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会对他今后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应注重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简单化。通过让学生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等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关键词】小学生激发兴趣方法识字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会对他今后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应注重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简单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制作识字的卡片
学生识记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因此,必须要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在生字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识字的方法。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字、读字,再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写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两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最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而且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通过他们的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培养了兴趣。
二、在读书比赛中识字
小孩子的表现欲很强,而且又有不认输的要强心理。在教学很有兴趣的童话故事时,我采用分角色表演读,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演读书,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其他在听的学生就会听得特别认真,并能及时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足,哪怕是一个平舌音或是翘舌音,他们都会比老师还注意。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中,我点名孩子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读后学生提出了一些我意想不到的问题:
生1:老师,刚才小婷将蜻蜓读成qintin.
生2:老师,小雨将摇篮读成yàonàn.
生3:还有程程把是读成平舌音sì
……
多么机灵的耳朵呀。每次通过比赛,学生都会提高很多。把识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提高表达能力,使其感受到了在读书中识字的乐趣。
三、在猜谜中识字
猜谜语向来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猜谜语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团结”的“团”可以这样编:国字玉出门,人才进里边。又如在学习每课生字时,我首先拿出生字卡片问孩子们:看到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能干什么?孩子们十分踊跃:
生1:我能讲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生2:我能给“鸦”字编个谜语;
……
让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不仅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游戏活动,快乐识字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懂得让学生在了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
1、给形近字找伙伴:牛——午,园——圆,为——办。将其他生字宝宝以苹果的形状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以摘苹果的方式比赛认读。
2、部首分析法。在教学第四册识字四时,我充分运用识字大转盘,把“池”、“驰”、“他”、“地”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小朋友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学生会比较出“池”字是三点水,和水有关,是池塘;“驰”字是马字旁,马在草原上奔驰;“他”字是单立人,和人有关,他们;“地”字是提土旁,和泥土有关,大地。通过比较,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了这几个字的区别。在学这一类字的时候,教师应不讲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出于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会很投入,效果也会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形声字的组字规律,知道了中国汉字中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成串地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字能力。
3、表演识字。有时候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也能使他们记住字形。如“掰”:两手掌心相对靠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就是掰的动作;把手()搭在眼睛上(目)就是“看”;伸平两臂,分腿直立表示“大”。像“打、拍、拉、抓、捉、找“等这些可以通过肢体表演来理解字义,辨析字形的字都可以让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或是在学习小组中以你做动作我猜生字的形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既不费力气又充满童趣。
4、编儿歌识字。小孩子是听着顺口溜、读着儿歌长大的,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一年级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有利于学生的识记,增强其识字的兴趣。如“心:一个小瓢,盛着三只虾,两只打食,一只看家”;“回:小口回家大口关”……这些儿歌风趣形象,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轻松地记住了这些生字,真是事半功倍。
5、加减笔画法识字。根据合体字的构成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做加减法得出要学的生字。如“马 奇=()”、“() ()=肚”、“木 ()=棵”、“鸭—() 我=()”、“和—() 中=()”……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生字,同时也复习了熟字,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还能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就会变得更容易了。
参考文献
[1]尽情游戏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05期
[2]人教版一年级教材(上册)识字内容解析《小学语文》2007年11期
[3]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关键词】小学生激发兴趣方法识字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会对他今后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应注重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简单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制作识字的卡片
学生识记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因此,必须要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在生字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识字的方法。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字、读字,再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写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两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最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而且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通过他们的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培养了兴趣。
二、在读书比赛中识字
小孩子的表现欲很强,而且又有不认输的要强心理。在教学很有兴趣的童话故事时,我采用分角色表演读,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演读书,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其他在听的学生就会听得特别认真,并能及时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足,哪怕是一个平舌音或是翘舌音,他们都会比老师还注意。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中,我点名孩子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读后学生提出了一些我意想不到的问题:
生1:老师,刚才小婷将蜻蜓读成qintin.
生2:老师,小雨将摇篮读成yàonàn.
生3:还有程程把是读成平舌音sì
……
多么机灵的耳朵呀。每次通过比赛,学生都会提高很多。把识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提高表达能力,使其感受到了在读书中识字的乐趣。
三、在猜谜中识字
猜谜语向来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猜谜语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团结”的“团”可以这样编:国字玉出门,人才进里边。又如在学习每课生字时,我首先拿出生字卡片问孩子们:看到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能干什么?孩子们十分踊跃:
生1:我能讲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生2:我能给“鸦”字编个谜语;
……
让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不仅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游戏活动,快乐识字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懂得让学生在了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
1、给形近字找伙伴:牛——午,园——圆,为——办。将其他生字宝宝以苹果的形状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以摘苹果的方式比赛认读。
2、部首分析法。在教学第四册识字四时,我充分运用识字大转盘,把“池”、“驰”、“他”、“地”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小朋友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学生会比较出“池”字是三点水,和水有关,是池塘;“驰”字是马字旁,马在草原上奔驰;“他”字是单立人,和人有关,他们;“地”字是提土旁,和泥土有关,大地。通过比较,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了这几个字的区别。在学这一类字的时候,教师应不讲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出于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会很投入,效果也会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形声字的组字规律,知道了中国汉字中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成串地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字能力。
3、表演识字。有时候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也能使他们记住字形。如“掰”:两手掌心相对靠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就是掰的动作;把手()搭在眼睛上(目)就是“看”;伸平两臂,分腿直立表示“大”。像“打、拍、拉、抓、捉、找“等这些可以通过肢体表演来理解字义,辨析字形的字都可以让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或是在学习小组中以你做动作我猜生字的形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既不费力气又充满童趣。
4、编儿歌识字。小孩子是听着顺口溜、读着儿歌长大的,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一年级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有利于学生的识记,增强其识字的兴趣。如“心:一个小瓢,盛着三只虾,两只打食,一只看家”;“回:小口回家大口关”……这些儿歌风趣形象,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轻松地记住了这些生字,真是事半功倍。
5、加减笔画法识字。根据合体字的构成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做加减法得出要学的生字。如“马 奇=()”、“() ()=肚”、“木 ()=棵”、“鸭—() 我=()”、“和—() 中=()”……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生字,同时也复习了熟字,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还能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就会变得更容易了。
参考文献
[1]尽情游戏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05期
[2]人教版一年级教材(上册)识字内容解析《小学语文》2007年11期
[3]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