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浅议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文科生,在以往的基础教育期间,从未接触过生物、生理卫生等这些跟组胚课程相关的学科,而组胚内容相对固定又抽象枯燥,缺乏相互联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这对于刚刚进入专业学习的护理学生来说,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良好的入门引导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自身特点,就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接触一门新课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授课教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洽的学习气氛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教师除了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外,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状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与学生做朋友,一起学习、讨论,平等交往、倾心交流,形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尽可能做到语言轻松幽默,这样学生才愿意接受,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自然也会对她所教的课程充满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好的教学方法具有事半功倍之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易使学生懒于思考、懒于实践,产生惰性。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联合运用多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等。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实践证明,联合教学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能力培养,有利于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电教手段已逐渐普及。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比较微观抽象,学生首次接触,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动静结合、视听相兼、信息量大等优点。因此,我们借助多媒体使镜下图像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板书和形体语言,以及挂图、图谱、幻灯、模型、标本的辅助运用,使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调查表明,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运用增强了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注意立体形态和平面形态的关系。切片和照片呈现的图像均为平面图,但人体结构是立体的,同一结构由于切面方向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形态差异。如管腔器官由于切面不同,呈现的形态也就不同。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建立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注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来源于特定的结构,二者密切相关。
  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实际主要是指切片标本和电镜照片,从这些实际观察中得到感性认识,从静态时象中理解动态变化,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难以记忆,因此在授课中,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贯穿一些记忆方法。如:趣味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等。另外,我们还指导学生掌握逻辑推理、总结归类、分析对比等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加强实习基本操作的训练,如:教给学生符合规范的基本技能和正确使用仪器、选择电教投影幻灯片等。
  二是要加强随堂实习,增加手脑并用的机会。基本技能巩固和熟练的主要途径是练习,学生边实习、边观察、边思考,对他们智力和能力的提高及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都有好处。
  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应用实习求知的能力:①让学生明确每次实习的目的要求,熟读实习指导;②结合理论知识自定个人的实习程序;③认真观察镜下结构,如实习绘图、填写实习报告。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需要不断总结创新,需要教师不断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把教学工作向前推进。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古老的形态学科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廉洁,张海燕,孙贺等.对新形势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
  [2]周雪,章为.怎样学好组织学,我给你支几招[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12).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组胚教研室)
其他文献
“非学無以广才,非学無以明智,非学無以立德”,学习既是一个人成人、成才、成功的必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从古至夸,中华民族历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注重学习方法。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这三个字,一个是‘下’,一个是‘苦’,一个是‘功’。”笔者认为,青年人要以对自己、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学习,在学习上做到“下、苦、功”,才能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才能达到
父母们见面很喜欢互相问:“你的孩子在班级里排第几名?”教师也喜好给学生“排名”。造成此种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排名教育”。而排名的最核心依据就是学生的成绩,一个县市会用升学率对你的学校排名,一个学校会用学生的成绩给教师排名,一个班会依据学生的考分进行排名。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人掌握和学会生存及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基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仅存在于课本内,更在生活中。课
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作为以校为本开发实施的国家课程,给了学校课程建设充足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秉承“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坚持以学校文化为引领完成整体规划,以多项举措为支撑进行规范实施,以能力生根为目标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多维发展。  一、以学校文化为引领完成
摘要:创造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品质。不仅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思维品质 情境 创新学习法    创新不仅是我们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而且是各级、各类技术人才做好本职工作,不被时代淘汰的必备素质。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知识的高中生来说,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笔者谈几点自己的教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动手操作被广泛地引入了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由于动手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也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之一。下面,笔者就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学具,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学具,有助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满足于学生的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的尽善尽美,而视学生的差错为洪水猛兽,因而也常常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教学中的错误。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课堂呼唤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而探究必然伴随大量差错的生成。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对待差错。在教学中,笔者把学生的差错看成
雨果曾说:“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教师的微笑能够平和自己的心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能够增加师生感情,让爱如春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一、面带微笑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尽量心态平和,积极乐观地对待学生。  综合班往往女生居多,上课提问时很多女生声音很小而且很紧张,还有的人低着头一言不发,课堂气氛也
摘要:低碳经济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身处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必须掌握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大学生既是科技进步的主力军,也是引领时尚生活的先驱。大学生除了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注意“减碳”外,还要尽自己所能影响更多人加入“减碳”大军。  关键词:低碳经济 大学生 环保意识 减碳    一、大学生有必要掌握低碳经济知识    何谓低碳经济?低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教本与读本,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
几年前暑假的一天,我领受了市里的一项命题任务,报到后方知,数学组只安排了两个人,而我的搭档恰是我30年前的学生S。师生聚首,格外高兴,晚上同居一室,谈兴甚浓。S遂讲起他毕业后从教的一些往事,说是向老师汇报。事情虽然平凡,但真实感人,以致事隔数年,言犹在耳。现将其中之二则,以S自述的形式实录于下,与广大教育界同仁共析共赏。     故事一  毕业后,我分在一所市属普通中学仼教,不久后就中途接任一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