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5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内容分析——以上海《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1995-2005年间中国大陆大众媒介科技新闻传播内容及其变化态势。研究以上海《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为例,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1990年为参照系,对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两家报纸的科技新闻报道作了内容分析。 研究发现,十年来科技新闻传播报道量、报道地位和报道篇幅都有明显增长,显示出科技新闻传播得到重视。然而,科技新闻报道所占份额还有待增加。 科技新闻传播重点报道的领域,总体上反映了国家和公众所重视的领域。医药与健康科技、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是十年间报道量最多的领域。报道量相对较多的领域还有空间航天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先进制造科技、生命科技和能源科技,但都有待加强。 研究发现,国外科技新闻报道出现了从“旁观式的关注”(且报道量甚少),到“介入式解读”且报道量增长的变化;国内科技新闻报道,出现了从介绍到解释、链接,帮助深入理解的趋势。 科技新闻报道给人的印象是“庄重可敬”,在可亲近感方面还须努力。让公众接近并理解科技,仍有许多可改进之处。 研究发现,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功能体现,总体来说是致力于呈现科技“兴国惠民”的功效,在辩证、全面地看待和展示科技的功效方面,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
综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闻评论为时代而著、而评、而歌,这是新闻评论应具有的使命,也是我国新闻媒体长此以来注重发挥的一个优势。 我国报纸历来具有政论
财经媒体的兴起是近年来中国媒介市场的重大变化。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也在2005年初开通了集中播发财经报道的财经专线。笔者参与了“财经专线”开播和供稿。不过,眼下对“
学位
期刊
中国电视的产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尝试与探索,不可一蹴而就。专业频道在我国的诞生,也是电视产业化转型大背景下的产物。这一转型尽管在业界和学界业已达成共识,也
诗歌的存在与发展跟传播媒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诗歌的存在离不开以媒介为物质载体;另一方面,媒介自身的特性必然对诗歌传播形成影响和制约;随着媒介的变迁和发展,诗歌也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