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学习方能事半功倍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识字教学要求和建议,可以从激发识字兴趣、教会识字方法、创设识字情境、提高识字能力这四个方面抓住识字教学的重点,突破识字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识字;教学;兴趣;方法;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的首要要求就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識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一说法和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不谋而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的效率更高呢?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汉字特点,激发识字兴趣,从学生角度出发
  汉字源远流长,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发展阶段的演变。在识字教学中,为了使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展开教学。
  (一)象形字的教学
  象形字是通过字所体现的图形来传达意思,低年级教材中有大量的象形字。既然象形字是通过图形传达意思,那么教学中可以从远古图形出发展开教学。如教“鱼”字,教师先板书鱼的甲骨文,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回答:“像一条鱼。”“对,刚才老师画的就是古人用图画方式写成的‘鱼’,后来经过不断演变,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老师边说边板书“鱼”字,并提问:“现在的‘鱼’字和原先的‘鱼’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这就是关注到了学生的才能兴味。学生对图画这种生动的形式感兴趣,自然就能学得更有劲了。学生对“鱼”字的形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从根本上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生动有趣。
  (二)会意字的教学
  会意字往往是合并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字,显示出新组成的字的意义。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通过对字各部件的观察分析,“会”其合并之“意”。如一年级下册识字7的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字卡拼成一个新的生字。例如:学生用三个“人”拼成“众”,自然就知道了人多为众;学生用两个“木”拼成“林”,知道许多树木组成“林”,再用三个“木”拼成“森”,就明白了“森林”比“树林”的树还要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三个“金”、三个“火”、三个“水”组合的意思,就不成问题了。再比如“休”字,让学生观察“休”是由单人旁和“木”组成,并展开联想“一个人靠着一棵树”,说明这个人正在休息。这种会意字的教学就是非常有成效的。老师教会了学生学,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字形,领会了字义,见形知义,更让他们领会了中国汉字的巧妙字理,掌握了其他会意字的理解方法,一举多得。
  (三)形声字的教学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抱、推、打、抢、握、扶、抛”都是提手旁,所以这些字所表示的意思都和手有关;再如“江、河、湖、海”与“冰、凉、冷、冻”两组字中三点水旁和两点水旁学生很容易混淆,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水旁和两点水旁各表示的意思不一样,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两点水旁与寒冷有关,这样学生就不会把三点水写成两点水了。
  二、优化教学形式,教给识字方法,支持学生学习
  陶行知先生早已提出:应该让孩童乐学。爱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死记硬背识记方法不符合儿童的天性,也不符合课改的要求。“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此,我们应该注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把活动、游戏、字谜、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到识字教学之中,从形式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识字方法。从老师教转化为学生学,从而将识字变成学生自觉行为,自行丰富识字量。
  (一)变一变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可以用熟字学生字。例如:学过“鱼”,在学习“渔”时可现出示“鱼”字,引起学生对“鱼”字的熟知,再加上三点水旁变成“渔”,学生很容易记住“渔”的音和形,再将“鱼”和“渔”的意思进行比较,有联系有区别,“渔”不再是枯燥的汉字了。再例如:“牛”加一横变成“生”,“木”加一撇变成“禾”,“土”减一竖变成“二”,“主”减一点变成“王”,“谁”言字旁换成土字旁变成“堆”,“情”竖心旁换成日子旁变成“晴”。汉字变一变,增加了汉字之间的联系,使独立的汉字变得相亲相近,从而便于学生识记。
  (二)猜一猜
  猜谜语是低年级孩子喜欢玩的益智游戏,在猜谜语的活动中,双方感受到互动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字编成字谜,让学生猜。例如:又在村中——打一字(树);把手松开——打一字(巴);一点一横短,两点一横长,想不出来,站着想——打一字(立);我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打一字(也)。
  (三)说一说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简短诗歌,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识字方式。”在识字教学中一方面要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例如:唱儿歌“小孩子戴帽子,头上一点写大字。小孩子戴帽子,头上三点上学去”,识记“子”“字”“学”的音和形。
  (四)赛一赛
  比赛,紧扣比赛者好胜的心理,是低年级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教学方式,同桌比、小组比、师生比、男女生比,在比中学,在学中比,比一比谁把字读得准确、流利,比一比谁把字记得又准又快。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
  (五)摆一摆
  陶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要真切地得到知识,就要做到‘亲事’和‘亲物’,便是要去做。一件事或一个物不经过做的阶段,是得不到真经验、真学问的。”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动手探究更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利于创新。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字卡摆拼新字,字与字相拼,偏旁与字相拼组成新字。学生在摆一摆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又能发现构字规律,轻松有趣。例如:用“日”“月”拼成“明”,木字旁与“对”拼成“树”,用口字旁和“斤”拼成“听”。   三、联系生活经验,创设识字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做教学合一”有个公共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识字中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中融入识字,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是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6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城市风貌的视频,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城市建筑图片,学习识字6的“喷泉”“雕塑”“音乐厅”就变得丰富生动,学习氛围也变得轻松、愉快。
  (二)让课堂走进生活
  例如教学《买文具》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商店参观、购物,教师对着商品及商标,指导学生自主地识字。课后,再举行商品展销会,让学生把装商品的盒子、商品的商标带到班级展示。通过展示,学生认识了许多生字。另外,大街上的广告牌、招牌、站牌,家庭中的家具、电器,学校里的人名、标语等,都是学生识字的良好的生活教材。教师要号召学生充分利用生活教材进行识字,在生活中学。
