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一种从语篇分析的视角探讨科技英语翻译的方法。该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1)有利于译者透彻地理解原文;(2)帮助译者将原文信息以译语顺畅、对等地表达出来;(3)提高译文的衔接与连贯程度。 本文包括引言、一至四章、结论等部分。 第一章是关于语篇分析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的科技英语翻译的有关情况。我国的科技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过去二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科技英语翻译局限于文体学、现代语言学范围内,使得很多具体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作者指出在语篇分析框架内探讨科技英语翻译将是一条出路。 第三章提出了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作者认为不同的文本类型应该以不同的方法来翻译。科技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其目的是告知。因此,科技语篇应向译语读者尽可能准确、对等地传达原文信息,即译文应与原文有着相同的功能。功能对等应是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本章同时探讨了对译者的要求。科技语篇的译者应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并对某一科技领域有相应的了解。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探讨了语篇分析,特别是主/述位、衔接/连贯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主/述位反映了信息起点及其发展方向。在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主位和一个述位。当语篇中有多个句子时,我们必须了解前一个主位如何向下一个主位推进。这就是所谓的主位推进模式。对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译者清晰地看到语篇是如何发展的,从而抓住了语篇的精髓。主/述位、主位推进模式与思维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达到功能对等,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译者应注意到西方人与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区别以便确定在译文中是否保留、或者改变主/述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 本章也探讨了衔接与连贯问题。英语与汉语在衔接方面是有差别的,但是英语语篇与汉语语篇都力求达到连贯。与其他类型的语篇相比,科技英语语篇使用更多的显性衔接手段以便更清楚、简明地陈述事实、描绘客观现象。相应地,其汉语译文也应该反映这些特点以期达到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