身已经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在教职工中具有叫较强威信和号召力,通过这些核心力量的带动,有利于扩展工会加强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无疑为工会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活动带来巨大便利。
  (三)高校工会拥有开展工作的保障机制
  首先,高校工会拥有用于开展活动的固定载体、文化阵地。工会开展活动的便利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其更容易吸引广大教职工参加。工会“职工之家”的身份使其在教职工中所受到的关注度高,给予教职工的归属感强,这为其开展好文化素养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此外,工会经费独立的特点为其加强教职工文化素养建设提供了财政保障。
  三、高校工会促进教师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参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一个好的制度文化,应当是符合学校作为文化教育阵地的特点,符合师生文化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工会组织应当大力倡导建设以人为本,民主、包容、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积极参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参与学校章程制定,抓好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建设,使教师在良好的制度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中,陶冶文化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工会应坚持做好特色工作助力文化建设。如定期开展帮扶送温暖活动;每年举办校园金秋助学活动;建立定期为教职工体检制度;设立教师互助帮扶基金等等。通过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教师深切体验到工会带给他们的人文关怀。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作为高校工会组织,应该从四个方面帮助教师提升文化素养。一是要利用便利条件,组织跨学科文化沙龙活动,让教师们有平台交流科研、教学体会,相互启发,相互提高。二是要做好教职工读书屋建设。利用读书屋、阅览室资源,为教师进行知识给养,陶冶情操,放松身心。三是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同时也可开展插花、摄影等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生活情趣,提升文化品位。四是做好文化阵地建设。工会应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化活动场地、教工之家,组织丰富多彩的问题活动。
  (三)建立健全长效的激励机制和培养考核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作为高校工会组织,应该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长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的激励职能。此外,要完善考核机制。高校工会一方面要科学制定培养方案。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要将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及要求纳入教师考评,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教育工会干部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7
  [3]徐远火.大学民主管理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1
  作者简介:
  安明浩(1985.05~),男,天津科技大学工会,300222,助理政工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党建研究,工会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师口语课因其有许多枯燥的内容,造成许多幼师生并不喜欢口语课。如果让幼师口语课堂能更多地活起来,就能提高幼师口语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引进表演,不失为一个活跃幼师口语课堂教学气氛的有效方式。那么,如何在幼师口语课堂用好表演呢?本文着重阐述口语表演的要领、技巧、训练和延伸的问题。  关键词:幼师口语;表演;做法  幼师学生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课堂得“动”起来、“活”起来,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还
摘 要:一个人的性格如何,跟他一生的发展、生活、工作乃至身体都有直接的关系。人的性格由四方面主要内容构成:对现实对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为性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自然有优劣之分。好的性格,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都是上乘,缺一不可。自觉、坚持、果断、自制是构成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四个基本因素。国际象棋作为智力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
摘 要:幼儿教育一直是教师、家长和社会极度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幼儿教育要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且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育;兴趣培养;习惯  幼儿教育一直是教师、家长和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幼儿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家庭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本人從事幼儿教育工作,在此谈谈对幼儿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积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据此可见,家庭和校园对孩子影响力度同样巨大,只有加强家园有效合作,将家园两方面的教育达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如何才能建立新型、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我们幼儿老师在工作可以这样做:  一、以“共同的情感、目的”为基础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幼儿的教育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户外活动也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对于幼儿户外活动的分析研究相对还是比较少的。文章具体的分析了幼儿户外活动目前的状况,发现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中还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決措施,能够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目的 对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探究胃镜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我院在2019年3月到2019年11月收治的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
摘 要:游戏作为一种对幼儿进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的基本手段,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良好个性、积极情感的发展,还有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社会行为的形成。可以说,幼儿教育离不开游戏活动。  关键词:基本手段;社会认知;良好个性;积极情感;道德品质;社会行为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摘 要:班级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创设趋于形式而缺乏教育作用、环境创设内容单一、陈旧、环境创设缺乏幼儿参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使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适合幼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环境;环境创设  一、明确幼儿是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  在新《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