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北美生态学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立足独特的视角,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析,重塑了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唯物主义基础,揭示了马克思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在唯物主义自然观方面,福斯特通过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研究、费尔巴哈自然的优先存在的探讨、达尔文自然选择结果的讨论,重塑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福斯特通过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和蒲鲁东机械的普罗米修斯主义的批判,重塑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重塑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福斯特阐释了生态唯物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主要是通过巴里·康芒纳的当代生态世界观中广为人知的生态学四条“非正式规则”体现出来的。
  福斯特在揭示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过程中,认为马克思生态学思想中所蕴含的物质变换概念对于今天的生态讨论做了最为直接和重要的贡献。福斯特对物质变换概念的源流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从自在自然的物质变换、人化自然的物质变换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变换三个维度揭示了物质变换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在理解物质变换概念的基础之上,福斯特揭示了物质变换裂缝的实质,并进一步从资本主义城乡之间相互敌对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属性这两个方面剖析了物质变换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
  福斯特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并不是没有瑕疵而言,在对马克思主要思想的揭示方面,福斯特认为生态思想是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是有失偏颇的,同时福斯特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而对社会主义生态危机批判则较少涉及。但是福斯特这一理论的价值是不容掩盖的,对福斯特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研究使得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后人所知,为我们研究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同时,对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注重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留给生态环境生存的空间,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引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其他文献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历史的又一高峰,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宋初经学思想进行研究的理论要求也渐渐凸显出来,即不同于从应对佛道理论挑战的道统论的角度来标宋明理学之“开新”,而是从被视为儒家主体的经学研究出发,去进一步挖掘宋明理学之理论资源。因而据此,本文便选取宋初疑经思潮代表人物刘敞为基本立足点,试图通过对刘敞及其著作的分析,来看刘敞的经学思想及其理论意义。综合来看全文所主要面临的问题
学位
章学诚是我国重要的史学理论家,与刘知几为我国传统史学理论并峙的双峰。其史学思想素来为人重视,然而大陆学界往往将目光集中于他的"六经皆史"说、方志理论、目录学或者文学思想,而少有人注意其思想中的历史哲学因素,倒是海外的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点,法国汉学家戴密微、美国汉学家倪德卫以及日本学者山口久和等均对这一方面有所阐发。首先明确提出"章学诚历史哲学"这一概念的当属海外华人学者余英时先生,不过余先生当时主
学位
解放军舞蹈,无论从舞者、受众、文化功能、审美风格来看,都是一个特殊的舞蹈现象,它是踏着硝烟和战火艰难诞生的,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成立,在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中成长,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走向正规,与改革开放一道发展完善自己。  解放军舞蹈,最初以艺术形式宣传鼓动革命和进行思想教育,直接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军事行动,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军以来的重要文艺武器。时至今日,解放军舞蹈已经有重要发展:解放军
当今的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共识,人们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以全球化的思维方式来考量国家、民族以及自身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改造,同时更是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根据和指引。人类通过文化创造和创造文化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着自身,丰富和繁荣文化,而文化则不断地促进着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创造力是民族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与一种文化的生命力。
自20世纪初梁启超、胡适等建构中国逻辑史学科以来,“据西释中”式的中西比较研究就一直是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经典范式。该研究范式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未能揭示中国古代逻辑的特点。近年来,鞠实儿所提出的广义论证观念不仅扩展了“逻辑”一词的含义,而且论证了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原理,这就为从中国文化自身出发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基于广义论证的逻辑观,本文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左传》谏言进行
学位
在应用可能世界语义的各种形式化理论中,在当前状态(可能世界)上,描述当前状态本身性质的公式即是那些不带有模态算子的公式,而带有模态算子的公式则描述当前状态可达的其它状态所具有的性质。从哲学直观出发,无论形式化理论刻画了怎样的现象和规律,当前状态内部的性质都应该对当前状态会通达于怎样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前状态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可达状态的性质。但是,对于这种影响的表达在各种形式化理论中一直极
学位
关于古代日本的道教,下出积与曾指出日本只存在通过外来移民流传至日本民间的民众道教。但是,“民众道教”这个概念的使用并不一定恰当,道教要素在日本也不仅仅流行于民间。作者认为,道教或道教要素在日本的存在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对道教或道教要素的认识程度与解读方式。本文以古代日本的文献史料、出土文物为中心,通过与同一时代中国、朝鲜半岛等相关资料的纵横比较,结合当时的东亚历史背景,考察了道教要素传入古代日
色诺芬的名著《居鲁士上行记》是政治哲学的重要文本,它虚构了哲人的政治经历,以此从理论上探究哲学与政治之间相处的限度。本论文从“虔敬”这一角度来切入主题,因为在古希腊,宗教与城邦政治绞缠在一起,政治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宗教生活,虔敬是邦民的美德。就哲人的本性而言,哲人色诺芬不可能信仰宗教,然而《上行记》中的人物色诺芬几乎始终如一地表现成一位虔敬的统治者。为了探寻哲人色诺芬为何在政治实践中贴近宗教传统
学位
根据当代非形式逻辑家的观点,论证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作为结果的论证、作为过程的论证以及作为程序的论证,因此,论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论证是指作为结果的论证,而广义论证包括着上述论证三个层面,修辞论证概念正是建立在广义论证基础之上的。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修辞学到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都与论证的分析与评价密不可分,不过,经典修辞学和论辩术的关系显然不如新修辞学那么紧密。根据修辞学论证评价理论,论证分析有三
学位
从民国至今,荀子思想的各个方面都以人性论、认识论、社会政治思想等专题化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荀子》单篇文本及其相关思想的研究虽有所开展,但远没有得到重视。论文以《荀子·礼论》单篇文章为中心,研究其思想结构及其在两汉的影响。  论文重组了《荀子·礼论》文本的论说顺序,按照辩说内容和主题的不同以及与“礼”的主题论说的关系远近,将《礼论》分为四个主体部分和一个次要部分。主体为先王制礼说,礼之本质、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