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相关论文
去年夏天去了趟贵州,从贵阳到黔东南,再到黔南,近千里的路,都是在少数民族的地界里转悠。什么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瑶族,看得人是......
旧时,云南与中原间的通道屈指可数,少之又少。但几乎所有旧时云南的开发和文化变迁,都依托于这些通道的延伸。古驿道于当时的云南,就如......
笔者最近在翻检《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①所录《明故骠骑将军傅公墓志铭》(下文简称《傅瑛墓志》)时,见其人物事迹有可查之处,......
从历史记载来看,朱元璋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更加精通和重视服饰政治。他执政的31年中,亲自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十几次定制、修订和增......
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某一天,都城南京,风和日丽。一群不知深浅的军人、游民,一时兴起,将靴子的高帮截短,并用金线装饰,足蹬短靴,穿着鲜艳华......
本文从前人较少注意的明初皇室与功臣联姻和政争的关系,探析了蓝玉案成因。蓝玉系太子妃舅父,与太子关系密切。他以显赫战功受太祖......
蓝玉党案是明初一大要案。吕景琳撰文认定,“蓝玉案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假案,不但牵连而死的一二万人是无辜的,就是蓝玉本人也没有谋......
一、概说洪武十五年(1382年),傅友德攻占大理后,前永昌万户阿凤率众诣指挥王真降附,置永昌府,又置金齿卫。~①七月,金齿土酋高大惠......
在《上水河、下水河》一文中,我曾提到位于保山城东南角下水河与王衙街相交处西北角上的段家碓房,那是我的家.也就是说,我祖上是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始建于明初,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屯堡村寨.屯堡起源于军屯,是一种独特的汉文化.明洪武十四......
<正>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之间,明朝政府派遣郑和等人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前后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国榷》载洪武十四年八月(1381)"壬戌,进重庆州为府"(谈迁:《国榷》卷七,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908页),《明史·王佑传》载洪武......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为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派颖川候傅友德为征南统帅,永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为副将军,统率30万大军征讨......
<正> 朱元璋(明太祖,1328—1398,1368—1398在位)起事淮甸,奄奠海宇,使入主中原几达百年的蒙古统治阶层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1320—......
【正】 明代的皇庄,名义上是官田之一种,实际上是皇室(皇帝及后妃)占有的庄田。关于明代最早的皇庄出现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早在......
一引言一二○六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受贵族推戴即汗位,上尊号为成吉思汗后的数十年间,蒙古骑兵象暴风骤雨一般在欧亚大陆上横......
本文着重从傅友德、冯胜之死因以及靖难之役的结局分析了蓝玉党案的影响。朱元璋借蓝玉党案大肆屠戮功臣,确实消除了文武大臣对皇权......
<正> 反元战争的硝烟尚示消散,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未来专制政体的设计和建设。在强化专制皇权的一系列措施中,封藩是关键环......
"凤髻玉簪长衣大袖依旧明时模样,乡歌俚语古道热肠不改江左风流。"这幅对联,写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安顺屯堡人。今天的屯......
<正> 读中华书局本《明史》,得校记三条,今录之以就正于读者。一、卷131《费聚传》(页3582):洪武“三年封平凉侯……明年从傅友德......
<正> 一明永乐十一年(公元一四一三年)在贵州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在此之前,贵州地区归湖广、四川、云南三省分管,事实上......
在大多数的云南汉族家里,如果家里有老族谱,那么老人家肯定会拍着族谱上的灰尘告诉你:“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的……”这是一个很......
<正>大理作为滇西的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又是云南西部承东启西、连北接南、沟通内外的交通咽喉要道,经大理南可到临沧、普洱、......
【正】 一、问题的提出 洪武14年,即明朝1368年建国的第14年,朱元璋鉴于孤守云南的元代梁王拒不归附,才亲自部署并派出了征云南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