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实行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行政改革资源中实现政府结构调整和运行管理优化,促进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统筹协调配置职能是政府部门工作评估的应有之义。绩效评估作为政府部门工作评估的重要手段,是在重塑政府角色、提高服务质量、强调客户至上和需求导向的政府改革背景下出现的,虽然在一定时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服务行政”,但是这种结果导向型的评估模式存在“政府内部行为”评估功能的缺失,显然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亟待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此进行改进和完善。
履职评估作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种探索,试图弥合绩效评估的缺失,回归政府绩效的“生产”环节,通过“内部过程+外部结果”的评估体系尽可能多地获取政府履职信息,有利于掌握政府部门履职现状,更好地发挥“评估结果”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在机构改革大背景下,一方面,履职评估对于党政机构改革向纵深迈进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履职评估也能在持续优化与应用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履职评估、绩效评估的涵义进行阐释和比较分析,并对县级政府履职评估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部分是对山西省Z县县级政府履职评估的实证分析,以Z县4个政府工作部门为研究对象,从职责执行、机构情况、人员履职等方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实证层面对县级政府履职评估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评估成效和研究不足;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以小见大,分析当前履职评估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发展履职评估可供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进行履职评估体系的再构建,引入“内部过程+外部结果”的评估体系,试图打破评估困境,为推动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作出尝试;最后一部分则从源流、过程到结果三个层面就推进县级政府履职评估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山西省Z县工作部门履职评估情况为依据,着重于对象的事实表述与定量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遵循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履职评估作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种探索,试图弥合绩效评估的缺失,回归政府绩效的“生产”环节,通过“内部过程+外部结果”的评估体系尽可能多地获取政府履职信息,有利于掌握政府部门履职现状,更好地发挥“评估结果”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在机构改革大背景下,一方面,履职评估对于党政机构改革向纵深迈进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履职评估也能在持续优化与应用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履职评估、绩效评估的涵义进行阐释和比较分析,并对县级政府履职评估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部分是对山西省Z县县级政府履职评估的实证分析,以Z县4个政府工作部门为研究对象,从职责执行、机构情况、人员履职等方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实证层面对县级政府履职评估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评估成效和研究不足;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以小见大,分析当前履职评估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发展履职评估可供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进行履职评估体系的再构建,引入“内部过程+外部结果”的评估体系,试图打破评估困境,为推动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作出尝试;最后一部分则从源流、过程到结果三个层面就推进县级政府履职评估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山西省Z县工作部门履职评估情况为依据,着重于对象的事实表述与定量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遵循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