  四、鼓励课外阅读,提高识字能力,提升学生学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認识常用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而且识字存在回生的现象,即便认识了,如果不经常反复地接触还是会变成生字。只有不断地接触生字才能牢固掌握,因此识字离不开阅读。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识字的目的。就单纯识字而言,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巩固已经认识的汉字,还能认识新的汉字。通过阅读巩固识字,学生能感受识字的乐趣,达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字文合一的学习效果。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有限,阅读尚有一定困难,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师的鼓励必不可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一)通过多种形式鼓励阅读
  例如每天读书达到15分钟奖励一颗星,读的时间越长奖励的星就越多。根据学生阅读的时间、内容评比每周的“读书之星”,颁发读书表扬信。每周开设一节“我爱读书”课外阅读展示课,鼓励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寻找乐趣,增加识字量。
  (二)培养阅读兴趣
  优美的民间传说、想象丰富的童话、寓意深刻而又形象的寓言故事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书里丰富的色彩、形象的图画也深深地吸引学生。综合书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学生乐于阅读的课外书,以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已学汉字,认识新的汉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东平.汉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3]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学生在利用微粒观分析盐类水解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障碍点,指出教师要在任何可能的环节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学习的障碍点,运用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利用问题来驱动教学,采用实验、宏微结合和三重表征等多种方法构建合理的思维框架,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点,做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问题驱动;学习障碍点突破;微粒观;宏微结合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Guangzhou educati
【摘 要】本文将信息构建理论及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效果评价方法运用于高校网站建设中,通过分析高校网站在信息内容和版式结构上的特性,论证对高校网站开展信息构建及其效果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可用性测试的相关理论,通过构建启发式准则体系对苏州大学网站的信息构建效果展开实例评价,从组织系统、导航系统、标识系统、搜索系统等四大方面以及下属的41个条目出发,判断网站在可用性上是否符合启发式准则要求,并对
【摘要】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有所创新,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德育的方法、模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实践;楼宇文化;环境育人  通常,学校德育是以课堂说教为主,教育效果不理想。为此,我校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获得思想道德上的成熟,构建了“实践-
【摘要】评价不但需注重结果,还需注重孩子在学习、兴趣及人格等诸多方面的成长。评价的主体需多元化,形式亦需多样化。文章简要分析了小学英语多元评价的意义,并从评价的主体、形式两大方面着手,对促进多元评价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展开了深入的探究,以切实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小学英语教学;意义;主体;形式  与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法及微课教学法一样,多元评价是一种伴随时代前进而出
【摘要】文章以咖啡技艺课程为例,运用基于“智能云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借助蓝墨云班课和希沃授课助手移动教学app,进行课堂设计与实践,优化解决了传统技能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构建了智慧课堂,培育了学生技能精湛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智能云教学;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咖啡技艺  一、背景——咖啡技艺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咖啡技艺课程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项目课程。该课程按照能力本位的
【摘要】在“微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呼唤新的工作方式和思路,“微德育”理念应运而生,倡导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德育”,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对学生产生“微影响”,推动学生“微进步”,以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时代 微德育 背景 内涵 建议  “微时代”是指以信息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
【摘 要】“3433”课堂教学改革法,体现学生自主、互助、积极地加入到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将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中政治 “3433”课堂教学改革法 刍议  “3433课堂教学改革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包含的基本内容是:“3”是指三法,即“教”法、“学”法和“趣”法;“4”是教学的4条路径:一是教材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教师的激情就是要感染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没有温度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还能变得精神丰富、充满向往?我们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带着情感的储备来到课堂,我们的语文学习如何走进审美的世界?”可见,语文课堂需要用教师的激情去唤醒学生、感染学生。  一、以情激情,拨动孩子的心弦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怎样让孩子们在独立阅读中去感受爱、学会爱是教学的难点。一个个环节,孩子们一
【摘 要】互文性,指文本的意义由其他文本构成,是文学批评中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也同样广泛应用于翻译实践中。本文选取经典英文歌曲歌词的文言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互文手法的角度讨论互文性在歌词翻译中的作用与影响,并得出结论,该中译本不仅贴合原歌词大意,更使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互文性 歌词翻译 文言文译本  1 引言  互文性是近年来语言学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重要概念,首先是由巴黎学者克
【摘要】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借助微信平台开展经典诵读打开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暑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黄金时间。文章以《老子》诵读实践为例,探求利用微信指导学生在暑期开展经典诵读的具体策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微信;经典诵读;策略;《老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文化传承和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文化传承主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