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液指标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为及早诊断和发现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符合纳排标准的脑小血管病患者335例,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入选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受损,由受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应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对入选者进行认知评定,根据总分将入选者分为MCI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液指标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为及早诊断和发现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符合纳排标准的脑小血管病患者335例,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入选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受损,由受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应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对入选者进行认知评定,根据总分将入选者分为MCI组、对照组。采集入选者静脉血样,由检验科医师进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纳入本项研究的患者共33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6.18±5.29)岁,其中男性140例(41.79%),女性195例(58.21%),吸烟者75例(22.39%),饮酒者81例(24.18%),冠心病患者37例(11.04%),糖尿病患者57例(17.01%),高血压患者113例(33.73%)。根据入选者是否患有认知功能障进行分组,MCI组253例,对照组82例。与对照组比较,MCI组在年龄、糖尿病及冠心病比例方面明显升高(P<0.05);但是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比例、BMI等基线特征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液指标比较:MCI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分别为14.45±6.23μmol/L、5.08±1.14 mmol/L、2.07±1.36 mmol/L、2.97±0.80 mmol/L、1.16±0.33 mmol/L,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分别为10.06±3.21μmol/L、5.33±0.97 mmol/L、2.22±1.48mmol/L、3.05±0.70 mmol/L、1.46±0.37 mmol/L。与对照组比较,MCI组患者血清Hcy升高,HDL降低(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0.722,95%CI:0.644-0.809)、高密度脂蛋白(OR=7.560,95%CI:2.977-19.204)及年龄(OR=0.899,95%CI:0.833-0.969)是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P<0.05)。(4)两组受试者认知评估结果:MCI组MoCA总分及各认知域结果分别为20.89±3.23、3.06±1.28、2.53±0.59、3.60±1.17、1.78±0.81、1.42±0.62、3.17±1.16、5.34±0.89;对照组的上述各项结果分别为26.79±1.04、4.43±0.69、2.89±0.32、5.28±0.76、2.34±0.55、1.83±0.38、3.88±0.78、5.93±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Mo CA量表评分总分、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评分呈现负相关(r=-0.237、-0.136、-0.174、-0.150、-0.201,P<0.05),与命名、延迟回忆、定向力则无明显相关性(r=-0.174、-0.085、-0.054,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Mo CA量表评分总分、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命名及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均呈现正相关(r=0.424、0.286、0.130、0.338、0.151、0.265、0.176、0.263,<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为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可能是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能有助于预防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获取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的左心房心肌应变等心肌力学指标,分析子痫前期患者中,基于STI技术获取的左心房心肌力学参数所反映的左心房时相功能特点,同时探讨左心房心肌应变在子痫前期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分层评价方面的价值及其与不良妊娠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单胎妊娠女性95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再根据美国超声心动
目的:通过比较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模式下实施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IPD minimally invasiv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和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 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指标,讨论微创与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区致密带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变、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异常聚积形成路易小体以及铁沉积等。目前我国有超过200万的PD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到2030年该数字预计将激增到500万,占世界PD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虽然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及对焦虑、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在治疗后进行随访,评估t DCS治疗的后效应持续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40名PSD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似的康复治疗方案及抗抑郁药物舍曲林50mg/d。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假刺激治疗,阳极置于左背外侧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学特征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小体的形成。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是错误折叠和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除了其细胞内分布,α-突触核蛋白在细胞外主要以游离形式或外泌体形式存在。虽然外泌体形式α-突触核蛋白较少,但是外泌体α-突触核蛋白毒性更强,更容易被邻近细胞所摄取。目前认为,α-突触
目的:研究发现,CUB and Sushi Multiple Domains(CSMDl)基因可能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SMD1基因可通过替代途径抑制补体激活的通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以及上皮组织是其主要合成部位,CSMD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CNS的发育过程中起着补体激活和炎症调节的作用
研究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桥本甲状腺炎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维生素D等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维生素D在桥本甲状腺炎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入选2015.7—2019.12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住入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00例,另按照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原则选出300名查体的老年非糖尿病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法测量
目的: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程度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的相关性,同时分析(NT增厚时)不同年龄段孕妇染色体、超声筛查出结构异常胎儿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超声提示NT异常的119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T增厚的程度、孕妇年龄分组,随访羊水穿刺结果,判定胎儿有无染色体异常;选择继续妊娠
目的系统地回顾了1例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儿童的临床资料,并且总结该类别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综合征的认识,能够选择精准的基因检测方法以明确诊断,降低该病漏诊率及误诊率。进一步更好的能进行遗传咨询,降低再发疾病风险。方法1.1研究对象在2017年-2019年期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者1例。1.2研究方法(1)对患者的病史资料、临床检验、影像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算法,研究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局部神经元自发性活动改变。材料与方法:收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